恶性高热

更多功能

恶性高热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一种致命性的严重高热,多发生在全身麻醉时
患者突发高热且持续恶化,可超过40℃,全身性肌肉僵直
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因患者使用某些麻醉药物、高温环境下高强度训练而诱发
治疗包括停用特定麻醉剂,使用丹曲林钠,配合物理降温、血液透析等
定义
恶性高热(MH)是一种罕见的骨骼肌遗传性疾病,遗传方式主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恶性高热是具有这种遗传特征的人群在使用某些全身麻醉药物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麻醉并发症。
这些麻醉药物主要包括吸入性麻醉药(如氟烷、异氟烷、七氟烷和地氟烷等)和去极化肌肉松弛剂(琥珀酰胆碱)。
典型表现为麻醉过程中突发高热,持续恶化,体温可超过40℃,全身性肌肉僵直。此外还可出现心动过速、心律失常、严重酸中毒、全身高代谢状态等。
通常将存在这种基因变异者称为“恶性高热易感者”,发病时则称为“患者”。
分型或分类
按照恶性高热的临床表现可分为暴发型、咬肌痉挛型、单纯横纹肌溶解型、延迟发作型。
暴发型:是最常见、最典型的类型,以高热、全身反应为特点。
咬肌痉挛型:患者出现咬肌僵硬,牙关紧闭。
单纯横纹肌溶解型:多发生在手术后24小时内,突然出现肌肉酸痛、乏力、尿色加深。
延迟发作型:不常见,多发生全身麻醉结束1小时后。
发病情况
我国目前尚无权威的恶性高热发病数据。
据国外文献报道,成人发病率约为1/50000,儿童发病率远高于成人,为1/15000,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什么是恶性高热
恶性高热是一种因为常规麻醉药物引起的围手术期死亡的遗传性疾病。
恶性高热是在做全麻手术的过程中接触到的挥发性的麻醉药和极化肌松药时,出现的骨骼肌收缩,因此产生的能量导致体温升高,患者可能会出现心律失常、低血氧症等症状。如果没有特异性药物的控制,患者的体温会持续升高,最终导致患者死亡。
恶性高热属于一种遗传性的疾病,多发生在复苏室或者手术室,当患者接触到麻醉的药物后发作得突然,病情呈现的是恶性的,患者会出现体温突然高热,可能会导致45°C以上。
针对治疗恶性高热的药物是丹曲洛林,具有抑制钙离子释放,使骨骼肌松弛的作用,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