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病毒感染后所引起的一系列疾病
可有发热、淋巴结肿大、咽部肿胀、咽痛、肝脾大等表现
本病主要由于EB病毒感染所致
EB病毒感染后所致疾病不同,其治疗也不同
定义
EB病毒感染是指由于感染了EB病毒后导致的一系列相关疾病。
部分感染者可有急性EB病毒相关症状持续存在或反复出现,导致许多慢性EB病毒感染相关性疾病的发生,如血液系统疾病中的
淋巴瘤、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CAEBV)、
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等,甚至可并发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
本文主要介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以及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
发病情况
人群普遍易感,在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全球超过95%成人曾感染EB病毒,年发病率约为50~100/10万人,多呈散发性。
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发病无性别差异。
致病原因
本病是由EB病毒感染引起,导致流行的基本条件有以下三方面。
传染源
EB病毒携带者和患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
主要经口密切接触传播,如亲吻、共用餐具、咀嚼食物喂食婴儿等,也可经飞沫传播、经输血传播等。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但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
主要症状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本病潜伏期为5~15日,多为10日。
起病急缓不一,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近半数有前驱症状,如出现乏力、头痛、畏寒、鼻塞、恶心、食欲减退、轻度腹泻等,典型症状描述如下。
发热
大部分持续5~10天,有时可持续低热1月至数月。
发热可突然或逐渐消退。
淋巴结肿大
全身淋巴结都可发生肿大,最常见于颈部,其次为腋下、腹股沟(大腿根)。
肿大的淋巴结表现为质地较硬、无痛、可推动的肿块,直径多不超过3厘米。
肿大的淋巴结在退热后数周才恢复正常。
咽峡炎
主要为咽部肿胀、咽痛,扁桃体有膜状物覆盖。
咽部肿胀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及吞咽困难。
肝脾大
部分患者有中度脾大,右侧卧位、左下肢屈曲时,左侧肋骨下可触摸到脾,按压可有疼痛及压痛。
部分患者有
肝大,右侧肋骨下可触摸到肝脏,部分有轻度皮肤、巩膜(眼白)黄染。
皮疹
部分患者可有口腔内上腭多个针尖大小的出血点,偶尔可融合成大片,持续3~4天消退。
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
此外,还可出现凝血功能障碍、中枢神经系统受累、
间质性肺炎、严重的蚊虫叮咬过敏现象和EB病毒相关
牛痘样
疱疹等表现。
并发症
脾破裂
刚开始为左上腹疼痛、压痛、
反跳痛及肌紧张,逐渐蔓延至整个腹部。
心肌炎
可有心悸、气促、胸闷、心前区不适等。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可有寒战、高热、腰背痛、呕吐、腹泻等溶血症状。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可有皮肤、黏膜大小不一的暗紫色斑块等。
神经系统并发症
如
脑膜炎、脑膜脑炎等,可有剧烈头痛、呕吐、颈项僵直等脑膜刺激症状。
肝衰竭
可有乏力、食欲减退、腹胀、恶心、呕吐,皮肤、巩膜(眼白)黄染并在短期内逐渐加深等。
就医科室
感染内科
出现发热、咽痛、
淋巴结肿大、
皮疹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就诊。
小儿内科
儿童出现上述症状时,亦可去儿科就诊。
急诊科
出现高热惊厥、呼吸困难等紧急情况时,建议立即就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有发热者,建议记录体温变化情况,供医生参考。
建议穿着宽松衣物,尽量不穿连衣裙、连体裤等,方便检查。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有发热?最高多少度?
是否有咽痛、咽部红肿?
是否有皮疹?
是否能摸到颈部肿物?肿物是否伴有疼痛?
右上腹是否能摸到腹部包块?
上述症状持续多长时间了?
病史清单
是否接触过EB病毒感染的患者?
是否有药物、食物过敏史?
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诊断依据
病史
有与EB病毒携带者或EB病毒感染患者的密切接触史。
临床表现
可有乏力、头痛、畏寒、鼻塞、恶心、食欲减退、轻度腹泻等前驱表现。
部分患者可有中度脾大,右侧卧位、左下肢屈曲时,左侧肋骨下可触摸到脾,按压可有疼痛及压痛。
部分患者有
肝大,右侧肋骨下可触摸到肝脏,部分有轻度皮肤、巩膜(眼白)黄染。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可通过白细胞计数、
淋巴细胞及
单核细胞占比,以及有无异型淋巴细胞(形态异常的淋巴细胞)及其占比,明确是否存在感染及辅助诊断。
可有白细胞计数增高,淋巴细胞占比增高。异型淋巴细胞占比超过10%有诊断意义。
肝功能检测
部分患者可伴有肝功能损害,可能会出现转氨酶升高。
凝血功能检测
部分患者可伴有凝血功能异常,可能会出现
纤维蛋白原降低、凝血时间延长等。
EB病毒抗体测定
可检测血清中有无病毒衣壳抗原(VCA)的IgM及IgG抗体、抗EB病毒核抗原抗体(抗EBNA)IgG等,明确是否感染EB病毒。
若在抗体检测中发现抗VCA IgM阳性,抗-VCA IgG阴性及抗EBNA IgG阴性,提示初次感染EB病毒。
若抗-VCA IgG阳性,抗-EBNA IgG阴性,提示近期感染EB病毒。
抗-VCA IgG阳性,抗-EBNA IgG阳性,提示曾经感染EB病毒。
嗜异性凝集试验
了解血清中是否存在EB病毒IgM嗜异性抗体。
凝集价在1∶64以上,经豚鼠吸收后仍为阳性,有诊断价值。
缺乏特异性,目前已少用。
EB病毒核酸检测
取血液、尿液等体液作为标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病毒DNA片段进行核酸检测。
检测发现标本中存在EBV DNA,有助于确诊。
影像学检查
可采用
腹部超声、腹部CT、胸部CT等检查明确有无
肝脾肿大、间质性肺病等情况。
鉴别诊断
疱疹性咽峡炎
不同点: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由柯萨奇病毒引起,无淋巴结肿大、肝脾大等症状,结合病史、实验室检查可鉴别。
链球菌引起的渗出性扁桃体炎
相似点:都可有发热、食欲减退、乏力、咽痛、咽部肿胀等症状。
不同点:链球菌引起的渗出性扁桃体炎主要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无淋巴结肿大、肝脾大等症状,结合病史、实验室检查可鉴别。
淋巴细胞白血病
相似点:都可有乏力、发热、淋巴结肿大、肝脾大、皮疹等。
不同点:
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血液肿瘤,无病毒感染,不可自愈,结合病史、实验室检查可鉴别。
巨细胞病毒感染
相似点:都可有肝脾大的表现。
不同点:
巨细胞病毒病中咽痛和颈淋巴结肿大较少见,血清中无嗜异性凝集素及
EB病毒抗体,确诊有赖于病毒分离及特异性抗体测定。
治疗目的:缓解症状,控制病情发展,预防和减少并发症。
治疗原则: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自限性,主要采取一般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等;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治疗主要为控制
肿瘤和炎症性疾病的进展,主要采用异基因
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一般对症治疗
应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促进疾病康复。脾大者更应该减少活动,防止发生
脾破裂。
多饮水,清淡、高热量饮食。
肝损害严重者,需要应用保肝药物治疗,如双环醇等。
存在心肌炎、咽部严重水肿、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神经系统并发症等情况时,需要口服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治疗。
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对症状及总病程的改善效果有限,因此一般不常规应用。
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
抗病毒治疗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
allo-HSCT目前是公认的CAEBV的可治愈性方案,建议诊断明确后尽早行allo-HSCT治疗。
可以采用"三步法"移植方案,如下。
通过监测外周血EB病毒DNA判断化学治疗效果,若治疗无效(EB病毒DNA下降≤10%)则进入第二步多药联合化学治疗,方案首选改良CHOP(
环磷酰胺+吡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龙)方案,其次为ESCAP(依托泊苷+
阿糖胞苷+左旋
门冬酰胺酶+
甲泼尼龙+泼尼松龙)方案。
第三步为allo-HSCT,即免疫功能重建,减低剂量预处理方案的3年整体生存率明显高于清髓性预处理方案。
其他
包括EBV-CTL输注、单克隆抗体、JAK抑制剂、组蛋白脱乙酰化酶抑制剂 、蛋白酶抑制剂等,其出现为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但尚需大规模临床试验评估效果。
治愈情况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自限性,预后良好;大多在2~3周痊愈,少数可持续1月或数月,个别可迁延数年;偶尔会复发,复发后病情较轻。
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易合并嗜血细胞性淋巴组织增生综合症、
淋巴瘤等疾病,预后较差。
危害性
可出现发热、咽痛等症状,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本病有传染性,可能会传染给他人。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宜进食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适当多饮水,多食富含
纤维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瓜果,保持大便通畅。
生活管理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
关注心理健康,及时释放压力,避免焦虑、抑郁、过度紧张等不良情绪。
预防
该病目前没有有效预防手段,尚无有效疫苗,但通过以下措施有助于降低发病风险。
避免与EB病毒感染患者密切接触。
多锻炼身体,健康饮食,增强自身免疫力。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