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辅助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筛查胃癌等
指标异常与消化性溃疡、萎缩性胃炎、胃癌等有关
结果异常需要及时就诊消化内科,必要时进一步行胃镜、幽门螺杆菌检查等
胃泌素17是由胃窦与十二指肠上G细胞合成与分泌的多肽类激素
定义
胃泌素又称为促胃液素,是一种由胃窦和十二指肠黏膜模G细胞合成与分泌的多肽类激素。胃泌素具有促进胃液尤其是胃酸分泌、胃窦及胃体收缩、增加胃肠道运动以及促进胃黏膜细胞生长等作用。
胃泌素合成的主要位置在上段小肠和胃窦的开放型G细胞。胃泌素在体内存在的分子形式有G34、G17和G14。胃及十二指肠组织提取物中的主要胃泌素是胃泌素-17(G17),餐后循环系统中的主要成分也是G17。
G17是反映胃窦内分泌功能的敏感指标之一,G17升高通常提示胃溃疡、
A型萎缩性胃炎、胃癌等疾病可能;偏低通常提示B型萎缩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等疾病可能。
目前主要通过酶联吸附免疫法检测:空腹检测G17参考区间是:1~15pmol/L;餐后检测G17参考区间是:1~30pmol/L。
放射免疫法:空腹参考区间为15~150ng/L。
温馨提示:
不同仪器不同地区参考范围可能不同,具体以就诊医院报告单为准。
若采血后未及时送检,可能会导致结果偏低。
指标升高
胃泌素17高于参考值上限称为G17升高,胃功能报告单常用“↑”标识。
一般来说,成人空腹高于15pmol/L,餐后高于30pmol/L,提示G17升高(以就诊医院报告单为准)。
原因
胃泌素 17升高的原因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两大类。
生理性原因
药物因素:长期服用
奥美拉唑等抑制胃酸的药物,会导致G17升高。
性别因素:女性血清G17含量高于男性。
病理性原因
其他:肾功能不全、
恶性贫血、糖尿病患者也可能会存在G17升高的情况。
危害
胃泌素17升高本身不会对身体造成明显影响,但当显著或者持续升高时,提示可能存在胃肠道疾病,严重者可能因出血等导致贫血、休克、癌变等,建议及时就医。
诊疗建议
服用抑酸类药物如奥美拉唑等,建议停药1-2周后,再进行检测。
如果体检发现或偶然发现,无其他症状,建议就诊消化内科,医生可能建议进一步完善
胃蛋白酶原Ⅰ(PGⅠ)、Ⅱ(PGⅡ)、胃镜、
幽门螺杆菌检查,明确诊断。
医生可能开具质子泵抑制剂以及胃黏膜保护剂等药物(如奥美拉唑、
铝碳酸镁等),进行经验性治疗。
规范治疗有效时,胃泌素17会逐渐下降,恢复至正常;如果已经明确诊断,治疗后没有下降,提示治疗无效,需要更改治疗方案。
建议清淡、均衡、多样化饮食,为机体提供营养物质。
指标降低
胃泌素17低于参考值下限称为胃泌素17降低,血常规报告单常用“↓”标识。
降低是指成人低于1pmol/L(以就诊医院报告单为准)。
原因
胃泌素17降低的原因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两大类。
生理性原因
胃切除术后状态、采血后未及时送检等。
病理性原因
危害
胃泌素17降低本身不会对身体造成明显影响,但当显著或者持续降低时,往往提示有胃肠道疾病,建议进一步检查。
诊疗建议
如果体检发现或偶然发现,无其他症状,建议就诊于消化内科,医生可能建议进一步胃蛋白酶原Ⅰ(PGⅠ)、Ⅱ(PGⅡ)、胃镜、
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检查,明确诊断。
可进一步进行餐后检测,检测方式为:空腹10小时后通过蛋白质刺激,20分钟采集血样,测定胃泌素17水平。餐后指标升高不明显或小于30pmol/L,可视为胃窦萎缩。餐后指标显著升高,则提示胃内高酸环境。
胃窦萎缩性胃炎引起的胃泌素17的降低,医生可能会建议进一步行放大
胃镜检查及进行内镜下治疗,也可能开具
摩罗丹、胃复春等中成药保守观察,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要进行根除治疗。
胃窦癌引起的胃泌素17的降低,医生可能会建议进一步行CT检查等明确分期,进一步行手术治疗等。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