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一条纤细、柔软的管子伸入胃中,直接观察食道、胃和十二指肠的病变并治疗
胃镜检查是诊断上消化道疾病最常用的检查方法
主要用于食管、胃、十二指肠的观察及治疗
包括普通胃镜、无痛胃镜、超声胃镜、鼻胃镜等
定义
胃镜是一种医学检查方法,也是指这种检查使用的器具。
胃镜检查(gastroscopy)是诊断上消化道疾病最常用的检查方法。
电子胃镜由胃镜、视频处理器和监视器三部分组成。 电子胃镜的成像主要依赖于镜身前端的微型图像传感器[1] 。
胃镜检查是借助一条长约100cm的纤细、柔软的管子伸入胃中,医生可以直接观察食道、胃和十二指肠的病变。能直接观察到被检查部位的真实情况,更可通过对可疑病变部位进行病理活检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配备特殊光及放大系统,还可观测黏膜腺管开口及病变血管情况。是胃肠道疾病微创诊断及治疗的重要工具。
胃镜检查是上消化道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
分类
普通胃镜
有人又把它称为“有痛胃镜”,因为检查过程无麻醉,做的过程中患者会有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不适。
无痛胃镜
无痛胃镜就是没有痛苦的胃镜,主要是在麻醉师的帮助下,通过静脉麻醉,让患者睡着了,做胃镜时完全没有痛苦、没有感觉。
超声胃镜
超声胃镜是在胃镜的前端装有超声探头,实际上是胃镜检查和超声波检查的结合,是普通胃镜检查功能的延伸。
鼻胃镜
鼻胃镜又称超细胃镜,主要使用一个特别薄的鼻胃镜进行胃镜检查。鼻胃镜镜体直径仅为普通胃镜镜体直径的1/2,可减少普通胃镜对咽喉的刺激,主要适用于老年、体弱、儿童等人群。
胶囊胃镜
胶囊胃镜目前主要使用的是磁控胶囊胃镜,在这枚小小的胶囊体内,封装了摄像头、传感器、电池等零部件。
检查时喝水吞服下胶囊胃镜,会从口腔通过食道,进入了胃部,开始工作。医师只需要推动操控杆,利用磁控技术,调整胶囊的姿势和角度,即可对胃部的细节观察、拍照,从而了解受检者的消化道情况,对其病情做出诊断。
因胶囊胃镜检查与常规胃镜检查的适应证、检查方法等均有所不同,在本词条不做详细叙述,详见相关词条内容。
温馨提示:对于定期复查患者,建议在同一家医院进行检查,以保证前后检查结果可对比、可参考。
检查目的
胃镜检查可以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球部和降部的黏膜,以确定病变的部位及性质,并取活体组织做病理检查,协助诊断和治疗上消化道炎症、溃疡、
肿瘤、
息肉、憩室、狭窄、畸形或异物等疾病。
适用人群
凡怀疑上消化道(食管、胃、 十二指肠)疾病或普查人群无禁忌证的都是胃镜检查的适应证,具体如下。
存在上消化道症状(如烧心、吞咽困难、上腹痛、呕吐等),怀疑有食管、胃、十二指肠病变,临床需要确诊者。
已确诊的上消化道病变,如
消化性溃疡、食管癌、胃癌等疾病治疗后需要随访或观察疗效者。
影像学检查发现上消化道病变,需要明确性质者。
需要进行内镜下治疗者,如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行套扎或注射硬化剂治疗,胃早癌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等。
胃癌家族史及其他胃癌高危人群。
禁忌人群
绝对禁忌证
严重心、肺疾病(严重心律失常、 心肌梗死活动期、 重度
心力衰竭;哮喘、 呼吸衰竭不能平卧);
急性重症咽喉疾病内镜不能插人者;
体质极度衰弱;
患者不合作或严重精神失常。
相对禁忌证
心、肺功能不全;
无痛胃镜禁忌证
除以上胃镜检查的禁忌证外,还要排除麻醉禁忌证。一般以下情况不宜做无痛胃镜。
患有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
张口障碍、颈项或下颌活动受限、矮胖体型者会影响呼吸道开放,不宜做无痛内镜;
非呼吸系统疾病如心力衰竭、心肌梗死、中风、昏迷、肝肾衰竭、严重贫血以及高龄衰弱等一般情况太差者;
孕妇不宜做无痛内镜。
大多数情况下,胃镜检查的禁忌证是相对的。
检查风险
胃镜检查经多年临床实践及广泛应用,已证实有很高的安全性。但也会发生一些并发症,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死亡。常规检查发生几率都非常低,而且可以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和谨慎操作尽量避免。
并发症的发生或是医生操作不当,或是患者不配合或不能耐受检查。
美国胃肠内镜协会统计200,000例受检者,并发症发生率为0.13%、死亡率为0.004%。
胃镜检查的严重并发症:有心血管并发症(如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和心搏骤停)、严重低氧血症、出血、食管贲门黏膜撕裂或胃肠穿孔、感染、梨状窝撕裂、喉头痉挛、喉头水肿导致窒息、
吸入性肺炎等。
胃镜检查的一般并发症:包括下颌关节脱臼、喉部感染或
咽后脓肿、
腮腺肿大、 咽部水肿、短暂性脑缺血、咽部麻醉剂及镇静剂引起的过敏反应等。
个别患者可诱发躁狂性精神异常、癔症、眼结膜充血、球
结膜出血等。
参考价格
与当地医院等级、地区等因素有关,胃镜检查通常为250-350元;超声胃镜检查约600-900元;无痛胃镜检查的麻醉费用需要200-1000元左右。
一般属于医保报销范围内的检查项目。
检查时间
普通胃镜检查一般需要5-10分钟,无痛胃镜检查一般需要10-20分钟左右。如果病情复杂或需要内镜下治疗,时间会相应延长。
检查方法
胃镜检查为侵入性检查,通常需要提前预约,医生或护士会说明预约方式,注意提前预约,按时检查。
检查时患者左侧卧位躺于检查床上,医生把内镜从嘴伸入到胃部,通过摄像头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有没有异常。
注意事项
检查前
检查前需完善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
年纪较大的患者可能需要完善胸片、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以评估患者能否耐受
内镜检查。
长期口服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华法林等抗凝药物的患者,需与相关科室医生充分沟通,在胃镜检查前需停药1周,防止发生消化道大出血。
检查前应禁食6小时以上,如有
幽门梗阻,则需禁食2-3天,必要时洗胃、胃管引流等。 一般患者检查前1日晚餐正常进食,检查当日晨起后禁食、禁饮,保持空腹状态。重症及体质衰弱患者,术前应补液。
吸烟的患者,检查前1天起还需戒烟,以免检查时因咳嗽影响操作,同时,禁烟还可以减少胃酸分泌,便于观察。
高血压患者检查当日早晨可用一小口水送服降压药物,防止检查过程中因血压过高发生不良反应。
就诊时携带以往的就诊病历和检查结果以便医生参考。
注意调整好心情,保持良好情绪,如有不适要立即告知医生。
检查要求有直系亲属陪同,以便交代病情及签字。
检查中
普通胃镜
检查前30分钟可选择使用解痉剂如山莨胆碱等抑制胃蠕动及胃液分泌。使用消泡剂如
二甲硅油消除胃黏膜表面的黏液,方便医生观察。
检查前10min左右口服咽部局麻药如
利多卡因胶浆,减少喉咙的不适。
检查前取下义齿(假牙),眼镜等物品,以免影响检查。
检查采左侧卧姿,双腿微曲,含上口垫。 医师把胃镜从口垫伸入时,应全身放松,稍做吞咽动作,使胃镜顺利通过喉咙进入食道。
这时开始不要做吞咽动作,而改由鼻子吸气,口中缓缓吐气,以便检查顺利完成。如果检查过程感觉疼痛不适,请向医护人员打个手势,千万别抓住管子或发出声音。直到检查结束。
无痛胃镜
检查前同样需要口服消泡剂,取下义齿(假牙),眼镜等物品,以免影响检查。
采左侧卧姿,双腿微曲躺于检查床上,含上口垫。
待患者麻醉后,医生把胃镜从口含的塑胶器伸入进行检查,此时患者处于麻醉状态无恶心呕吐等不适反应。
检查后
普通胃镜检查后,一般术后30分钟无吞咽困难及咽部不适即可进食;无痛胃镜由于麻醉作用未消失,仍需禁食、禁水2小时,2小时后可先试饮水,再逐渐过渡到温软食物,如米汤、菜汤等。取活检者,术后1天内宜进温、软食。
内镜下治疗者进食时间需要主治医师根据病情确定。
检查后1-2日应避免刺激性饮食,禁止吸烟饮酒,喝浓茶,以减少对胃黏膜创伤面的刺激。
检查后咽部可能会有疼痛及异物感或出现声音嘶哑,一般3-5天内会好转。
结合身体情况适当休息,不宜做剧烈运动。
检查后三天内可留意大便颜色是否正常,如果出现柏油样黑便,要及时就医。
无痛胃镜检查后患者24小时内不能驾车,不能从事高空、精细作业以防意外。
出报告时间
通常在检查结束后的30分钟内书写胃镜报告,如果有取活检病理检查者,取报告时间可能会延后,具体以医院信息为准。
获取胃镜报告后,应注意核实个人信息、检查时间基本信息。
取得胃镜报告以后,应该交给医生分析。
正常情况下,如果上消化道没有发生病变,报告所见描述中,通常无:糜烂、水肿、出血、溃疡、占位、肿物、萎缩、
息肉等词汇。
正常结果
胃镜报告的图片和大段的描述文字,非专业人士一般很难看懂。所以对于一般患者来说,要首先看位于报告下方的“诊断(或诊断意见)”。
如果无异常,报告单诊断处会显示:未见明显异常。
有些人的诊断中有"慢性浅表性(非萎缩性)胃炎",如果只是慢性浅表胃炎,且没有明显不适症状,不用做特殊治疗。
异常结果
胃镜报告异常结果需要医生结合症状及其他检查等进行综合诊断。在此仅针对其中较常出现的描述进行解释。
糜烂
糜烂是黏膜缺损引起的浅表凹陷,一般不超过黏膜肌层。
根据是否高出于黏膜面而分为平坦型和隆起型,隆起型糜烂。表面可有浅白苔或黑色苔,短期内可消失,也有部分糜烂可长期存在。可能由于炎症、
肿瘤等引起。
出血
镜下可见活动性出血包括活动性动脉喷射状出血及小血管的渗血;近期出血的征象如红色血凝块、红色血栓、血管残端、黑苔等。
溃疡
溃疡是胃、十二指肠壁内衬组织发生的局限性缺损,其深度超过黏膜肌层,治愈后遗留
瘢痕。
胃溃疡可发生在胃的任何部位,但绝大多数良性溃疡发生在胃体远侧或胃角。发生在幽门前区的溃疡可引起幽门变形、梗阻。
十二指肠溃疡主要发生在十二指肠球部。
占位、肿物
占位、肿物是指在原本正常的组织里多了不应具有的实质性病变,可对导致周围组织受压或移位。可分为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
萎缩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指炎症深入黏膜固有层,影响腺体,使之萎缩。胃镜下见黏膜呈颗粒状不平、黏膜血管显露、色泽灰暗,皱襞细小。
胃息肉
胃息肉是由胃黏膜增生形成向胃腔内隆起的病变,一般指良性的上皮性隆起。主要分为炎性息肉、胃底腺息肉、增生性息肉、
腺瘤性息肉等。
就医建议
临床检查发现异常的,异常检查结果需要请医生进行解读,并得到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常见内镜下治疗主要有内镜下止血,息肉、早癌切除,消化道异物取出,食管贲门狭窄扩张等。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