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时期病因不明的一组慢性胃肠道炎症性疾病
患儿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便血、体重减轻等症状
致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环境、遗传、免疫等因素有关
主要通过营养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来缓解症状
定义
儿童
炎症性肠病是一组儿童时期病因不明的慢性、反复发作的胃肠道炎症性疾病。
分类
未定型结肠炎:是一种结肠型的炎症性肠病,既不能确定为溃疡性结肠炎,也不能确定为克罗恩病。
发病情况
儿童炎症性肠病近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我国每百万儿童患病人数为0.5~6人。
儿童炎症性肠病(尤其是克罗恩病)多在青少年期起病,据统计约20%~30%炎症性肠病在儿童期就被诊断。
儿童克罗恩病最常发生于学龄期和青春期,发病高峰年龄为9~17岁。
致病原因
目前,儿童
炎症性肠病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环境因素
病菌感染、膳食纤维摄入少、奶类摄入多、肠道菌群、长期接触二手烟等环境因素都可能与本病的发生有关。
遗传因素
炎症性肠病与遗传因素相关,一级亲属(父母兄弟姐妹)中有患者的人群发病率是普通人群10~15倍。
免疫因素
免疫紊乱可造成组织损伤和慢性炎症,导致本病的发生。
主要症状
儿童
炎症性肠病多呈亚急性或慢性起病,主要表现为腹痛、大便异常等症状,
克罗恩病与
溃疡性结肠炎症状特点还存在一定差异。
克罗恩病
腹痛
大多会出现右下腹或脐周的绞痛或痉挛性锐痛。
呈阵发性发作。
绞痛大多在餐后发生。
大便异常
大便是
黏液便或
水样便,也会出现便秘与腹泻交替现象。
营养不良
出现明显的体重下降、生长发育延迟的现象。
病变累及小肠,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所致。
肛周病变
肛门处以及肛门周围脓肿,同时伴有疼痛、便秘和局部出血等症状。
溃疡性结肠炎
腹痛
在腹泻后腹痛可缓解。
大便异常
腹泻和黏液脓血便是活动期最重要的表现。
大便大多是黏液或脓血,甚至血水样便。
患儿会有想排便但又排不出来或者仅排出少量大便的症状。
其他症状
炎症性肠病常有较多的胃肠道外症状,包括关节、皮肤、眼、口及肝胆等肠外表现。
骨关节症状
是本病最常见的肠外表现,常见伴发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以及
骶髂关节炎等。
关节炎:患儿主要表现为关节部位红、肿、热、痛,以及功能障碍、
关节畸形等。
皮肤症状
坏疽性脓皮病:患儿下肢、臀部或躯干可见水疱或脓疱,渐渐发展成较浅的溃疡,以及较深的坏疽。
眼部症状
口腔
反复发生严重的口腔溃疡,在儿童炎症性肠病中较为常见。
发热
患儿还可出现发热等症状,且发热程度随病情发展而逐渐严重。
并发症
肛门直肠周围瘘管
患儿的瘘管外口反复流出少量脓性、血性、黏液性分泌物,还有红肿热痛症状。
肠梗阻
肠道炎症病变会导致肠壁变厚、肠腔狭窄引起肠道梗阻。
患儿会出现腹痛、腹胀、呕吐等症状。
就医科室
儿科
儿童若出现腹痛、腹泻、便血、体重减轻等症状,建议家长带孩子前往儿科就诊。
小儿内科
儿童若出现上述症状,也可前往儿童专科医院的小儿内科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时,建议给患儿穿着容易穿脱的衣服,以方便进行相应检查。
可详细记录患儿出现过的症状,以及发生症状的时间,以供医生诊断时参考。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孩子有腹痛的症状吗?腹痛的部位在哪里,是左边还是右边?
孩子是在餐后发生腹痛吗?
孩子腹痛是一阵一阵发作还是持续性发作?
孩子会出现腹泻吗?有便血吗?
孩子体重有下降吗?
孩子有发热吗?最高发热到多少度?
病史清单
孩子家属中是否有人有
炎症性肠病或有长期
慢性腹痛、腹泻病史?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粪隐血试验、血清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X线钡剂灌肠检查、磁共振或CT小肠成像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氨基水杨酸类药物:5-氨基水杨酸
糖皮质激素:泼尼松、甲泼尼龙
免疫抑制剂:6-巯基嘌呤、硫唑嘌呤、甲氨蝶呤
生物制品: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
诊断依据
病史
临床表现
有反复发生的腹痛、腹泻、便血、发热、体重下降等症状。
部分患儿在查体时发现肛门直肠周围
瘘管、脓肿形成及
肛裂。
生长发育延迟、口腔溃疡、关节痛。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疾病活动期白细胞计数可升高。
检查前无须禁食、禁水。
血清学检查
判断是否有炎症性肠病的特异性抗体。
检查前无须禁食、禁水。
粪隐血试验
有助于判断患儿消化道是否有少量出血。
正常结果为阴性;患儿消化道存在出血时,结果为阳性。
检查前三日禁食肉类、动物肝、动物血和含铁丰富的药物、食物,以免造成假阳性。
内镜检查
克罗恩病
内镜检查可见溃疡、铺路石样肠粘膜、肠腔狭窄、肠壁僵硬。
溃疡性结肠炎可见肠黏膜呈颗粒状、充血、血管纹理模糊或消失、黏膜溃疡。
肠镜检查前需要遵医嘱清洁肠道,口服清洁肠道的药物,需要拉出
水样便为止,家长要协助患儿服药并做好监督。
病理学检查
病检查可见非干酪样肉芽肿、隐窝扭曲变形、隐窝脓肿。
影像学检查
X线钡剂灌肠检查:可显示炎症性肠病的病变以及肠管的狭窄、僵硬和内瘘。
磁共振或CT小肠成像:可发现炎症性肠病的特征性改变,同时评估肠道的炎症范围以及破坏的程度。
检查前家长应嘱咐患儿配合医生检查,不要乱动。CT检查前应把金属饰品摘下。
鉴别诊断
肠结核
相似点:都会出现腹痛、腹泻、便血症状。
不同点:在内镜下可见,
肠结核多为横向溃疡,克罗恩病多为纵行溃疡。肠结核一般没有肛周瘘管和脓肿。
急性阑尾炎
相似点:都会出现腹痛,白细胞计数增高。
不同点:急性阑尾炎较少出现腹泻,内镜检查无炎症性肠病的病理改变。
小肠淋巴瘤
相似点:都会出现体重下降、腹泻、腹痛等症状。
不同点:小肠淋巴瘤病理完全不同于炎症肠病,可以见到
肿瘤细胞,病理检查可进行鉴别。
过敏性结肠炎
相似点:临床表现类似于溃疡性结肠炎。
不同点:
过敏性结肠炎患儿常伴湿疹,有牛奶蛋白过敏史,部分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牛奶蛋白回避及激发试验可帮助诊断。
治疗目标:缓解病情,控制症状,促进黏膜愈合,防治营养不良,改善患儿生存质量。
治疗原则:对于初诊或复发的患儿,应先缓解症状,再进行维持治疗。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营养治疗
患儿常因肠道功能障碍,营养物质吸收障碍和丢失增多导致营养不良,需要进行营养治疗。
肠内营养治疗
用于轻中度儿童克罗恩病诱导缓解的一线治疗方案,以便在急性期控制病情。
禁忌证:对于存在孤立口腔溃疡或肛周病变患儿。
方法:停止常规经口摄入食物,给予多聚配方或要素配方,选择口服或经鼻胃管喂养。疗程为6~12周,随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通常不同时进行其他治疗。
膳食摄入
在
肠内营养治疗6~12周后,在随后的2~4周内逐步引入低脂少渣食物。
根据患儿耐受情况,每隔3~4天引入一种简单有营养易消化的安全食物,逐渐再转为正常饮食。
始终需避免高脂、精糖类和粗纤维等不易消化食物。
补充维生素与微量元素
医生定期监测患儿营养相关的实验室指标,尤其是维生素D、锌、钙等。
根据检测结果给予药物或食物补充指导。
肠外营养
仅用于肠内营养禁忌或肠内营养不耐受情况下短暂使用或补充性使用。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氨基水杨酸类药物
具有抑制局部炎症、清除自由基和抑制免疫反应、预防复发等作用。
主要用于轻中度活动儿童溃疡性结肠炎的诱导及维持缓解治疗,对于轻度活动期结肠型
克罗恩病诱导缓解和维持缓解治疗可能有效。
常用药物有柳氮磺胺吡啶、美沙拉嗪。
糖皮质激素
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缓解症状。
注意症状改善后,逐渐减少用量,直到彻底停药。
免疫抑制剂
当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和激素治疗无效,患儿出现激素依赖时可以用免疫抑制剂。
临床常用药物:硫代嘌呤包括6-巯基嘌呤、硫唑嘌呤、
甲氨蝶呤、钙依赖磷酸酶抑制剂等。
用药期间需监测血常规和肝功能。
生物制剂
可以诱导缓解儿童炎症性肠病症状。
常用药物是
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例如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等。
适用于常规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药物治疗无效的中重度活动性克罗恩病或
溃疡性结肠炎患儿,传统方法治疗无效的
瘘管型克罗恩病患儿。
英夫利昔单抗的不良反应为可增加感染、
肿瘤和过敏反应的发生率。
抗菌药物
对于合并
肛瘘或
肛周脓肿,有细菌感染依据的患儿,建议应用抗菌药物。
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
全结直肠切除、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
手术目的
切除病变的肠段。
适应证
内科治疗不佳、药物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儿生存质量。
手术注意事项
术前需要禁食,患儿术前应该遵医嘱不再进食,家长需做好看护。
患儿术后如果出现发烧、
高热不退,一定要及时通知医生。
治愈情况
儿童
炎症性肠病为慢性病,经规范治疗可以达到长期疾病缓解状态,但不能完全根治。
危害性
儿童炎症性肠病反复发作腹痛、腹泻症状,严重影响儿童正常学习和生活。
患儿的消化吸收功能较差,会出现体重下降、生长发育延迟,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和发育。
日常管理
生活管理
患儿的作息要规律,不要熬夜,家长要做好监督。
在气候骤变时,应及时给患儿增减衣服,避免着凉。
应注意让患儿远离二手烟的不良环境。
饮食管理
患儿饮食宜清淡(少油、少盐、少糖),多食新鲜水果、蔬菜。避免食用辣椒、花椒、咖喱等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进食过冷、油煎食物,以免刺激肠道。
患儿饮食应定时定量,进餐不规律和进食刺激性食物不利于疾病恢复。
有腹痛症状的患儿,每天应少量多餐,这样既可以保证营养的摄入,又可以减轻肠道的工作量而缓解疼痛。
饮食中应减少摄入巧克力、碳酸饮料等高糖食物,同时也应适当限制奶类的摄入。
若有
消化道出血情况,应听从医生指导采取相应的饮食模式,必要时需给患儿禁食水。
患儿腹泻会丢失大量水分,这时患儿需要摄入充足的水分,保证肠道对水、盐的吸收,促进肠道黏膜的修复。
皮肤管理
建议给患儿选择易穿脱、宽松的衣服。
患儿排便后需要清洁、护理肛门及其周围皮肤,减轻腹泻对肛门及周围皮肤的刺激。
心理管理
儿童
炎症性肠病比较难治愈,病程较长,患儿的身心承受双重负担,家长要及时跟患儿沟通,减轻其压力,稳定其情绪,鼓励患儿积极配合治疗。
病情监测
如果患儿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建议及时就诊。
家长可记录患儿的症状日记,比如患儿腹痛的症状有没有减轻,腹痛次数有没有减少,患儿腹泻的症状有没有减轻,患儿有没有便血,患儿的体重有没有增加,在复诊检查时提供给医生参考。
随诊复查
患儿接受治疗后,建议听从医生安排进行长期规律的门诊复查,以便评估病情发展,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诱导缓解期,患儿应每1~2周随访一次,医生可以了解患儿的症状缓解情况,评估生长发育情况和营养状况。
如果患儿已经处于缓解期进行维持治疗,可每间隔1~3个月随访一次。
预防
儿童炎症性肠病病因尚不明确,没有有效的预防措施,以下措施可以减少发病率。
儿童日常饮食应均衡,避免偏食,多食新鲜水果、蔬菜。
避免儿童处于二手烟环境。
保证良好的肠道菌群环境,不滥用抗生素等。
积极锻炼身体,提高身体免疫力。
关注儿童精神心理健康,及时调整,避免儿童出现过度的焦虑、紧张、多疑等状态。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