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运动功能障碍是由于代谢或原发性胆囊收缩、扩张功能发生紊乱而无胆汁成分改变所导致的一组症候群,属于胆道良性疾病范畴。其典型的症状是胆源性腹痛,客观特点为胆囊排空功能紊乱。呈间歇性出现,常发生于20~50岁女性。
胆囊运动受神经、体液等多种因素调节。胆囊的运动受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和肽能神经支配。体液主要受胆囊收缩素、促胃动素、
胃泌素等激素调配。当神经、体液功能紊乱时可导致胆道功能不全。
本病的发生原因尚未完全明了,其常见的病因有:
1.原发性胆囊平滑肌病变;
2.由
慢性胆囊炎或胆汁改变引起的继发性胆囊平滑肌病变;
3.神经或激素调节异常。
此外,基础代谢低、胃液酸度低或缺乏、肌肉无力或不习惯于运动、
高胆固醇血症、长期静脉高营养及长期使用
生长抑素等,也可能是发生本病的原因。
本病临床表现与
胆囊结石非常相似,常见于中年女性,主要症状为上腹部或右上腹阵发性绞痛,疼痛可向背部或肩胛下放射,部分患者可伴恶心、呕吐和
嗳气,患者常不断改变体位。疼痛可因进食油腻食物后诱发,用解痉剂后症状缓解。体检仅发现上腹部或右上腹部局限性压痛,无局限性腹膜炎表现。有时可在右肋缘下触及肿大的胆囊。
1.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肝、肾功能,血淀粉酶均正常。
腹部超声可较准确计算胆囊容积,脂餐后胆囊收缩,观察胆囊容积改变,可间接反应胆囊运动功能。正常情况下,脂餐或静注胆囊收缩素八肽后胆囊排字指数可达70%以上,如小于40%则为异常。
3.逆行胰胆管造影
除外上消化道器质性病变及胆道或胰腺病变,同时逆行胆管造影术后可引流胆汁观察有无胆汁成分改变,除外胆盐沉积物。
4.核素扫描
检测胆囊运动功能,该法为目前检测胆囊排空最准确方法。不但能显示胆囊的解剖结构还能反映胆囊的功能状态和对进食\消化道激素等的应答能力,这是其他影像诊断方法无法做到的。
胆囊运动功能障碍的诊断标准为:上腹部及右上腹剧烈疼痛,同时伴有以下表现:每次症状发作至少持续30分钟,两次发作之间症状完全缓解;在过去的12个月内症状至少发作1次;疼痛剧烈,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未检出可以解释患者症状的器质性原因;存在胆囊排空功能障碍。胆囊运动功能障碍可分为以下四类①运动功能亢进 表现为运动反射亢进脂肪餐后15分钟排空速度比正常快。超过60分钟不再见到胆囊影像。②紧张功能亢进 空腹胆囊呈现长形颈部显像清楚比正常小脂肪餐后排空可能正常。③运动功能低下 空腹形态和大小均正常紧张功能正常脂肪餐后排空缓慢。④胆囊紧张后运动功能低下 表现为空腹胆囊大,呈U字形。颈部不清楚,脂肪餐后排空很慢。
对于有明确病因者,针对病因治疗;无明确病因者,尽量恢复胆囊排空功能。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