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一周围神经发生炎性损害,如面神经炎、臂丛神经炎、股外侧皮神经炎、坐骨神经炎等
可出现受累神经分布区疼痛;感觉减退、消失;肌肉无力、瘫痪;皮肤苍白、粗糙等
主要与自身免疫反应、感染、中毒、代谢、缺血等病因有关
主要依靠针对病因治疗,针对症状治疗,药物治疗为主配合康复、中医治疗
定义
单神经炎是指多种原因引起的某单一神经或神经干发生炎性损害。
所谓“炎性损害”是指病变神经的病理表现,而其病因可能是炎症、感染,也可能是中毒、代谢异常、外伤、压迫、血运障碍等。
受损神经支配区可出现感觉、运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感觉减退、消失;肌肉瘫痪、萎缩;皮肤苍白、粗糙等。
这些神经损害既可单发于某条神经,如面神经炎、臂丛神经炎、
股外侧皮神经炎;也可涉及多条独立的神经,称为多发性单神经炎,如继发于风湿性多动脉炎。
分类
按照神经类型分类
脑神经:炎性病变发生于脑神经(颅神经),如
球后视神经炎、面神经炎、三叉神经炎、舌咽神经炎等。
脊神经:炎性病变发生于脊神经,如臂丛神经炎、股外侧皮神经炎、桡神经损害、坐骨神经损害等。
发病情况
单神经炎总体患病情况尚无权威数据统计,以常见类型为例:
面神经炎发病率11.5~53.3/10万,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多见于20~40岁,男性多于女性,大部分为单侧发病。少部分患者可反复发作,复发率为2.6%~15.2%。
臂丛神经炎发病率为1‰,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多见于20~40岁。
股外侧皮神经炎发生率约为32.6/10万人,多见于20~50岁较肥胖的男性。
坐骨神经痛患病率在1.2%~43%之间不等,发展中国家发病率明显较高。
致病原因
单神经炎的病因主要分为全身性和局部性病因,部分单神经炎难以找到确切病因。
全身性病因
包括感染、自身免疫反应、中毒、营养障碍、代谢障碍、全身性血管病变等。
中毒:如
异烟肼、呋喃类药物、苯妥英钠等药物中毒;有机磷农药、正己烷等化学物;铅、砷、汞等
重金属中毒。
营养障碍:常见B族维生素缺乏、
慢性酒精中毒、慢性胃肠道疾病或手术后。
局部性病因
外伤:如骨折脱位、火器伤、牵拉、挤压。
压迫:可因附近的肿瘤、占位引起,如肺癌、
淋巴瘤、囊肿等。
血运障碍:局部血管发生狭窄、闭塞,引起神经缺血。
诱发因素
受凉、寒冷、感冒、疲劳、失眠、血糖波动等因素可诱发或加重本病。
高危人群
具有以下情况或因素者属于本病的高危人群:
老年人。
有营养、代谢性疾病患者。
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人群。
免疫力低下人群。
受累神经支配区可表现为感觉、运动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症状可同时出现或以某些症状为主。
疼痛
典型症状是沿受累神经走行区域出现
放射性疼痛。即疼痛不仅在病变局部发生,还放射到其他区域。
如
坐骨神经损伤的疼痛会由腰部、臀部向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放射。
疼痛常为持续性
钝痛,会阵发性加重;也可能为电击、刀割或烧灼样疼痛。
感觉障碍
感觉减退:皮肤对针刺、冷热反应不灵敏,甚至消失。
感觉过敏:皮肤对触摸、温度等刺激过度敏感,甚至出现剧烈疼痛。
感觉异常:出现麻木、过电感、
蚁走感;或出现烧灼样、针刺样疼痛。
运动障碍
受累神经支配肌肉无力、松软、萎缩、肌束颤动、外观畸形。
如面神经炎可出现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不能皱额、蹙眉,眼睑不能闭合或者闭合不全。
臂丛神经炎可出现上肢不能上举、肘关节不能屈曲、屈腕及抓握无力。
坐骨神经损伤可出现臀部、小腿、足部肌肉无力、萎缩,出现跛行(走路一瘸一拐)等症状。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皮肤苍白、发冷、皮肤温度下降。
皮肤粗糙、变薄、无汗。
指(趾)甲失去正常光泽。
并发症
霍纳综合征
表现为瞳孔缩小、
上睑下垂、
眼球内陷、面部少汗或无汗。
关节挛缩、畸形
表现为关节周围组织僵硬、无法自主活动、出现畸形。
肢体肿胀
因不活动或肌张力过低以及血管功能障碍,引起循环障碍。
表现为
肢体肿胀、发凉、按压时出现凹陷并难以回弹,以手、足最为明显。
就医科室
神经内科
出现面部、肢体感觉减退、消失,肌肉无力、瘫痪,皮肤苍白、粗糙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就诊。
神经外科
外伤后出现上述表现者,可到神经外科就诊。
由于病因多样,患者首诊科室也可能是内分泌科、骨科、手外科、肿瘤科等。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尽量记录曾出现过的症状、持续时间,以便给医生更多参考。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出现面部、肢体疼痛、感觉减退、麻木等症状?
是否出现面部、肢体肌肉无力、瘫痪、肌肉萎缩等症状?
是否出现局部皮肤苍白、粗糙、指(趾)甲失去正常光泽等症状?
症状最先出现的时间,每次大概持续多长时间?
症状最先出现在哪个部位,有无进展?
有无加重或者缓解因素?
病史清单
是否曾长期用药,接触农药、化学品、重金属等?
是否有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尿毒症等?
近期是否接种过疫苗、使用过血清?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生化(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
类风湿因子、
抗核抗体、双链DNA抗体、肝肾功能、血清维生素B1含量。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诊断依据
病史
患者可能曾长期用药或接触有毒、有害物质。
可能患有营养性疾病、代谢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全身或局部血管性疾病、
肿瘤或占位性疾病等。
可能近期曾接种过疫苗、使用过血清或受过外伤。
临床表现
症状
面部、肢体感觉减退、消失,肌肉无力、瘫痪,皮肤苍白、粗糙等症状.
体征
医生通过体检了解肌肉力量、皮肤感觉、自主神经功能和神经反射是否出现异常。
面部运动检查:配合医生完成皱额、睁闭眼、鼓腮、吞咽等一系列动作和测试,判断面神经功能是否受损。
肢体肌肉力量检查:通过抬手、抬腿、行走等动作,判断肌肉力量情况。
皮肤感觉检查:通过轻触、针刺和冷热刺激评估皮肤感觉的敏感性。
皮肤自主神经功能检查:通过观察、触摸皮肤,判断皮肤是否光滑、温度如何、有无汗液等。
腱反射检查:观察敲击前臂、跟腱时,手腕、小腿肌肉收缩情况。本病会有肌肉收缩减弱或消失的情况。
检查检验
实验室检查
检查目的:明确发病原因及患者全身状况。
常见项目: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
C反应蛋白、血沉、肿瘤因子、免疫固定电泳、血清维生素B1含量等。
注意事项:大部分项目需要空腹,而且治疗过程中需复查。
神经电生理检查
包括感觉/运动诱发电位、肌电图、皮肤交感反应测定。
结果:可出现神经信号传导速度减慢、电压下降;肌肉对刺激出现的反应消失或迟缓出现,提示周围神经存在损伤,肌纤维收缩数量、能力下降。
检查注意事项:检查前应按医生要求清洁皮肤、配合放松。避免皮肤污垢、精神紧张影响检查结果。
影像学检查
包括头颅、病变部位的CT、核磁共振检查。
目的:确认颅内、病变神经周围是否存在肿瘤、占位等病变。
注意事项:核磁比CT对于肿瘤及脑组织的显示更加清晰。但CT可发现局部骨折、脱位等外伤情况。
鉴别诊断
不同类型的单神经炎需要鉴别的疾病有所差异,以常见的面神经炎、臂丛神经炎和
坐骨神经损伤为例:
吉兰-巴雷综合征
不同点:吉兰-巴雷综合征多为双侧面瘫,累及范围广泛。可出现对称性四肢无力和
感觉障碍,脑脊液检查有特征性的蛋白-细胞分离。
胸廓出口综合征
相似点:均为肩胛带严重疼痛,可延伸至肘部及前臂。
不同点:胸廓出口综合征有肩臂部疼痛、上臂上举或抬物时症状加重、 上肢上举行连续快速握拳运动时可诱发症状或出现
肌力减退、对疼痛定位差、没有典型根性分布。
臀部纤维组织炎
坐骨神经损伤还需要与臀部纤维组织炎相鉴别。
相似点:均有一侧臀部及下肢疼痛。
不同点:臀部纤维组织炎疼痛、压痛局限在臀部不扩散;无感觉障碍、肌力减退等症状;踝反射无异常。
治疗目的:减轻疼痛,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治疗原则:早期诊断,针对病因及症状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配合康复治疗。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神经营养药物。
治疗目的:改善神经营养、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适应证:适用于急性期保护神经,手术后辅助治疗时。
常用药物:维生素B6、维生素B12、
甲钴胺、鼠神经生长因子等。
不良反应:维生素B1、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
皮疹等。
糖皮质激素类
目的:抗炎、调节免疫反应。
注意事项: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血糖、
血脂异常、血栓、骨质疏松、感染扩散等问题。糖尿病、骨质疏松症、肝硬化、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病、血栓症、精神病、
青光眼、结核病、感染患者要谨慎使用。
抗感染治疗
目的:抗炎、抗感染、抗病毒。
不良反应:偶有头晕、头痛、关节痛、恶心、呕吐、腹泻、胃部不适、食欲减退、口渴、白细胞下降、
蛋白尿及
尿素氮轻度升高、皮肤瘙痒等,长程给药偶见痤疮、失眠、月经紊乱。
其他药物
药物所致者需尽快在医生指导下停药、换药。
手术治疗
适应证:如病变由神经受压所致;或病变严重,神经功能难以挽回,可考虑手术治疗。
常用方式:神经松解术、神经移位术、自体神经移植术等。
注意事项:手术本身存在风险,术后可能出现松解不完全、术后伤口感染、瘢痕形成、神经或
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术后需限制局部关节活动,注意预防感染,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康复治疗
肌力训练
对肌肉力量极差,无法主动活动的部位,可进行向心性按摩及关节被动运动,以防止肌肉萎缩,维持关节活动度,防止关节粘连。
对保留一定主动运动能力的部位,应进行主动肌肉收缩、辅助运动和抵抗阻力的运动。
感觉训练
以对皮肤施加触觉刺激为主,如痛觉刺激、触觉刺激、冰-温水交替温度刺激,对实物进行触摸筛选等。
作业治疗
进行相应的日常生活动作训练,如穿脱衣裤、进餐、编织、打字、木工等,提高独立生活功能。
矫形器及辅助器材
维持损伤部位关节在适当位置,保持功能位,防止损伤。
如腕部支具、护肩吊带、支具、夹板等。
物理因子治疗
通过红外线疗法、激光疗法、感应电疗法等治疗,可达到促进神经修复、缓解疼痛和预防关节粘连的目的。
采用经皮神经电刺激、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等促进神经的再生和功能恢复。
中医药治疗
中医治疗原则主要以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等为主。
治疗方法有汤剂、成药、针灸、中药熏洗、穴位敷贴等。
主要包括针刺联合肌内效贴治疗,大活络丹、小活络丹、
疏风定痛丸等中成药。
治愈情况
单神经炎属于周围神经疾病,有一定自发修复能力,但恢复速度相对缓慢,大部分患者需要3~6个月。本病预后主要取决于原发疾病和病程长短。
中毒、维生素B缺乏、感染引起的急性病变,去除病因后神经功能部分或完全恢复。
臂丛神经炎恢复缓慢,需要数月至数年,许多患者可遗留残余疼痛和受影响肢体的运动耐力下降。
与
肿瘤有关的疾病或长期的自身免疫疾病、
遗传性疾病或代谢紊乱等往往会出现不可逆的神经功能障碍。
危害性
肢体无力、
关节挛缩、瘫痪,导致长期卧床,导致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因皮肤感觉减退或消失,容易发生皮肤破溃、烧伤、烫伤等意外。
遗留不可逆残疾可带来巨大的
心理障碍,引发心理疾病,及增加家庭及社会负担。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均衡饮食,增加营养,保证充足的营养和适宜的体重。
适当多吃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肝脏、鱼、肉类、全麦、坚果、豆类、蛋黄等。
糖尿病患者避免高糖食物,保证血糖平稳。
不抽烟、不饮酒。
运动管理
在医生建议下选择适合的锻炼方式,如八段锦、太极、剪纸、泥塑等。
锻炼需注意环境安全、循序渐进、强度适宜。
生活管理
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如长时间使用支具,不宜固定过紧,需定时解开观察皮肤情况,避免皮肤损伤。
病变部位可表现为苍白、发凉,应注意保暖,但禁用热水袋、暖宝宝等局部热量较高的物品,以免发生烫伤。
眼睑闭合不全患者应该戴眼罩防护,保护角膜,避免导致眼部疾病。
定期洗澡,洗澡时不要用过热的水,清洁时不要用力搓洗或摩擦皮肤,以防损伤。
心理支持
患者可能因病情恢复较慢出现情绪不稳定、烦躁、抑郁,家属应当积极与患者沟通,提供正面情绪价值。
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从业人员的帮助。
病情监测
监测肌肉力量、感觉和皮肤情况变化。
如发现局部皮肤发红、水疱、变紫等变化,应引起重视。
有糖尿病者应监测血糖。
随诊复查
遵医嘱定期复查,一般1~3个月需要复查一次,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复诊检查项目包括实验室检查、肌电图等。
预防
本病患者主要针对病因进行预防:
不饮酒,有饮酒习惯者及早戒酒。
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从事相关行业做好职业防护。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