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更多功能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由EB病毒引起的淋巴细胞增生性传染病
典型表现为发热、咽峡炎症状(如咽痛)、淋巴结肿大、肝脾大、皮疹
由EB病毒感染引起
主要采取对症支持治疗
定义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EBV)急性感染引起的,以淋巴细胞良性增生为病理特征的传染病,一次患病后可获较持久的免疫力,很少再次发病。
EB病毒是一种嗜人类淋巴细胞的疱疹病毒,还是鼻咽癌、某些淋巴瘤的致病因子。
发病情况
发病率
我国尚无流行病学数据。
有文献报道,1971~1972年美国19所大学的学生中平均发病率达840/10万人。
地区分布
世界各地都有发病,多呈散发,也可引起流行。卫生条件差、居住拥挤的地区容易出现流行。
我国于1901年在广东汕头首先发现本病,随后在福建(1914年)有本病流行,天津、北京、上海等地相继有本病发生。
时间分布
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多见于晚秋、初冬。
人群分布
不同种族、性别都可发病。
男女发病差异不大,一般男女发病比例3∶2,20岁以上女性发病多于男性。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