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粒细胞

更多功能

嗜酸性粒细胞
概述 适宜人群 标本采集 参考区间 临床意义
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是白细胞的组成部分,来源于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具有杀伤细菌、寄生虫的功能,也是免疫反应和过敏反应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可以释放颗粒中的内容物,引起组织损伤,促进炎症进展。
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表现为昼夜周期性波动。清晨细胞数减少,午夜时细胞数增多。
嗜酸性粒细胞肺炎是什么病
嗜酸性粒细胞肺炎指肺部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可增多或不增多,分为急性和慢性。
嗜酸性粒细胞肺炎可能由于Loeffler综合征、热带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药物或毒素引起;也可能原因不明,如急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慢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变应性肉芽肿血管炎。
慢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发病原因不明,可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发热等症状。
嗜酸性粒细胞肺炎患者的肺部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且血常规可能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现象,X线会出现肺外带有致密肺泡渗出影,而中心带清晰。
当患者患有嗜酸性粒细胞肺炎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布地奈德等糖皮质激素进行积极治疗,药物需遵医嘱合理应用。
嗜酸性粒细胞支气管炎是什么病
嗜酸性粒细胞支气管炎是由气道内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引起的气道慢性炎症。
1.病因:嗜酸性粒细胞支气管炎是气道的慢性炎症,多因为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气道黏膜导致,与吸入花粉、烟尘等变应原,接触化学制品有关。
2.临床表现:多表现为慢性的咳嗽,一般持续八周以上,多数为干咳,可有少量痰,痰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加。
3.辅助检查:辅助检查如影像学检查、肺通气检查、支气管舒张试验多无异常。
4.治疗:主要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糖皮质激素,常用药物包括泼尼松、布地奈德等。
患有嗜酸性粒细胞支气管炎的人建议尽快就诊于正规医院,勿自行判断以及用药,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以上药物需在专业医师和药师指导下规范、合理应用。
嗜酸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是什么
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是恶性血液系统疾病的其中一种类型,该疾病的发生是细胞遗传物质发生异常,导致机体内部骨髓以及血液中的嗜酸粒细胞数量异常升高所造成。
按照病理组织学分类,可以将嗜酸粒细胞性白血病分为急性嗜酸粒细胞性白血病和慢性嗜酸粒细胞性白血病两种不同的类型。
急性嗜酸粒细胞性白血病所引起的主要症状表现包括出血、发热、淋巴结肿大、贫血等,而慢性患者会出现身体疲乏,体内多系统会受到累及,甚至会发生死亡。
部分嗜酸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在经过造血干细胞移植之后,甚至可以达到治愈疾病的效果,因此及时接受规范化的治疗,可以改善疾病预后。
个人在出现不明原因的身体持续疲乏、出血等异常症状,应该及时就医。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