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

更多功能

肠息肉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肠息肉是指隆起于黏膜表面的肿物
通常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表现为腹胀、腹痛、排便习惯改变
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炎症刺激、基因遗传等有关
可通过内镜下切除或手术治疗
肠息肉是什么?
定义
肠息肉是指隆起于肠道黏膜表面的肿物,在没有确定病理性质前统称为息肉。
通常无明显症状,多于肠镜检查时发现。
部分患者可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如排便次数增多或减少,黏液便或黏液血便,可伴有腹痛、腹胀等症状。若息肉体积过大,可出现肠套叠肠梗阻等表现。
肠息肉病:一般是由遗传因素导致,在肠道广泛出现、数目多于100颗的腺瘤样息肉,并具有其特殊的临床表现,称为家族性腺瘤性肠息肉病。
分类和分型
按照发生部位分类
可以分为小肠息肉、结肠息肉直肠息肉等。
按照病理分类
可分为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等。
腺瘤性息肉:是腺上皮发生的良性肿瘤,成人多为腺瘤。可根据组织学特点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癌变率较高。
炎性息肉:是炎症反应刺激肠上皮引起的,可以继发于任何的炎症反应或感染性疾病,一般没有恶变倾向。
错构瘤性息肉:包括幼年性息肉及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
增生性息肉:常见的非肿瘤性息肉,通常为直径<5毫米的小丘状隆起,广基底,色泽苍白。
按照息肉数目分类
可分为散发性息肉和息肉病。
散发性息肉:息肉数目在100枚以下。
息肉病:息肉数目在100枚以上。
按照内镜下形态分类
可以分为Ⅰ、Ⅱ、Ⅲ、Ⅳ型(山田分型)。
Ⅰ型:基底部平坦、宽基底,略隆起于肠壁的表面。
Ⅱ型:基底部突出较为明显,息肉呈半球性。
Ⅲ型:基底部突出明显,与周围肠壁黏膜呈锐角,息肉呈类球状。
Ⅳ型:息肉呈球形,通过蒂与肠壁相连。
按照巴黎分型分类
可将隆起的肠息肉分为:Ip型(有蒂型)、Isp型(介于Ip和Is型之间)、Is型(广基底,无蒂)。
发病情况
本病常见于50岁以上人群,随年龄的增长发病率有所增加,60~80岁发病率最高,可达40%~60%。
肠息肉可发生在肠道的任何部位,以结肠息肉多见,约占80%。
结直肠息肉的发病率存在地区差异,中国的检出率为14.8%~17.8%。
肠息肉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
吃什么食物能治肠息肉?
目前没有哪种食物被证明对肠息肉有治疗作用,但多吃纤维素含量丰富的食物对肠息肉患者较好。
多吃水果、蔬菜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豆类、高纤维的谷物等有助于肠息肉的预防。患者应少吃红肉、加工肉类、高脂肪的食物。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等。
注意饮食清淡、营养均衡。
肠息肉有什么症状?
肠息肉通常没有明显症状,也可以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腹痛等。
患者排便次数可以增多或减少,继发感染时可有黏液脓血便。便血可因部位和出血量不同表现不一,可为暗红或鲜红色。少数患者有反复的腹部隐痛感。
直肠息肉的患者还可能有里急后重(即便意明显,但无法顺利排便)、排便时有息肉脱出的表现。
肠息肉切除后需要注意什么?
肠息肉切除后需要注意术后护理以及定期随访。
肠息肉切除后有可能需要禁食1~2天,胃肠道功能恢复按照从流食-半流食-普通饮食的顺序逐渐过渡。
术后注意休息,避免过度活动引发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由于切除息肉时可能有一定的出血,术后如果有少量的便血或黑便不需太过担心。
肠息肉切除后还需要定期随访检查,早期发现新的息肉。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