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移植术后常规监测项目包括术后患者血压、尿量、体温、创口引流物、血与尿常规、肝与肾功能的观察与监护。
术后每小时测量血压1次,平稳后第二天改为4小时测量一次,第三天改为每天2~3次。
肾移植术后患者血压应维持在130/80mmHg左右。多数肾移植受者术前有高血压,需了解患者术前血压情况,应根据术前基础血压确定术后的血压水平,不高于术前血压,也不能下降过多,以确保移植肾的有效血液灌注。
1.血压过低
应首先排除出血原因,并注意容量平衡,在此基础上适当补液和使用多巴胺升压,否则血压偏低可能诱发
血栓形成或肾功能恢复延迟。
2.血压过高
易引起心脑血管意外、血管吻合口漏血、伤口内渗血等。此时应使用降压药,若口服药不能有效控制血压可改静脉用药以达到降压的目的。
3.血压急剧波动
应考虑心血管意外和伤口大出血可能,必须急行外科处理。
肾移植受者与一般手术患者相比具有一定特殊性,如机体抵抗力弱、术后早期大剂量用免疫抑制剂等。应特别注意监测体温,并根据情况适当加强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
肾移植后应监测每小时的尿量,并及时了解尿量变化情况。术后第1天内,尿量最好维持在300ml/h以上,多数患者因尿毒症而水钠潴留,术后早期会出现多尿现象,少数患者可能会达到2000ml/h。
1.尿量<100ml/h者,首先评估容量状态,是否存在容量不足,在无容量不足的情况下可适当给予
呋塞米利尿,若无明显利尿反应,需查明原因给予相应处理。
2.若2小时之间的尿量突然下降一半,应注意检查导尿管是否通畅、有无血块堵塞、液体进出是否平衡、血压是否稳定、有无
心力衰竭及
肺水肿发生等。
3.少尿伴移植肾区肿胀、疼痛,应及时排除出血或尿漏并发症,B超检查可鉴别。
放置引流管有利于及时了解术后创口的变化,以便及时处理,引流管接负压器引流,术后应根据引流液的量、颜色等判断创口出血情况。
1.1周内每天检测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常规、尿常规,1周后可改为每周2次,若检查结果稳定可酌情减少检测次数。
2.
环孢素、
他克莫司或
吗替麦考酚酯血药浓度测定每周2次,血药浓度稳定后酌情检测,住院期间检测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1次。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