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鼻或鼻咽部采集分泌物,进行病原体检测的方法
可用来检测鼻及鼻咽部的病毒、细菌和真菌等等病原体
辅助诊断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包括鼻前庭拭子检查、鼻腔拭子检查、鼻咽拭子检查
定义
鼻拭子检查是一种从鼻或鼻咽部采集分泌物,进行检验和分析,对其中所含病原体类型、滴度和载量等医学信息作出鉴定和检测的方法,为相关疾病的诊治提供病原学依据。
可用来检查和鉴别鼻及鼻咽部是否有病毒、细菌和真菌等病原体。帮助筛查或诊断常见呼吸道致病微生物感染,有利于采取针对性预防和治疗措施,防止疾病传播等。
可检测的病毒包括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新型冠状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和风疹病毒等;细菌包括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百日咳鲍特菌、流感杆菌、克雷伯菌等;真菌包括曲霉菌和毛霉菌等。
分类
鼻前庭拭子检查
鼻前庭拭子检查是在鼻前庭取分泌物作病原学检查的常用方法。
鼻前庭拭子检查主要用于能在鼻前庭采取分泌物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鼻腔拭子检查
鼻腔拭子检查适用于分泌物稀薄、量少,能在鼻腔的黏膜表面固有采集到分泌物的患者。
常见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均适合做鼻中鼻甲拭子检查。
鼻腔拭子检查对病毒核酸、抗体检查的采样尤为常用。
鼻咽拭子检查
鼻咽拭子检查需在鼻咽部采集分泌物,采样中的不适感较其他鼻拭子和咽拭子检查明显。
对采集者要求较高,应对鼻腔结构有必要的了解,一般由专业医务人员操作。
主要用于病毒核酸检测的分泌物采样,相较于口咽拭子检查,有更高的检出率。
检查目的
由于引发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在鼻部及鼻咽的分泌物中可有吸附和悬浮,采用拭子棉签进行规范操作,采集到合格的标本后,选择针对性的检测方法和分析技术,对病原体类型、滴度、载量等医学信息进行鉴定和评价,为所患疾病的诊疗和预防提供病原学依据。
能初步评估上呼吸道感染的相关病原体,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病原体传播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所发挥的作用。
帮助诊断真菌感染性疾病,如:真菌性鼻窦炎。
适用人群
鼻拭子检查适用于怀疑由病原体感染致病的绝大部分人群。
禁忌人群
鼻拭子检查,无绝对禁忌证,可根据受检者不同的鼻部条件,结合受检者的身体状况和配合程度,以及判断可能存在的感染性疾病类型,选择适合的检查方式。相对禁忌证如下:
鼻腔空间狭窄,以致采用鼻腔拭子和鼻咽拭子无法正常通过,导致不能完成既定检查内容。
正在使用抗感染药物,可能对检查结果造成干扰和影响者,不宜立即进行鼻拭子检查。
小儿、重病、重度衰弱和妊娠晚期,虽非绝对禁忌证,但须十分谨慎。
检查风险
恶心:在进行鼻咽拭子检查时,可能因棉签触及鼻咽后壁,刺激黏膜表面分布的神经末梢感受器而引发咽反射,产生恶心感。
传染:部分病原微生物可在打喷嚏、咳嗽、呼吸等行为时,溶解于气溶胶中,随鼻部呼出的气流在环境中传播,可感染检查者及周围邻近人群。
疼痛:常见于鼻中鼻甲拭子及鼻咽拭子检查时,棉签触及鼻腔内及鼻咽部时会感觉痛疼痛不适,在接触终止后疼痛多可逐渐缓解。
出血:在采集操作过程中如动作过于迅猛,易导致原有脆弱的鼻腔黏膜因摩擦而受损,造成黏膜破裂后出血,但一般损伤较轻,出血量较少。
参考价格
与当地医院等级、地区等因素有关,鼻拭子检查的目的和检验项目不同,其价格也存在较大差异,从几元到几百元不等。
各个地区门诊和住院进行此类检查,需参照当地医保政策是否将其纳入报销范围,以具体收费为准。
检查时间
鼻拭子检查通常情况无需预约,在感染性疾病社会面流行时,或许需要按照防疫政策分时分区进行。
正常人鼻部及鼻咽部有正常菌群。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多源于口腔,正常菌群或致病菌的正常携带与病原菌不易区分,病毒处于潜伏或免疫逃避状态时,也难以被检出,所以不主张进行常规的鼻拭子检查。
在传染性疾病暴发期间,对易感人群进行大面积筛查和流行病学调查时,只针对特定微生物使用针对性检测手段,如化脓链球菌培养、
淋病奈瑟菌咽拭子培养、溶血隐秘杆菌培养、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及抗原检测等。
检查方法
鼻前庭拭子检查
受检者端坐用口呼吸,头部轻微上抬,保持稳定接受检查。
检查者取无菌棉签生理盐水润湿,深入鼻腔2cm,在鼻前庭处停留5秒后取出。
将棉签置无菌管中送检。
一般试管需在2小时内送检,如果采用专用运送培养基可延长至6小时。
该类标本仅能用作定植菌筛查,不可用于临床感染诊断。
鼻腔拭子检查
受检者体位准备与鼻前庭拭子检查相同。
检查者将拭子平行于水平面轻轻插入固有鼻腔的底部一定深度即可。
旋转拭子15秒后取出。
将拭子装入无菌管中送检。
鼻咽拭子检查
尽量清除鼻腔内分泌物后,受检者头部保持不动。
医护人员将拭子缓慢插入受检者鼻孔,顺总鼻道直达鼻咽部。
旋转拭子15秒后沿原路退出拭子,并将其装入无菌管中送检。
以上过程完成后,将封闭的采样管送到实验室,选择不同检验技术,进行病原学检测,包括:病毒核酸、抗原、抗体检查,以及细菌和真菌的培养和鉴定。
注意事项
检查前
是否空腹
鼻拭子检查虽无需空腹,但咽反射敏感者,可于检查前1~2小时内禁食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因鼻咽刺激而发生
呛咳和误吸的风险。
是否有辐射
鼻拭子检查对人体无辐射。
着装注意
此检查对着装无特殊要求,日常着装即可。
饮食及运动建议
鼻拭子检查虽无严格要求禁食水,但应避免在检查前过度激烈活动,以及饮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和饮品,减少由此产生的鼻腔及鼻咽部分泌物增加,干扰检查顺利进行,或因分泌物增加而稀释病原体浓度而影响检查结果的客观性。
其他
检查前需准确并真实告知检查医生病史、手术史、既往病史,如哮喘、心脏病、
鼻中隔偏曲以及处于活动期的传染病等。
体弱、儿童、神志不清者,需要健康人陪同,必要时帮助医护人员固定受检者头部。
接受鼻拭子检查者,存在患有传染性疾病的风险,采样人员需做好个人防护,并要求保障检查环境通风清洁,将各受检者间距控制在1米以上。
检查中
鼻拭子检查时,被检者如为清醒状态,应尽量使身体放松,按照分泌物采集要求,保持固定头位,积极配合操作者动作,减少抵抗和摇晃,避免多次操作或检查不到位而导致检查失败或造成损伤。
感觉心慌、胸闷、头晕等不适时,应及时告知检查医生。
鼻腔拭子和鼻咽拭子常可引发不同程度不适感,受检者宜保持平静,适度克制躯体反抗和退让,降低对检查过程的干扰。
检查后
规范、顺利完成鼻拭子检查如未造成上述不良反应者,一般不会影响正常生活。
检查后出现任何不适,需要及时跟检查医生反映,在观察至症状缓解及消失后,由检查医生确认方可离开。
检查过程中如对鼻腔和鼻咽造成损伤而出血者,一般创伤较轻、出血量较少,不会因此对正常生活产生持续影响,如不适感持续存在或加重,如颅底穿孔、
脑脊液漏及鼻中隔脓疡。
出报告时间
鼻拭子检查对病毒抗原、抗体和核酸的检测报告会在数小时到1天左右回报。
鼻拭子检查采集的分泌物进行病原体培养时,常需要数天乃至1周才可出示明确的检测报告。
获取报告后,应注意核实个人信息和检查时间等基本信息。
取得鼻拭子检查报告后,应征询接诊医生意见,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综合判断病情特征。
鼻拭子检查报告中,关于致病性病原体、核酸检测、抗原及抗体检测等鉴定内容的结果用阴性、阳性和弱阳性等术语来表示。由于存在各种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因此,需要专业医务人员判读本次检查的价值,决策是否需要再次采样复检。
正常结果
如果检查结果提示为阴性,说明受检者可能未感染相关病原体或未检出与病原体相关的生物学特征。
当医生有足够理由认为检查结果受到影响因素干扰而导致假阴性时,可能会建议再次采集分泌物,或选择准确性和阳性率更高的方式进行病原学鉴定。
异常结果
鼻拭子检查如提示异常结果,多提示采集的分泌物中能检出病原体,应需接诊医生结合病史、症状和其他检查等进行综合解读和研判。
阳性
阳性可表示分泌物中检出细菌、真菌的病原体,以及病毒抗原、抗体及核酸等生物学信息。
弱阳性
弱阳性,提示受检指标的浓度未达到项目所要求的阳性标准。
就医建议
体检异常建议
当报告提示“阳性”时,多数情况表明受检者感染了相关病原体。需由接诊医生结合其他表现和特征,排除假阳性的可能后,结合此病原学依据,及时选择对因及对症治疗。
当报告提示“弱阳性”,则应在医生决定是否复检,以明确诊断或采取其他阳性率和特异性更高的检查。病情紧急时,可作为指导治疗方案制定的病原学依据。
临床检查异常建议
鼻拭子检查发现异常者,不能只关注检查结论,武断推测诊断和病情。须由接诊医生结合其他疾病相关信息综合解读。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