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病

更多功能

布鲁氏菌病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
急性期以发热、乏力、多汗、肌肉和关节疼痛等为主,慢性期症状不典型
布鲁氏菌感染引起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对症支持治疗、抗菌治疗、康复治疗等
定义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人兽共患性全身传染病,是我国法定乙类传染病,也是法定职业病。
布鲁氏菌是本病的病原菌,以动物作为传染源,能引起动物和人类患病,分为6个生物种、19个生物型,其中可使人类患病的有羊种布鲁氏菌、牛种布鲁氏菌、猪种布鲁氏菌、犬种布鲁氏菌4种。
布鲁氏菌在自然环境中可长期存活,对物理消毒方法和常用化学消毒剂敏感。加热至60℃或日光下暴晒10~20分钟,或者3%漂白粉澄清液数分钟,可杀死此菌。
分类
根据病原菌的类型,可分为羊种布鲁氏菌病、牛种布鲁氏菌病、猪种布鲁氏菌病、犬种布鲁氏菌病等,我国流行的主要是羊种布鲁氏菌病,其次为牛种布鲁氏菌病。
发病情况
流行情况
有文献报道,全世界每年新发病例数超过50万。
2004年至2010年,在中国大陆新发病例报告164752例。2015年报告59056例,发病率达4.34/10万。
地区分布
世界各地都可发病,主要发生于地中海沿岸国家、中东、印度、中亚及中南美洲。
我国多发生于内蒙古、东北和西北等牧区,北方农业区也有散发病例。
牧区发病多于农业区,农业区发病多于城市。
时间分布
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多发于家畜繁殖季节(春末、夏初)。
人群分布
常见于兽医、牧民、屠宰工人、肉类及皮毛加工厂工人等职业人群。
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