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菌病

更多功能

布鲁菌病
概述 病因 症状与诊断 治疗 护理
概述
布鲁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属(Brucella)的细菌侵入机体,引起传染-变态反应性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在国内,羊为主要传染源,牧民或兽医接触羔羊为主要传播途径。人群对布鲁菌普遍易感。本病临床表现变化多端,可分为亚临床感染、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感染,局限性和复发感染。
是否医保
就诊科室
感染科
别名
布病、布鲁氏菌病、布氏菌病、布鲁氏杆菌病、波状热、地中海弛张热、马耳他热等。
临床症状
发热,典型热型为波浪式起伏,多汗,关节肌肉痛,以及乏力、精神不振、皮疹、肝脾淋巴结肿大、睾丸肿大、关节肿大、皮下结节等。
危害
未经抗菌药物治疗患者可并发心内膜炎、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全血细胞减少症等,导致死亡。慢性患者可遗留关节病变、肌腱挛缩等而使肢体活动受限。
并发症
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葡萄膜炎视神经炎、视神经盘水肿及角膜损害;脑膜炎、脑膜脑炎、脊髓炎、多发性神经根性神经病;心内膜炎等。
检查
外周血象、细菌培养、血清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2-巯基乙醇试验、补体结合试验、抗人球蛋白试验、脑脊液检查等。
诊断
依据流行病学史,有发热、多汗、肌肉和关节酸痛等临床表现,结合免疫学试验检查诊断。
治疗原则
采用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治愈性
未经抗菌药物治疗的布鲁菌病患者病死率为2%~3%,经抗菌药物治疗者预后良好。
饮食建议
急性期注意水、电解质及营养的补充,给予足量维生素B族和C,以及易于消化的食物。
人类布鲁菌病的热型特征是什么
人布鲁菌病以弛张热最多见,但以波状热最典型,部分可表现为不规则低热、间歇热等。
布鲁菌病又称为布氏杆菌病、地中海弛张热。弛张热为最常见的热型,体温>39℃,且24小时内体温波动>2℃,最低体温也高于正常。
而本病最典型的热型为波状热,占5%-20%,体温逐渐升至≥39℃,2-3周后逐渐恢复正常,之后数天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呈波浪形。
其他不规则低热、间歇热也可有。热前多伴有畏寒或寒战,高热病人意识清晰,部分还可下床活动,热退后症状恶化,常表现为郁郁寡欢、软弱无力。
人传染了布鲁菌病要隔离吗
人传染了布鲁菌病最好是进行隔离。
在国内,布鲁菌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羊,主要传播途径是牧民或兽医接羔,皮毛、挤奶、肉类加工等可通过皮肤黏膜受染,奶制品及进食病畜肉可通过消化道传染。其临床症状为长期发热、多汗、肝脾肿大、关节痛等,不会产生持久的免疫。
人传染了布鲁菌病最好是进行隔离,因为与其他人或动物接触是很容易发生传染的。一旦确诊,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布鲁氏菌病对脏器伤害性比较大,严重的会使人丧失劳动力。
还要注意勤洗手,使用的物品要进行消毒,避免与人亲密接触。
布鲁菌病会不会传染人吗
布鲁菌病会人传人。
布鲁菌病由布氏杆菌感染所致,通过人与人传播、受污染的环境传播、职业暴露、食源性传播的途径可以导致人感染。
1.人与人传播:这种情况很罕见,只有在少数情况下,通过献血与输血、器官移植、性行为、母婴途径等可能导致疾病由患病者传染至未患病人群。
2.受污染的环境传播:布氏杆菌可能存在于环境中的粪便、土壤、尘土、肉、奶制品中,长期暴露于这些危险环境中,可能导致疾病传染至人。
3.职业暴露:包括从事与羊、牛、猪等家畜相关的工作人员,如农场工人、牧民、动物饲养员、农民、兽医、检疫人员等,容易感染布氏杆菌从而患病。
4.食源性传播:为城市人群感染布鲁菌病的最常见原因,即食用受到感染的奶制品、肉类等,可能感染布氏杆菌从而患病。
布氏杆菌主要可通过消化道途径、呼吸道途径、皮肤黏膜等途径进行传播,故存在相关危险因素的人群应注意防护;感染本病后需要及时就诊,接受正规的治疗。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