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咽部炎症
咽部干燥、灼热、发痒、咽痛等
鼻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冠状病毒、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巨细胞病毒等感染引起
可选择一般治疗、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
定义
病毒性咽炎是由病毒感染引发的,咽黏膜、黏膜下组织及淋巴组织的炎症性疾病。
咽自上而下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3部分。其中口咽是口腔向后方的延续部,位于软腭与会厌上缘平面之间,通常咽部即指此区。
口咽前方经咽峡与口腔相通,咽侧壁由舌腭弓、咽腭弓以及(腭)扁桃体组成。每侧咽腭弓的后方有纵行条索状淋巴组织,称为咽侧索。
所谓咽峡,系由上方的悬雍垂和软腭游离缘、下方舌背、两侧舌腭弓和咽腭弓共同构成的一个环形狭窄部分。
通常7~10天痊愈,产生并发症者可致病程迁延。
分型
引发咽部感染的病毒主要有以下类型: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冠状病毒、EB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柯萨奇病毒感染
病毒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后,可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咽峡炎等疾病。发生在咽部、扁桃体及软腭时,常以咽部和软腭
疱疹伴有发热、咽痛和肿胀为特征。柯萨奇病毒A-16感染也是手足口病暴发传染的重要病因。
腺病毒感染
病毒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传播。患病后,在发生腹泻的同时,可伴有咽炎、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或较轻的发热及呕吐症状。咽痛症状比
普通感冒程度重。儿童患者常伴有
结膜炎表现,也称为
咽结膜热。
副流感病毒感染
本组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而流感病毒属于黏病毒科,两类病毒并不相同,因此被命名为副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分为四种类型。
感染多发生在冬春季干燥寒冷季节,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经呼吸道传播。某些类型易发病年龄在2~5岁,夏秋季发病较明显,并有隔年1次的流行趋势,易引起以咽炎为特征的普通感冒。
鼻病毒感染
成人的病毒性咽炎30%~60%是由普通感冒引起,而
鼻病毒感染是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因,占感冒病因的1/2~2/3,潜伏期2~4天。感染常表现出程度较轻的咽痛,多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等鼻部症状。
流感病毒感染
流感病毒分为甲(A)、乙(B)、丙(C)三型。病毒还可以引起人和多种动物发病,出现人流感、禽流感、猪流感等。
人流感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引起,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易感者与感染者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而传播。秋冬季节是高发期。
感染后,可表现出
高热、畏寒或寒战、乏力、头晕头痛、全身酸痛等明显全身症状,以及咳嗽、流涕、鼻塞、咽痛等较轻的上呼吸道症状。
冠状病毒感染
自从全世界暴发2002年严重呼吸道综合征(SARS)和2019年新冠肺炎(COVIS-19)后,人类冠状病毒新变种作为呼吸道病毒感染病原引起极大关注。
早期2001年的一组人呼吸道
冠状病毒感染临床症状数据显示,咽炎占30%,鼻炎占36.6%,喉炎占3.3%。
2022年英国154万多例成人COVIS-19资料显示,阿尔法、德尔塔毒株演变到奥密克戎亚型变异株BA.1和BA.2时,所有患者都出现咽痛、声嘶等咽喉炎症状。
EB病毒感染
EB病毒(EBV)属于疱疹病毒科。病毒普遍在人B
淋巴细胞中潜伏,并间歇地在口咽部上皮细胞中复制,以促进唾液传播。引发的咽部感染的主要是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IM)。
感染的起始途径是通过淋巴组织和咽部上皮细胞。最初潜伏期为3~7周。轻度全身不适、发热前驱症状1~2周后明显咽痛、发热、和
淋巴结肿大。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与口腔分泌物接触是主要传染模式。咽部感染主要由单纯疱疹病毒(HSV)1型引起,有时伴有龈口炎、淋巴结肿大、口腔或口咽部疱疹样病变和浅表溃疡。
发病情况
急性病毒性咽炎、
慢性咽炎因病毒感染急性发作者,常在秋-冬、冬-春换季时发生。
病原体可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而传染,也可经污染的手和用具接触传播。在家人之间、幼儿园、学校或密闭工作场所内传播是这些病毒感染流行病学的突出特征。
健康人群亦可携带易感病毒,机体对其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较弱、短暂,病毒间也无交叉免疫,故可反复发病。
在幼儿,急性病毒性咽炎常为急性传染病的前驱症状或伴发症状,如麻疹、流感、风疹等。在成人及较大儿童,则常继发于急性鼻炎、急性扁桃体炎之后。受凉、疲劳、烟酒过度及全身抵抗力下降,均为本病的诱因。
咽痛或咽痒大约占鼻病毒所致急性病毒性咽炎的50%,在
副流感病毒感染时占80%,甲型流感时占50%。
致病原因
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冠状病毒、EB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等,均为病毒性咽炎发生的常见致病原因。
机体免疫功能健全条件下,病毒受到免疫屏障的保护,可不发病。当各种诱因引发上述保护屏障破坏,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即可产生病毒毒性咽炎。
诱发因素
在淋雨、受凉、疲劳、生活不规律、精神紧张、烟酒过度及患有全身免疫力下降的疾病情况下,容易受到病毒感染而诱发咽部炎症。
在高温或寒冷、气候干燥、吸入有害粉尘、烟雾,咽部受到有毒物质或过敏原的刺激后,也可引发咽部处于易感状态,成为病毒性咽炎发作的诱因。
如患有内分泌失调、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糖尿病、维生素缺乏、
肿瘤化疗或应用免疫抑制剂情况时,也可使机体呈现神经体液免疫障碍,易诱发病毒感染。
发病机制
主要与病毒直接侵犯咽部黏膜、黏膜下和淋巴组织、机体免疫系统的免疫应答引发的炎症反应,引起咽部和淋巴组织炎症。如继发性细菌感染,则可引起化脓性炎症和颈
淋巴结肿大。
主要症状
病毒性咽炎的主要症状包括咽部干燥、咽部灼热、咽部发痒、咽痛、声音嘶哑等。
其他症状
发热,一般成人发热温度不高、持续时间不长,但儿童患者体温波动范围较大,37.5℃~40℃。头痛、全身不适,肌肉酸痛,同时伴随食欲不振、恶心和呕吐等全身不适症状。
并发症
急性中耳炎
若炎症向鼻咽部发展,波及咽鼓管,造成鼓室积液、中耳负压等变化。
急性鼻窦炎
畏寒,发热,周身不适,便秘,失眠等。
急性颈淋巴结炎
气管和支气管炎
表现为咳嗽、
咳痰,喘息或气急,喘息明显者可能伴发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痉挛,可出现程度不等的胸闷、气促。
呼吸道病毒性感染多能5~7天自愈,如果症状不重建议居家护理和对症治疗。若症状严重或经久不愈,或有严重基础病的患者,应该到医院进一步诊治。
就医科室
耳鼻喉科
出现咽部干燥、咽部灼热、咽部发痒、咽痛、声音嘶哑等等,建议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
急诊科
出现呼吸困难、高烧不退、意识淡漠或引发其他心血管病变时,建议尽快到急诊科就诊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小儿年龄较小,无法准确表达,家长可注意观察并记录患儿症状,以便给医生更多参考。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有咽部干燥?什么时候出现的?
是否有咽部灼热?
是否有咽部发痒?
是否有咽痛?
是否有发热?
是否有头痛?
是否有全身不适?
是否还有口渴、便秘、恶心、呕吐等症状?
什么情况下症状会加重或缓解?
病史清单
出现这些症状前,是否曾有淋雨、受凉、疲劳、生活不规律、精神紧张、烟酒过度?
是否处于高温或寒冷、气候干燥环境?
是否吸入有害粉尘、烟雾?
是否患有内分泌失调、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糖尿病、维生素缺乏等全身系统性疾病?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间接喉镜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咽拭子,及特异性抗原、抗体和病毒核酸检测
纤维(电子)鼻咽喉镜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检查及CT检查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解热镇痛药: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
诊断依据
病史
近期有淋雨、受凉、疲劳、生活不规律、精神紧张、烟酒过度史。
流行病发病冬春季有传染源接触史,尤其幼儿园、学校和密闭工作场所。
临床症状
常见咽部干燥、灼热、发痒、咽痛等症状,可伴随发热、头痛及全身不适。
间接喉镜
观察下咽及喉部情况。
检查无需空腹,但需患者配合,伸出舌头,并发出长“衣”声,以充分暴露观察区域。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可提示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有助于初步判断病情。
白细胞和
中性粒细胞增多,可提示细菌感染;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略升高,淋巴细胞计数升高,可提示病毒感染。
检查前无须空腹。
咽拭子及特异性抗原、抗体和病毒核酸检测
可明确具体致病病毒类型,有助于明确病因和病情程度,指导系统、规范治疗。
必要时辅助纤维(电子)鼻咽喉检查
可观察鼻咽和喉部情况。
影像学检查
包括胸部X线检查及CT检查。适合咳嗽
咳痰持续不愈和出现喘憋的患者。
排除支气管、肺部疾患,以利于疾病的综合诊疗。
鉴别诊断
许多呼吸道病毒传染性疾病和咽部细菌感染的早期前驱症状和临床体征和病毒性咽炎难以区别,但随着病程发展,会逐渐出现以下疾病特有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
麻疹
相似点:均可有咽痛、发热、乏力等症状。
不同点:麻疹的特征性表现为口腔麻疹黏膜斑及全身
斑丘疹,疹退后有糠麸样脱屑,
色素沉着。另外,麻疹常伴有
结膜炎症状。
猩红热
相似点:均可有咽痛、发热等症状。
不同点:猩红热好发于儿童,早期可以出现寒战、
高热,有典型的
杨梅舌及猩红热样皮疹。咽拭子培养可检出A组溶血性链球菌。
流行性感冒
相似点:均可有咽痛、发热、乏力等症状。
不同点:流行性感冒传染性强,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而咽部症状较轻,病原学检查可鉴别。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相似点:均可有发热、咽痛症状。
不同点
咽痛较轻,扁桃体肿大,表面可以看到灰白色分泌物附着,容易拭去。
白细胞早期减少,后期增加,单核细胞增多(占60%~80%),异型
淋巴细胞大于10%。
虽本病为
EB病毒感染所致,但不具有特异性,不能作为鉴别依据。
粒细胞减少性咽峡炎
相似点:均可有发热、咽痛等表现。
不同点
可出现扁桃体及周围组织溃疡,有褐色坏死物。
樊尚咽峡炎
相似点:均可有咽痛、发热等症状。
不同点
扁桃体上覆有灰色或黄色假膜,容易拭去,下面可见溃疡面。
咽拭子涂片检查可发现梭形杆菌及樊尚螺旋体。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相似点:均可有咽痛、咽干和发热等症状。
不同点:咳嗽和肌肉酸痛明显,核酸和病毒抗原检测阳性。
治疗目的:缓解症状,避免出现并发症。
治疗原则:充分休息,多饮水,对症治疗,严重者抗病毒治疗。
一般治疗
宜充分休息,足量饮水;进食清淡、流质饮食或软食(对于因疼痛或扁桃体肿大而吞咽困难者可能更适合),禁烟禁酒(包括二手烟)和其他呼吸道刺激。避免酸性食物和饮料(特别是有口腔或咽部溃疡者)。
使儿童患者安静,避免哭闹,减少体力消耗,尽量延缓呼吸困难进展加重。
避免熬夜、劳累,增加睡眠和保持情绪平稳。
远离可能继续导致病情加重或激发不适症状产生的不良环境。
局部治疗
含服含片
无全身症状或症状较轻者,可选用此局部治疗,以起到缓解咽部不适的效果。
漱口水含漱
可局部应用对口腔具有清洁、杀菌作用的含漱液。
常用的有复方
硼砂含漱液、复方呋喃西林含漱液、复方
氯己定含漱液等。
咽后壁涂药
可将涂抹咽后壁肿胀的淋巴滤泡,以起到消炎、收敛,以及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促进腺体分泌的作用。
雾化治疗
可采用超声雾化吸入的方式,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咽部,有利于消炎消肿,稀释咽部黏稠分泌物,减轻咽部疼痛及不适感。
全身治疗
抗感染治疗
由于目前药物滥用而造成流感病毒耐药现象,所以对于无发热、免疫功能正常、发病不超过2天的病人一般无需应用抗病毒药物。
抗病毒药可从口服或静脉途径给药。
金刚烷胺或金刚烷乙胺能显著缩短症状持续时间,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扎那米韦及
奥司他韦亦有类似效果。无环鸟苷及伐昔洛韦、
泛昔洛韦、膦甲酸对免疫低下者的溃疡性口咽疱疹病毒感染有效。
对于免疫缺陷者,可早期常规使用。奥司他韦和
利巴韦林有较广的抗病毒谱,对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缩短病程。
解热镇痛药物
伴有发热、头痛等症状者,可选择具有抗炎、退热、镇痛作用的非甾体抗炎药,帮助缓解症状。
必须提醒小儿家长,病毒感染康复期的患儿(如水痘、流感和感冒)不要服用水杨酸类的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容易出现称之为
瑞氏综合征(Reye's syndrome)的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死亡率较高。
中成药治疗
中医认为病毒性咽炎多为风热所致,治疗应以疏散风热为原则,以改善咽痛、咽干、吞咽不适等症状。
治愈情况
未治疗
病毒性咽炎所致全身症状较轻,且无并发症者,一般1周内可愈。
慢性病毒性咽炎反复发作或在不良理化因素的作用下,病情可加重或反复发作。
炎性反应波及耳、鼻、气管、支气管及全身其他系统时,可出现相应并发症,如中耳炎、
鼻窦炎、
气管炎等。
治疗后
急性病毒性咽炎经及时、合理治疗,预后一般良好。
危害性
若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作。
小儿患有急性病毒性咽炎,如向下蔓延,引发
小儿急性喉炎时,常因病情进展较快,当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可以危及生命。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发热者应适当增加饮水量,保持喉咙湿润。
选择清淡、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并保证足够热量。
避免食用辣椒等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煎、炸、油腻、甜腻的食物,如蛋糕、油炸快餐等,以免加重不适症状。
儿童咽部不适时,可采用“少食多餐”的方法喂养。
生活管理
症状较轻者应适当休息,病情较重或年老者卧床休息为主。
使患儿保持安静,少哭闹,否则会加重缺氧情况。
室内定时通风、保持湿润;室内温度不能过高,避免受寒、感冒。
避免接触有害气体和粉尘,避免接触变应原。
进食后漱口或按时给予口腔护理,防止口腔感染。
病人使用的餐具、痰盂等用品应按规定及时消毒。
随诊复查
应遵医嘱按时复查,如原有症状无好转或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应及时就诊。
预防
生活规律、劳逸结合。
坚持规律且适当的体育活动,以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避免受凉、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
在高发季节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改善生活及职业环境,避免长期吸入粉尘及有害气体。
采取适当的措施避免本病传播,防止交叉感染。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