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病毒感染有关的面部肌肉无力或瘫痪
常表现为口角歪斜、眼睑闭合不全、鼓腮漏气
多与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等病毒有关
药物治疗为主,可配合针灸、理疗
定义
病毒性面瘫并不是规范的疾病名称,一般指面神经发生与病毒感染有关的损伤,引起面神经功能障碍,也称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或贝尔麻痹,是最常见的
周围性面瘫。
周围性面瘫是指面神经受损部位在面神经核或面神经核以下。面神经具有支配面部肌肉运动活动,控制泪腺、唾液腺分泌,传递舌头前部2/3的味觉以及外耳道和耳廓的感觉的功能。
面神经发生病变后,患者可出现口角歪斜、一侧
眼睑闭合不全、讲话漏风等表现。
发病情况
病毒性面瘫在我国尚无权威发病数据。
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的人群,多见于20~40岁,男性多于女性,孕妇发病率较普通女性高,以单侧发病为主。
致病原因
本病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与单纯疱疹病毒、
带状疱疹病毒等嗜神经病毒感染有关。常在受凉或上呼吸道感染后发病。
诱发因素
寒冷及凉风刺激、近期上呼吸道感染等,可诱发本病。
易患因素
本病常见于以下人群:
糖尿病患者,尤其血糖控制欠佳者。
孕妇,尤其是孕晚期。
免疫力低下者,包括
器官移植术后、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等人群。
发病机制
在人体靠近耳朵部位的颅骨里有个骨性管道,名为面神经管,面神经走行在这个管道里。
正常情况下,面神经体积仅占管径的25%~50%,管道内很宽敞。
病毒感染可导致面神经发生自身免疫反应及滋养
血管痉挛,引起面神经水肿。
这时面神经道就变得很拥挤,水肿的面神经进一步受到挤压,神经营养不良,发生脱髓鞘改变,进而出现功能障碍。
病毒性面瘫起病急,症状可在数小时至数天达到最严重的程度。
很多人表现为起床时发现一侧嘴歪了、说话漏风、刷牙漏水等。
主要表现
额:额纹(抬头纹)变浅。
眼:眼睛闭不上或闭不全。闭眼时眼球向外上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即眼白,称为贝尔征。
口:口角歪斜(嘴歪)、讲话漏风、流口水,吃饭时总有食物残渣残留在齿颊间隙。
不能顺利完成皱眉、闭眼、吹口哨等动作,严重时患侧面部完全丧失表情。
少数可出现口唇与脸颊不适。
少见症状
可分别或同时出现以下症状,其中同时出现这些症状的称为亨特综合征(
Hunt综合征)。
患侧舌前2/3味觉消失。
对正常甚至轻微音量的声音产生极大的不适感(
听觉过敏)。
耳后、耳廓、外耳道感觉减退。
就医科室
神经内科
如果出现口角歪斜、说话漏风、刷牙漏水、不能闭眼、面部表情丧失、流口水等症状,建议及时到神经内科就诊。
其他科室
患者也可至康复科、中医科就诊,进行康复理疗、针灸等治疗。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尽量记录出现过的症状、发病时间、持续时间等,以便给医生更多参考。
保持面部清洁不要化妆。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出现口角歪斜、说话漏风、刷牙漏水、不能闭眼、面部表情丧失、流口水等症状?
这些症状发生多久了,发病速度如何,是否有过好转?
之前有没有风吹、着凉、感冒?
吃饭、喝水、说话是否受到影响?
听力怎么样,有没有耳鸣?
病史清单
之前有没有风吹、着凉、感冒?
是否有糖尿病,血糖控制如何?
是否怀孕?
既往曾经患有哪些疾病?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影像学检查:头颅CT、头颅磁共振成像。
其他检查:面神经电图、面肌肌电图。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诊断依据
病史
患者可能有感冒、面部受凉史。
可能患有糖尿病,处于妊娠状态,曾经进行过
器官移植手术后或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
临床表现
症状
突然出现口角歪斜、说话漏风、刷牙漏水、闭眼费力、面部表情丧失、流涎等症状。
查体
医生主要进行神经系统专科检查。
通过蹙额、皱眉、闭眼、鼓腮动作的完成情况判断患者是否出现
面肌瘫痪。
通过患者抬手、坐起、站立、行走等动作,判断四肢肌肉情况。
用棉签在患者皮肤上滑动,或用钝针轻扎皮肤,根据患者反馈的情况,评估是否出现面部、四肢
感觉障碍。
检验检查
实验室检查
进行病毒学检查,有助于医生查找病因。
如怀疑存在
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可进行病毒DNA等监测。
影像学检查
进行头颅磁共振成像或CT扫描,主要是为了鉴别是否存在
颅内肿瘤、脑血管病变、
颅骨骨折等可能导致面瘫症状的疾病,帮助确定面瘫的原因。
病毒性面瘫患者本检查无颅内病变表现
神经电生理检查
神经电生理检查,主要用来评估面神经受损的严重程度,有利于医生判断面神经功能完全恢复的可能性,以及是否有必要施行面神经减压术。
包括面神经电图(ENoG)和面肌肌电图(EMG)。
通常用于症状严重或恢复欠佳的患者。
量表检查
常用House-Brackmann量表,将患者病情从轻到重分为六级。
级别 | 症状描述 | 大体观 | 静止状态 | 运动 |
---|
Ⅰ级 | 正常 | 各区面肌运动正常 | 正常 | 正常 |
Ⅱ级 | 轻度异常 | 轻度的面肌无力,可有非常轻的联带运动 | 面部对称,肌张力正常 | 皱额正常,稍用力闭眼完全,嘴角轻度不对称 |
Ⅲ级 | 中度异常 | 明显的面肌无力,但无面部变形,可有联带运动、面肌挛缩或面肌痉挛 | 面部对称,肌张力正常 | 皱额减弱,用力后闭眼完全,嘴角用最大力后轻度不对称 |
Ⅳ级 | 中重度异常 | 明显的面肌无力和/或面部变形 | 面部对称,肌张力正常 | 皱额不能,闭眼不完全,嘴角用最大力后不对称 |
Ⅴ级 | 重度异常 | 仅有几乎不能察觉的面部运动 | 面部不对称 | 皱额不能,闭眼不完全,嘴角轻微运动 |
Ⅵ级 | 完全麻痹,无运动 | 完全麻痹,无运动 | 完全麻痹,无运动 | 完全麻痹,无运动 |
鉴别诊断
多种疾病可以引起面肌瘫痪,需要对引起周围神经面瘫的原因、周围性与中枢性面瘫进行鉴别。
疾病 | 吉兰-巴雷综合征 | 莱姆病 | 中耳炎 | 脑卒中 |
---|
病因 | 自身免疫反应 | 莱姆病螺旋体感染 | 细菌或病毒性病原体 | 脑缺血、脑出血 |
鉴别要点 | 双侧发病更常见 | 有蜱咬伤史,皮疹或关节痛,曾前往莱姆病流行地区 | 逐渐起病\n耳痛、发热、听力障碍 | 多数额部不受累,常同时有肢体无力、肢体感觉障碍、言语意识变化等 |
治疗目的:促进局部炎症水肿及早消退,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预防后遗症。
治疗原则:药物治疗为主,可配合针灸、康复治疗。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急性期
发病1~2周内可视为急性期,主要是控制组织水肿,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少神经损伤。
糖皮质激素:可选用
地塞米松、强的松(泼尼松)、
氢化可的松等。需注意不能长期使用,以避免出现血糖异常、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
抗病毒药物:主要是
阿昔洛韦,常与糖皮质激素联用。需注意头痛、恶心呕吐、
皮疹等不良反应。
神经营养药物:为促进神经髓鞘修复,常使用维生素B
1、维生素B
12、
甲钴胺等药物。
眼部用药:为减轻或避免角膜干燥、损伤,可使用人工泪液滴眼、涂
红霉素眼膏等药物,一般多在睡前使用。
恢复期
发病6个月内为恢复期,治疗目的为尽快使神经传导功能恢复和加强肌肉收缩。
除使用神经营养药物外,还可使用
烟酸、
地巴唑改善局部供血,缓解症状。
3个月面神经功能仍不能恢复者,属于后遗症期,可尝试手术治疗。
康复治疗
物理因子治疗
急性期:采用红外线、超短波治疗,能有效改善神经周围血液循环。
恢复期:采用电刺激的方法,可以有效促进面神经功能的恢复。
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有助于恢复面部对称性、面部肌肉的自主控制。
面肌按摩:用手掌根部从患侧嘴角向上螺旋式按揉,每次5~10分钟,每日2~3次,用力要柔软适度。
面部动作训练:包括练习进食、饮水、抬眉、眨眼、微笑、噘嘴、露齿、鼓腮等动作,每日2~3次,每个动作训练10~20次。
中医治疗
常用通经活络、祛风散寒、补血行气、解痉镇痛的中药以及针灸,改善面部微循环及新陈代谢,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进而达到治疗目的。
治愈情况
病毒性面瘫患者大多数可以痊愈。
大部分在发病后2~4周开始恢复,3~4个月后完全恢复。
即使未接受任何治疗,仍有70%可在发病6个月后完全恢复。
约有9%的患者会出现后遗症,4%~14%的患者会复发。
预后因素
影响患者病情恢复情况的因素如下:
年龄:年轻患者恢复较高,仅有少数不能完全恢复;老年患者恢复不完全的可能性高达60%。
面瘫程度严重:面瘫程度轻者恢复得更快更好,而程度重者恢复相对较慢。
伴随感觉异常:起病时已经有患侧味觉减退、唾液分泌减少者,恢复较困难缓慢。
治疗情况:未及时治疗者预后较差。
危害性
病毒性面瘫可出现外貌受损、
角膜炎、流涎、咀嚼力弱等危害。
还可能出现
面肌痉挛、面肌挛缩、口眼联带运动(眨眼时不自主地噘嘴或歪嘴)以及进食咀嚼时患侧流泪(鳄鱼泪)等后遗症。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清淡饮食,食物应以细软、易消化为主,如烂粥、面糊,再逐步过渡到蛋羹、鱼泥粥、面片汤等。
忌辛辣、油腻、坚硬的食物,如生蒜、辣椒、咖喱、炸鸡、油条、肥肉等。
适量增加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胡萝卜、西兰花等。
戒烟、戒酒。
生活管理
注意面部的保暖,外出时可戴口罩。
不要用冷水洗脸,避免直吹冷风。
可用热毛巾敷患侧面部,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
有闭眼困难的患者,睡眠时可使用眼罩,但注意不要让眼罩直接接触角膜,以免损伤。
家属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多关心、体贴、照顾患者。
病情监测
治疗过程中应严格遵照医嘱,足量足疗程用药。
每日对镜观察面瘫恢复情况,根据医生要求复诊。
如果在治疗中出现眼痛、眼痒、畏光等症状,一定要立即到眼科就诊。
预防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避免面部长期接受冷风刺激。
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
日常饮食要健康、均衡。
糖尿病患者严格控制血糖。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