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

更多功能

败血症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病原微生物侵入血循环并生长繁殖引起的一种全身性感染性疾病
有发热等毒血症状及皮疹、瘀点、瘀斑等
病原微生物感染并侵入到血液内,病原毒素和代谢产物引起疾病
主要为抗感染治疗、支持对症治疗,必要时辅以中医治疗
定义
败血症是病原微生物侵入血液循环,持续存在和生长繁殖,产生大量毒素,并诱生多种炎症介质,引起的全身性感染性疾病。血液中有病原微生物,但未引起明显的毒血症表现时称为菌血症
败血症为严重感染性疾病,可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
败血症现已改称脓毒症或脓毒血症。
分类
按所感染病原微生物的不同,败血症主要分为革兰阳性球菌败血症、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厌氧菌败血症、真菌败血症等。
发病情况
发病率
发达国家败血症发病率以每年8%~13%的速度剧增,我国暂无这方面的数据。
发病季节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高危人群
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功能缺陷者,如患恶性肿瘤、白血病、骨髓移植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艾滋病)等疾病者。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放疗、广谱抗生素治疗者。
有基础疾病者,如糖尿病、肝硬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肾病综合征、尿毒症、结缔组织病等。
皮肤黏膜受损者,如大面积烧伤、皮肤外伤、针刺、搔抓、蚊虫叮咬、动物咬伤等。
重要器官大手术者,如肝移植、肾移植等。
婴幼儿、老年人。
易感因素
皮肤黏膜破损:外伤(如肠穿孔、脑外伤)、手术(如拔牙、肠切除)。
身体抵抗力下降:如妊娠、分娩、感冒、受凉、劳累、酗酒等。
感染途径
病原微生物经破损的皮肤黏膜侵入:如皮肤黏膜破溃、烧伤。
病原微生物经静脉侵入:多为静脉输液、输血过程中被感染。
病原微生物经管道侵入:如气管插管、导尿管、胸腔或腹腔引流管、静脉留置管等。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