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液物理学检查是指通过测量和观察等方法记录前列腺液的量、颜色、性状、酸碱度等物理学特性方面的检查。前列腺液物理学指标可随
前列腺疾病而变化,因此前列腺液物理学检查可初步提示疾病,对疾病诊断有辅助作用。
受检者应用皂液等温和消毒剂清洗龟头、包皮及尿道外口,用无菌水反复冲洗,医生用
前列腺按摩术收集前列腺液,量多时可用无菌瓶保存,量少时可滴于洁净玻片或并置于无菌试管中送检。由于前列腺按摩术需患者配合,医生在行前列腺按摩术前应向患者说明方法、前列腺液检查的意义,征得患者理解和同意后方可进行。
前列腺液标本由临床医师行
前列腺按摩术后采集。可用目测法估计
前列腺液量,并观察前列腺液的颜色,并检测黏稠度和pH。
正常人前列腺液每日分泌量为0.5~2ml,为稀薄的半透明液体,呈淡乳白色,有蛋白光泽,pH为6.3~6.5。
前列腺液物理学指征改变常对疾病诊断有提示作用。
1.量
过度兴奋或慢性前列腺炎症可导致前列腺慢性充血,引起
前列腺液量增加;前列腺炎性纤维化或某些性腺功能低下可导致前列腺分泌功能严重不足,可表现为多次按摩无前列腺液排出。
2.颜色和黏稠度
前列腺液黄而稠厚提示前列腺有严重感染或脓肿;前列腺液呈鲜红或暗红色见于
前列腺炎、
精囊炎、按摩损伤、前列腺结合或前列腺肿瘤;
3.酸碱度
酸碱度碱化(pH8.0~8.2):见于前列腺炎、前列腺分泌功能受损;50岁以上及前列腺液中混入较多精囊液可有pH升高。
前列腺液物理学检查仅有辅助诊断作用,仍需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查等方可明确诊断。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