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液微生物学检查是指通过涂片染色镜检及培养等方法检测前列腺液中的微生物。此检查可发现前列腺炎致病菌,以葡萄球菌最多见,其次为链球菌,亦可见
淋病双球菌;当有前列腺结核时,可发现结核杆菌,前列腺液中的致病性分支杆菌只有结核分支杆菌一种,进行抗酸菌检查有助于慢性前列腺炎与结核的鉴别诊断。细菌及结核杆菌涂片镜检的总检出率不高,需分离培养等进一步检测。
前列腺液的收集需医生行
前列腺按摩术,在行前列腺按摩术前医生首先排除禁忌证,而后向受检者说明方法、前列腺液检查的意义,征得受检者理解和同意后方可进行。前列腺按摩术前,受检者应用皂液等温和消毒剂清洗龟头、包皮及尿道外口,用无菌水反复冲洗,医生用前列腺按摩术收集前列腺液,弃去第一滴前列腺液后根据
前列腺液量进行保存,量多时可用无菌瓶保存,量少时可滴于洁净玻片上或置于无菌试管中送检。
1.涂片检查
涂片染色镜检可根据部分致病菌镜下特征给出初步报告,不可进行确诊。
(1)涂片固定:取精液均匀涂布于载玻片上,干燥后通过火焰数次进行固定。
(2)染色镜检:革兰染色需初染、媒染、脱色、复染,之后可镜检。抗酸染色法则需初染,脱色,复染后镜检。
2.微生物培养
根据培养目的菌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培养基并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培养。如细菌量较少可先进行增菌培养,待有菌生长后进行移种。微生物培养可选择的接种平板有血平板、巧克力平板、液体培养基等;部分细菌可能需要特殊的环境进行培养,如
淋病奈瑟菌需要在CO
2环境中培养。培养后可取可以菌落进行进一步检查,包括
细菌鉴定、药敏试验等。
前列腺液微生物学检查可检出前列腺或精囊感染的病原菌,进行明确的病因诊断,并为临床治疗及其同其他非感染性疾病提供鉴别诊断依据。微生物培养后和进行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进行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