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F突变阳性肺癌

更多功能

BRAF突变阳性肺癌
概述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病因 症状 就医
肺癌患者的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BRAF)基因突变阳性
各种因素引起的BRAF基因突变
除可针对性应用BRAF抑制剂治疗外,总体上与其他类型肺癌大致相同
BRAF突变阳性肺癌恶性程度高,易发生转移,且治疗手段有限,预后较差
定义
BRAF突变阳性肺癌是肺癌的一种分子分型,分型意义是为了指导临床诊疗决策。
BRAF是一种基因的缩写,位于染色体7q34,中文名称为V-RAF小鼠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B1。
BRAF 是 RAF 激酶家族的成员,通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MAPK) 途径在细胞生长、增殖和分化中发挥关键作用。
BRAF基因除发生突变之外,还发现了错义突变、缺失和许多被称为“未知功能突变”的BRAF融合。
BRAF突变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发生比例较低,但是突变患者易转移、预后差、治疗手段有限。随着靶向治疗的不断深入,晚期患者的预后得以改善,但副作用明显,耐药不可避免。
分类
根据信号机制和激酶活性将BRAF突变分为以下三类:
V600E突变的激酶激活单体(Ⅰ类)
包括BRAF V600 D/E/K/R/M 突变,其中BRAF V600E突变是最主要的,约占全部BRAF突变病例的50%。
此类在实体瘤中最常见,这些突变导致 BRAF 激酶活性的强烈激活和 MAPK 通路的组成型激活,而与 RAS 无关,RAS 的激活通过 ERK 激活、参与触发的负反馈回路被抑制。
激酶激活二聚体(Ⅱ类)
包括L597Q/R、G464V/A、G469A/V/R/S、K601E/N/T、E451Q、A712T 和融合等。
根据MAPK 通路激活分为高或中等激酶活性,这些突变体以组成型活性二聚体的形式发出信号。不依赖于 RAS,对 RAF 抑制剂具有抗性。
激酶失活异二聚体(III类)
包括G469E、G466V/E/A、N581S/I、D594G/N 和 G596R等,激酶活性低或缺失,这类突变体依赖RAS并且对依赖ERK反馈的RAS敏感,通过增强其与RAS的结合激活ERK ,并需要分子共存机制使肿瘤中的RAS活化才能起作用。
【提示】因为在BRAF突变类型中 V600E突变患者约占病例的50%,故其他类型统称为非V600E突变,本文重点介绍 BRAF V600E突变。
发病情况
BRAF突变在肺癌中是一种罕见突变,主要发生在组织学类型为腺癌的患者中,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患病率在1.5%~3.5%之间 [3]
BRAF中最常见的突变是第600位密码子上的缬氨酸谷氨酸氨基酸的替代(V600E),V600E突变约占全部BRAF突变病例的50%。
据报道, BRAF V600E突变在女性患者中更常见,并且与吸烟史无关,而非 V600E突变更可能出现在有吸烟史的男性中。
在全球范围内,BRAF突变在男性(61%)和吸烟者(81%)中占主导地位,不同突变类别之间存在可变差异。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