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相关复合征(ARC)或艾滋病相关综合征,又称副艾滋病(para-AIDS)或艾滋病前期,是艾滋病早期非特异性的前驱症状。目前尚无公认和一致的艾滋病相关复合征定义。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主要侵犯人体免疫系统,包括CD4+T
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最终导致机体免疫缺陷,继发各种机会性感染或
肿瘤。
早期可有疲劳、乏力、全身不适、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等。随着疾病的进展,可出现消化不良、慢性腹泻、持续发热、盗汗、咳嗽、呼吸困难、嗜睡、贫血。严重者可有全身性
淋巴结肿大、
肝大、脾大、口腔和舌
黏膜白斑、皮肤真菌病、
带状疱疹、生殖器和肛门
单纯疱疹、视力减退或失明、
神经痛、关节炎、头痛、
肌痛、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甚至出现
恶病质、婴儿生长发育障碍等。上述疾病和症状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但不同的患者可有不同的表现,不一定完全具备上述表现。女性患者还可有阴道
念珠菌病、慢性盆腔炎等疾病。
1.血常规
2.免疫学检查
CD4+T淋巴细胞减少,CD4+T淋巴细胞/CD8+ T淋巴细胞比值降低,
血清球蛋白水平和
循环免疫复合物水平增高。
3.皮肤试验
皮肤对多种皮试抗原无反应性。
4.抗原检测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RNA和P24抗原检测有助于诊断,尤其能缩短抗体“窗口期”和帮助早期诊断新生儿感染。
1.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后,如下体征和症状持续存在时,一般考虑为本病:①持续1个月以上的发热、盗汗、腹泻、乏力;②体重减轻10%以上;③伴头痛、性格改变、记忆力减退、表情淡漠乃至痴呆的神经精神症状;④有全身广泛的
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直径大于1cm,无压痛,不粘连;⑤2个或2个以上部位淋巴结肿大(腹股沟除外);⑥淋巴结肿大持续3个月以上。
2.有学者提出艾滋病先兆症状可包括:①疲劳,早晨加重;②体重骤减;③不明原因的腹泻;④口干舌燥,舌有白膜,疼痛;⑤身体疼痛,以背部明显;⑥淋巴结肿大;⑦肺炎;⑧皮肤红疹;⑨
淋巴瘤;⑩早衰。
3.艾滋病相关复合征发展为艾滋病的频率与时间尚无法确定。有些以淋巴结病变为主要表现的艾滋病相关复合征,淋巴结中可能潜伏着
卡波西肉瘤(KS)或淋巴瘤。据报道,艾滋病相关复合征患者在3年内发展为艾滋病的可能性为20%。
发热、体重下降、盗汗、食欲不振、嗜睡、咽痛、咳嗽、腹泻、消化不良、皮肤病变及眼部不适、慢性全身淋巴结及肝脾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及
带状疱疹等均为艾滋病前期非特异性症状,在不明确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之前,需详细询问病史、家族史、职业暴露等情况,并结合实验室检查做出诊断。
从原发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进展至艾滋病终末期是一个较为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所以治疗方案也复杂多样。对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治疗,不同时期、不同年龄、不同症状的患者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时机与用药方案皆不相同。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