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经口插管进镜的方式,完成上消化道检查
可直接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黏膜病变及进行镜下治疗
检查及治疗常见上消化道疾病如溃疡、息肉、糜烂、肿瘤等
可分为普通胃镜检查及胃镜下治疗
定义
普通胃镜是通过内窥镜技术直观地检查食管、胃、十二指肠球部和降部的黏膜,是上消化道疾病最常用和最准确的检查方法。
普通
胃镜检查时患者无需麻醉,可配合医生在清醒的状态下完成检查。
可用来检查上消化道黏膜充血、水肿、出血、溃疡、糜烂、
静脉曲张、
肿瘤等病变,从而帮助筛查、诊断及治疗食管、胃、十二指肠病变。
分类
普通胃镜依据是否进行镜下治疗可分为普通胃镜检查及胃镜下治疗。
检查目的
普通胃镜检查可以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球部和降部的上消化道黏膜,辅助病理活检可确定病变性质。
普通胃镜可以帮助诊断上消化道的炎症如胃炎、溃疡、肿瘤、
息肉、憩室、狭窄、畸形或异物等疾病。
适用人群
存在上消化道症状如烧心、吞咽困难、上腹痛等,怀疑有食管、胃、十二指肠病变,临床需要确诊者。
既往有明确上消化道病变,如
消化性溃疡、食管癌、胃癌等疾病,目前需要随访或观察疗效者。
急性及不明原因慢性的上消化道出血或者黑便考虑存在上消化道出血者。
CT检查或者上消化道钡剂造影检查等发现上消化道病变,需要明确性质者。
需要进行内镜下治疗者,如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行套扎或注射硬化剂治疗,早癌诊断、息肉切除等。
胃癌家族史及其他胃癌高危人群或者年龄男性>40,女性>45岁常规体检者。
需要通过胃镜检查进行治疗者,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或注射硬化剂治疗者。
明确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需要进一步明确是否有胃黏膜病变者,或者需要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者。
禁忌人群
不愿意或者不能完全配合医生的被检查者,如精神病人及咽部反射极为敏感的人群。
存在影响胃镜进入因素的人群,如脊柱严重畸形者。
未得到适当控制的可能威胁生命的循环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如未控制的严重高血压、严重心律失常、不稳定心绞痛以及急性呼吸道感染、哮喘发作期等。
怀疑有食管、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的人群。
各种原因导致的休克、严重贫血、胃肠道梗阻伴有胃内容物潴留的患者。
妇女妊娠期慎重进行,月经期一般不宜做检查。
大多数情况下,胃镜检查的禁忌证是相对的。
检查风险
普通胃镜检查目前在临床广泛应用,有很高的安全性,较无痛胃镜风险相对小。但也有少数病例会发生一些并发症,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死亡。
心血管并发症(如血压升高、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和心搏骤停),
消化道出血、穿孔、感染,梨状窝撕裂、喉头痉挛、喉头水肿导致窒息等。
严重恶心、呕吐可能伴有误吸,喉部感染或咽喉脓肿、咽部水肿,下颌关节脱臼等。
参考价格
与当地医院等级、地区等因素有关,还与进行的内镜下操作等有关。普通胃镜检查通常需要250-400元。
一般属于医保报销范围内的检查项目。
检查时间
胃镜检查一般需要消化内科就诊,由医生评估是否适合做肠镜,一般需要预约,按预约的时间进行检查。
普通胃镜检查一般需要5-20分钟,如果病情复杂或需要内镜下治疗,时间会相应延长。
检查方法
胃镜检查为侵入性检查,通常需要提前预约,医生或护士会说明预约方式,注意提前预约,按时检查。
普通胃镜检查时患者左侧卧位躺于检查床上,口含口垫,在清醒状态下配合医生完成检查。
注意事项
检查前
患者检查前可能需完善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传染性疾病、
心电图筛查,以评估患者能否耐受胃镜检查及是否能进行胃镜下治疗。
长期口服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华法林等药物的患者,需与相关科室医生充分沟通,在胃镜检查前需停药1周以上。
检查前应禁食8小时、禁水4小时以上,如疑有
幽门梗阻者,需禁食超过24小时或遵医嘱禁食,保持空腹状态。重症及体质衰弱患者,术前应补液。
吸烟的患者,检查前1天起还需戒烟,以免检查时因咳嗽影响操作,同时,禁烟还可以减少胃酸分泌,便于观察。
高血压患者检查当日早晨可用一小口水送服降压药物,防止检查过程中因血压过高发生不良反应。糖尿病患者检查当日早晨应暂停降糖药或
胰岛素。
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除去身上携带的手表、钥匙、饰品等金属物品,取下义齿等物品,以免影响检查。
就诊时携带以往的就诊病历和检查结果以便医生参考。
注意调整好心情,保持良好情绪,如有不适要立即告知医生。
高龄患者需亲属陪同。
检查中
检查前30分钟可选择使用链霉蛋白酶、
二甲硅油消除胃黏膜表面的泡沫及黏液,便于观察。
检查前10min左右口服咽部局麻药如
利多卡因凝胶,进行咽喉部位的
局部麻醉,减少检查过程中的咽喉不适。
一般情况下检查需采左侧卧位,双腿微曲,含上口垫,消除过度紧张的情绪。
胃镜进入口腔内,通过咽喉部时应全身放松,稍做吞咽动作,使胃镜顺利通过喉咙进入食管。成功通过后应控制使用鼻子吸气,口中缓缓吐气,以便检查顺利完成。
如果检查过程感觉不适,请向医护人员伸手示意,切勿触碰胃镜镜身及直接阻挠医生进一步检查,直到检查结束。
检查后
普通胃镜检查后,一般术后30分钟无吞咽困难及咽部不适即可进食;取活检者,一般术后2小时进食,当天内宜进温、软食。
避免刺激性饮食,禁止吸烟饮酒,喝浓茶,减少对胃黏膜创伤面的刺激。
取活检者术后禁食时间依据活检部位的大小、多少等综合决定,需要适当延长禁食时间。
检查后咽部可能会有疼痛及异物感或出现声音嘶哑,一般3-5天内会好转。
初期因空气积聚于胃腔内,可能感到腹胀不适;如果数小时后仍腹胀明显,需要找医生做相应的处理。
结合身体情况适当休息,不宜做剧烈运动。
检查后三天内可留意大便颜色是否正常,如果出现柏油样黑便,要及时就医。
出报告时间
通常在检查结束后的30分钟内完成胃镜报告的书写,被检查者需要咨询检查医院取报告的方式。
如果有取活检者,取报告时间可能会延后,具体以各个医院信息为准。
获取胃镜报告后,应注意核实个人信息、检查时间等基本信息。
取得胃镜报告以后,应该交给医生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分析。
正常情况下,如果消化道没有发生病变,报告所见描述中,通常无糜烂、水肿、出血、溃疡、占位、肿物、萎缩、
息肉等词汇。
正常结果
胃镜报告的图片和描述文字,非专业人士不易看懂。对于患者来说,要首先看位于报告下方的“诊断”或者“诊断意见”。
胃镜报告如果无异常,报告单诊断处可能会显示:未见明显异常。
有些人的诊断中有"慢性浅表性(非萎缩性)胃炎",如果只是慢性浅表胃炎,且没有明显不适症状,不用做特殊治疗。
异常结果
胃镜报告异常结果需要医生结合症状及其他检查等进行综合诊断。在此仅针对其中较常出现的描述进行解释。
糜烂
糜烂指的是黏膜缺损引起的浅表凹陷,一般不超过黏膜肌层。表面可有浅白苔或黑色苔,短期内可消失,也有部分糜烂可长期存在。
糜烂多数是由于炎症引起,也可能是部分
肿瘤引起的内镜下表现,此时需要结合病理报告进行判断。
溃疡
溃疡是胃黏膜发生的局限性缺损,其深度超过黏膜肌层,治愈后可遗留
瘢痕。
胃溃疡可发生在胃的任何部位,但绝大多数良性溃疡发生在胃体远侧或胃角,
十二指肠溃疡主要发生在十二指肠球部。
出血
镜下可见活动性出血包括活动性动脉喷射状出血、小血管的渗血和血迹;近期出血的征象如红色血凝块、红色血栓、血管残端、黑苔等。
胃息肉
胃息肉是指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细胞凸入胃内的隆起性病变,目前病因不明。
胃镜下可见黏膜表面圆形或椭圆形隆起样病变,少数呈分叶状,有蒂或无蒂,多数直径在0.5~1.0厘米之间,少数直径大于2厘米。
腺瘤性息肉颜色往往较周围黏膜红,而增生性息肉则与周围黏膜相似。
萎缩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指炎症深入黏膜固有层,影响腺体,使之萎缩。胃镜下见黏膜呈颗粒状不平、黏膜血管显露、色泽灰暗,皱襞细小。
萎缩程度以胃固有腺体减少程度判断,超过2/3或仅残留少数腺体甚至完全消失为重度。
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
上皮内瘤变是临床病理诊断中常用的一种诊断术语,指黏膜上皮的异型增生性病变,是一种癌前病变,说明一些细胞的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异。
上皮内瘤变分为低级别和高级别,其中低级别相当于轻至中度异型增生,高级别相当于重度异型增生或
原位癌,也可以称之为早癌,需要及时治疗。
占位、肿物
占位、肿物是指在原本正常的组织里多了不应具有的实质性病变,可导致周围组织受压或移位。可分为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一般是未出病理报告前常用的诊断,待病理报告即可明确诊断病变的良恶性。
就医建议
临床检查发现异常的,异常检查结果需要请医生进行解读,并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镜下治疗主要有内镜下止血,息肉、早癌切除,消化道异物取出,食管贲门狭窄扩张等。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