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

更多功能

PET-CT
概述 检查流程 结果解读
将PET和CT融为一体的影像学检查,通过CT精确定位病灶,通过PET显示病灶的功能与代谢图像
可用于全身或身体局部的检查,显示病灶的部位、范围、形态、大小、数量等信息
主要用于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分期、评价疗效、监测复发及转移、预后评估等
PET检查对人体是安全、无创的,CT检查有一定程度的电离辐射
定义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是将PET和CT融为一体的诊断成像技术,使用同一个检查床和同一个图像处理工作站,由PET提供病灶的功能与代谢图像,CT提供病灶的精确解剖定位,通过软件将两种图像融合在一起。
PET-CT的成像原理是在注射显像剂之后,利用病灶对显像剂的摄取高于正常组织而进行显像,最常使用的显像剂是18氟标记氟脱氧葡萄糖(简称18F-FDG)。
PET-CT可以用于全身或身体局部的显像检查,获得影像学图像,显示病灶的部位、范围、形态、大小、数量、显像剂分布等信息。
PET-CT主要用于恶性肿瘤的诊断及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分期、评价疗效、监测复发及转移、评估预后等。还用于一些心、脑疾病、感染和炎症等。
分类
局部PET-CT检查
局部PET-CT检查多用于某些脏器(如脑、心脏等)显像检查,如果已知病灶可能局限于身体某个区域,可进行身体某些部位的局部显像检查。
全身PET-CT检查
主要用于恶性肿瘤的诊断及评价全身的转移情况。
通常全身扫描范围包括:从颅顶至大腿中段,也可以从颅底至大腿中段(根据病情需要,脑部可单独进行3D扫描),获得脑以及从外耳道至大腿中段的病灶分布情况。
对于怀疑累及下肢的肿瘤患者,扫描范围从颅顶至足底,对于怀疑累及上肢的肿瘤患者,扫描范围包括双侧上肢。
检查目的
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的诊断和良恶性肿瘤的鉴别、分期、评价疗效、监测复发、指导临床活检、指导放疗计划、寻找原发灶和全身转移灶等。
其他疾病
一些脑及心血管系统疾病和感染或炎症的诊断、判断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帮助选择合适的组织活检部位、评估治疗效果、监测病情、评价预后。
适用人群
肿瘤标志物(例如癌胚抗原甲胎蛋白、CA19-9)持续增高的人群,寻找原发灶和全身转移灶。
需要明确肿瘤良恶性的人群。
已经确诊恶性肿瘤的人群,用于监测病情(是否有残存病灶、有无复发转移)、评价治疗效果和指导下一步治疗等。
一些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感染或炎症人群,例如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脏植入式电子设备和左室辅助装置、血管移植物感染、结节病、外周骨骨髓炎、脊柱感染、不明原因发热、不明原因炎症、大血管炎(巨细胞性动脉炎和多发性大动脉炎)、人工瓣膜置换及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禁忌人群
PET-CT检查无绝对禁忌证。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原则上应避免PET-CT检查。若因病情需要而必须进行此项检查时,医生会详细向孕妇说明可能对胎儿产生的影响,并要求签署知情同意书。哺乳期妇女注射18F-FDG后24小时内应避免哺乳,并远离婴幼儿。
检查风险
接受PET检查所注射的显像剂是医用放射性示踪药物,仅含微量的放射性,通常在几分钟到几小时内就能完全从体内清除,不会对人体构成伤害,因此PET检查对人体是安全、无创的。
CT检查有一定程度的电离辐射,可能会导致身体损害。国家放射防护标准中规定,正常人五年内所接受的平均辐射上限是20mSv,一般性CT检查辐射的剂量通常为5~8mSv,注意每年接受的总辐射量控制在安全数值内相对安全。
具体的检查间隔请遵医嘱进行。为了自己的健康着想,应尽量配合医生,不要因害怕辐射的危害拒绝检查,以免延误自己的病情。
参考价格
与当地医院等级、地区等因素有关,不同类型的PET-CT价格也不同,通常在5000~1万元。
目前,大部分省市PET-CT是不属于医保报销范围内的检查项目。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