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157型大肠埃希菌基因扩增检测是指将O157型大肠埃希菌的DNA片段经过变性、退火、延伸循环,不断拷贝,以扩增出足量的DNA供检测鉴定。
1.基本原理
以单链DNA为模板,4种脱氧核苷酸为底物,在引物存在的情况下,用聚合酶进行互补链的延伸,通过多次反复的循环使微量的模板DNA得到极大程度的扩增。
2.操作步骤
(1)细菌灭活:为防止临床检验标本在实验室内造成污染并危害实验人员,在分离DNA前应进行细菌灭活处理。常用3%双氧水灭活细菌。
(2)细菌裂解:灭活细菌后,需要裂解细菌,消化去除染色体组蛋白使靶基因单独游离,用于PCR扩增反应。一般可采用蛋白酶K加表面活性剂法、蛋白变性剂加表面活性剂煮沸法、反复冻融法、超声波法或
溶菌酶加表面活性剂法等裂解细菌。
(3)模板DNA提取:用酚-氯仿抽提含有经过细菌裂解的溶液,然后用
乙醇从抽提后的溶液中沉淀目标DNA。
(4)模板DNA变性:O157型大肠埃希菌基因扩增所选的靶基因主要有溶血素hlyAB基因、eae基因、STL基因等。加热使模板DNA在高温下变性,双链间的氢键断裂而形成两条单链。
(5)模板DNA与引物的退火:使溶液温度降至50℃~60℃,模板DNA与引物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结合,形成模板与引物复合物。
(6)引物的延伸:溶液反应温度升至72℃,以引物为固定起点,在耐热DNA聚合酶作用下,由5'至3'方向合成DNA。
以上提到的“变性-退火-延伸”即为一个循环,经过25到30次循环后,DNA可扩增106~109倍,用于检测。
1.阳性表明存在O157型大肠埃希菌感染。
2.如操作不严格则会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
O157型大肠埃希菌感染的潜伏期较长,且感染后某一时期患者粪便中致病菌数量急剧减少,因此用细菌分离培养的方法很难检出O157型大肠埃希菌。而基因扩增检测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可用于O157型大肠埃希菌的早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