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液表皮样癌(mucoe pidermoid carcinoma)是涎腺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涎腺肿瘤的5%~12%,以腮腺最常见。肿瘤分为高分化及低分化两型,也有将其分化程度分为:高度、中度及低度三型。病理表现:本病来源于腺管黏膜上皮,是由表皮细胞及黏膜细胞组成的涎腺恶性肿瘤。黏液表皮样癌易复发和转移,所以早期诊断尤为重要。高频超声作为颌面部软组织和小器官的常用检查方法,对发现病变、判断性质、确定周围组织受累和淋巴结转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病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以中老年多见。早期
肿瘤生长缓慢,为无痛性肿块,一般较小,约2~3cm时,边界清。以后如果生长快,不活动,则考虑为低分化癌。可以经淋巴远处转移。高频超声在诊断涎腺黏液表皮样癌方面有较高的特异性,特别是对病理上恶性程度较高的类型诊断正确率较高,且无
放射性损伤,方便价廉,可作为该病诊断的首选方法。
超声显示:①高分化型:肿瘤边界清,呈均质低回声,后方回声增强。②低分化型:肿瘤边界不规则,呈浸润性生长,内部回声不均,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丰富,峰值流速增高,达60cm/s。
中老年患者,如果发现涎腺区长一无痛性肿物,短期迅速长大,应该高度怀疑本病,必要时,穿刺活检乃是最终的诊断。
患者仰卧位,充分暴露颈部,常规扫查腮腺区、颌下区、颈部软组织和淋巴结,重点观察病变位置、大小形态、内部结构、边界及周边组织情况、病变血流特点、有无肿大淋巴结及淋巴结的超声特征。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