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

更多功能

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一种儿童时期发生于髓系造血干细胞或祖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
可出现发热、乏力、淋巴结肿大、口腔溃疡、贫血、出血等症状
致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基因突变、电离辐射、接触致癌物质等有关
一般支持治疗、全身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为主
定义
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组具有异质性的疾病,发生于儿童时期,骨髓来源的非淋巴细胞性造血细胞克隆性增生性疾病。
分型和分类
FAB分型
分型中文名
M0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小分化型
M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
M2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
M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M4急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白血病
M5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M6急性红白血病
M7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MICM分型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原始细胞≥20%作为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标准。将AML的细胞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特征纳入,形成了MICM分型。2016修订的WHO关于AML分类如下:
急性髓系白血病伴重现性遗传学异常。
急性髓系白血病伴骨髓异常增生相关病变。
治疗相关的髓系肿瘤。
急性髓系白血病,非特指。
髓系增生相关唐氏综合征
【特别提醒】该分型还可细分为若干个亚型,内容较为复杂,儿童的具体分型建议详细咨询就诊医师。
免疫学分型
目前已发现一些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相关的免疫学标记。但是,下述免疫标记的特异性有限,只能以形态学分型的基础上作为AML的亚型分型的补充手段。
髓系:CD33、CD13、CD14、CD15、CD16、CD11、CD45和 MPO 等。
红系:CD71和血型糖蛋白等。
巨核系:CD41、CD42和CD66等。
临床危险度分型
低危型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自血病(M3)、M2b、M4Eo及其他携带第16号染色体倒位的儿童。
中危型
不具备低危型条件,但也不存在以下危险因素者:
儿童诊断时年龄≤1岁。
诊断时白细胞≥100×109/L。
染色体核型为-7。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
标准诱导方案1个疗程不能缓解。
高危型
存在以上5种危险因素中任何一项。
发病情况
全球AML发病率约为2.25/10万,我国的AML发病率约为1.62/10万人口,且随着年龄增加发病率有所上升。
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约占儿童急性白血病的20%。其中以急性髓系白细胞M2型、M4型及M5型最常见。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