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种来源于不成熟阶段B或T淋巴细胞的白血病
主要表现为反复感染、贫血、出血及白血病细胞浸润各组织、器官引起的相应症状
致病原因未完全明确,可能与病毒感染、理化因素、遗传因素等有关
化疗为主要治疗措施,还可采用靶向药物治疗、细胞免疫治疗、放疗治疗等
定义
儿童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不成熟阶段B或T细胞等过度增殖,浸润至各组织和器官从而引发一系列临床表现的造血系统恶性疾病。
一般起病较急,短则数日,部分儿童起病症状较隐匿,并可持续数月。
分型
形态学分型(FAB分型)
根据淋巴母细胞大小、核染色质、核型、核仁等形态学特点,可分为L1型、L2型、L3型。
L1型最为多见,占比达80%以上;L3型最少见,占比小于4%。
免疫学分型
通过检测
淋巴细胞表面抗原标记进行免疫学分型,一般分为T、B两大系列。
T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
CD1、CD3、CD5、CD8和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换酶(TdT)等T淋巴细胞标志呈阳性。
占儿童ALL的10%~15%。
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
占儿童ALL的80%~90%,可分为3种亚型。
早期前B细胞型:HLA-DR、CD79a、CD19和/或胞质CD22(CyCD22)阳性,SmIg、CyIg阴性。
前B细胞型:CyIg阳性,SmIg阴性,其他B系标志及HLA-DR阳性。
成熟B细胞型:SmIg阳性,CyIg阴性,其他B系标志及HLA-DR阳性。
伴有髓系标志的ALL
有淋巴系白血病的形态学特征,以淋巴系特异抗原为主,但伴有CD13、CD33、CD14等次要的髓系特异性抗原标志。
细胞遗传学改变分型
染色体数目异常:如≤45条的低二倍体,或≥47条的高二倍体。
染色体核型异常:如12号和21号染色体易位,9号和22号染色体易位,t(4;11)/MLL-AF4融合基因等。
分子生物学分型
免疫球蛋白(Ig)重链基因重排。
T淋巴细胞受体基因(TCR)片段重排。
ALL表达相关的融合基因等。
临床分型
根据年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化疗治疗反应、融合基因表达等,分为标准危险组(SR-ALL)、中度危险组(MR-ALL)和高度危险组(HR-ALL)。
临床分型会影响具体的化疗方案。
发病情况
儿童ALL属于
急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占儿童白血病总数的90%~95%,ALL约占2/3。
致病原因
儿童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致病原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与病毒感染、理化因素、遗传因素等有关。
病毒感染
成人T
淋巴细胞白血病可由病毒引起,因此推测儿童白血病也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
理化因素
电离辐射
接受
放射治疗胸腺肥大的儿童中,白血病发病率高出正常儿童10倍。
妊娠妇女照射腹部后,其新生儿白血病发病率比未接受照射者搞17.4倍。
化学物质
苯及其衍生物,
氯霉素,保泰松,乙双吗啉,细胞毒药物(如
环磷酰胺、
氮芥等),以及杀虫剂等,可能与ALL发病有关。
遗传因素
ALL不是遗传病,但有遗传缺陷的人群,如21-三体综合征、先天性远端毛细血管扩张性红斑、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伴多发畸形等,ALL发病率高于一般儿童。
发病机制
ALL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可能与原癌基因转化、抑癌基因畸变、细胞凋亡受抑制、“二次打击”等有关。
原癌基因转化:在多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原癌基因发生变化,转化为
肿瘤基因,导致ALL发生。
抑癌基因畸变:与抑制癌症发生相关的基因发生变异,失去抑癌功能,癌细胞可在体内异常增殖。
细胞凋亡受抑制:抑制凋亡的基因高表达、促进凋亡的基因表达降低等,可使人体正常的细胞清除过程受影响。
“二次打击”:儿童在子宫内,出生后分别发生遗传物质改变,最终导致ALL。
主要症状
发热
发热期间体温变化特点不明确,ALL本身所致发热在接受诱导治疗72小时内缓解,感染相关发热在控制感染后可缓解。
出血
出血是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可具体表现为皮肤、口腔黏膜出血点或
瘀斑,鼻出血,血尿等。
贫血
乏力、苍白、活动后气促、嗜睡等贫血表现也可在早期出现,并逐渐加重。
白血病细胞浸润表现
淋巴结肿大:多数儿童可出现淋巴结肿大。如淋巴结接近体表,可触摸或直接观察到;如淋巴结在体内,以纵隔淋巴结为例,发生浸润可出现
呛咳、呼吸困难等症状。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早期可无明显表现,逐渐发展,可出现头痛、呕吐、嗜睡、偏瘫、惊厥、昏迷等表现。
睾丸白血病:表现为睾丸局部肿大,触摸时疼痛,阴囊皮肤可呈现红黑色。
眼及视功能相关结构浸润:可出现眼部出血、视力下降等表现。
骨和关节浸润:可表现为骨、关节疼痛,为约1/4儿童的首发症状,可发生于四肢长骨、肩关节、膝关节、腕关节、踝关节等。
其他部位浸润表现:皮肤浸润可出现结节、肿块和
斑丘疹,消化系统浸润可出现食欲缺乏、腹痛、腹泻等。
就医科室
血液科
当儿童出现出血、贫血、发热、骨痛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
小儿内科
儿童出现上述症状也可前往小儿内科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家长应记录儿童出现发热、出血、贫血等表现的时间、持续时长、有无加重等情况,供医生参考。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孩子有什么异常?是否有出血、发热、贫血等表现?
什么时候发现的异常?什么情况下会出现?
症状有没有减轻或者加重?什么情况下会出现?
病史清单
孩子有没有大剂量放射线接触史?
母亲在怀孕期间是否接触过电离辐射?
有没有接触苯及其衍生物、
氯霉素、保泰松、乙双吗啉、细胞毒药物(如
环磷酰胺、
氮芥等),以及杀虫剂等化学物质?
孩子是否有21-三体综合征等遗传缺陷?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涂片、出凝血功能检查、基因检测、血生化检查、骨髓穿刺检查等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片、超声心动图、CT、磁共振成像(MRI)等
诊断依据
病史
儿童发病前可有感染史、接触电离辐射、苯及其衍生物、
氯霉素、保泰松、乙双吗啉、细胞毒药物(如
环磷酰胺、
氮芥等),以及杀虫剂等情况。
儿童可能有21-三体综合征等遗传缺陷。
儿童母亲在孕期可能接触过电离辐射。
临床表现
症状
儿童可有发热、出血、贫血,以及白血病细胞浸润症状等。
体征
儿童可有发热、面色苍白/苍黄、
皮肤黏膜出血点或紫癜、肝肿大、脾肿大、
淋巴结肿大、睾丸局部触痛等体征。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可辅助诊断,并为临床危险度评估提供依据,多数增高,也可正常或减低。
血红蛋白、红细胞等可用于评估贫血情况,一般均下降。
血小板不同程度下降。
血涂片
通常可发现原始及幼稚
淋巴细胞,具有提示诊断的意义。
凝血功能检查
凝血酶原时间可延长,纤维蛋白原 下降、D-二聚体增高等。
基因检测
基因检测发现相关的基因、染色体异常,可为明确诊断及分型提供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依据。
血生化检查
白细胞负荷大的患者,可出现血尿酸和乳酸脱氢酶升高,要注意
肿瘤溶解综合症的发生。
化疗开始后定期进行血常规及血生化检查,可了解白细胞数量变化及肝、肾功能情况。
骨髓穿刺检查
骨髓穿刺后可进行活检、细胞学及形态学检查等,对于明确诊断、评估复发情况等均有帮助。
免疫学检查
免疫学检查可辅助明确免疫学分型。
传染病筛查
包括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抗体、EB病毒等。
主要为化疗前评估性检查。
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片或肺CT
胸部X线片或肺CT为确诊后的常规检查。
超声心动图
化疗药物有心脏毒性,超声心动图可了解心脏情况。
CT、磁共振成像(MRI)
CT和MRI主要用于评估占位、出血、炎症及血管等情况。
主要检查部位为头部,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儿童的评估,以及排除颅内出血等。
诊断标准
所有疑似诊断病例,均需要进行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MICM)诊断与分型,并符合以下标准中的一项。
骨髓形态学标准:骨髓中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20%。
鉴别诊断
类白血病反应
不同点:类白血病反应多继发于某些感染,骨髓细胞分类基本正常,血小板与血红蛋白大多正常,控制原发疾病后,白细胞计数可恢复正常。
传染性单核粒细胞增多症
相似点:均可有肝肿大、脾肿大、淋巴结肿大、发热、白细胞增高等表现。
不同点:传染性单核粒细胞增多症由
EB病毒感染导致,
EB病毒抗体检测呈阳性,EB病毒DNA复制阳性,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正常,骨髓检查无白血病改变,可作为鉴别依据。
再生障碍性贫血
相似点:均可出现出血、贫血、发热,以及全血细胞减少等。
不同点:
再生障碍性贫血无肝肿大、脾肿大、淋巴结肿大,骨髓细胞增生低下,无幼稚细胞增生,可作为鉴别依据。
风湿与类风湿关节炎
相似点:均可出现发热、关节疼痛,关节痛呈游走性、多发性。
不同点:风湿与类风湿关节炎骨髓检查无白血病改变,可作为鉴别依据。
治疗原则:化疗是治疗儿童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主要手段,根据儿童情况,还可选择化疗、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细胞免疫治疗、
造血干细胞移植、放疗等,辅以支持治疗。具体方案应由医生根据儿童临床分型等确定。
治疗目的:彻底清除体内的白血病细胞,恢复正常造血功能。
化疗
化疗的主要目标是杀灭白血病细胞,解除白血病细胞浸润引起的症状,以缓解病情并巩固治疗效果,减少耐药而治愈。
化疗可包括诱导期治疗、早期强化治疗、缓解后巩固治疗、延迟强化治疗、维持期治疗,以及防治髓外白血病等[1,2,3,4]。根据儿童情况,可在延迟强化治疗后增加中间治疗(继续治疗)。
具体化疗方案需要由医生根据儿童病情危险度,以及对治疗的反应等确定。
诱导期治疗
是儿童能否长期无病生存的关键。
泼尼松(Pred)、
地塞米松(Dex)等糖皮质激素也是此期治疗方案的一部分。
早期强化治疗
常用化疗药物有环磷酰胺、
阿糖胞苷(Ara-C)、6-巯基嘌呤(6-MP)、
培门冬酶(PEG-ASP),具体疗程根据儿童病情危险度确定。
缓解后巩固治疗
常用化疗药物为大剂量
甲氨蝶呤(HD-MTX)和四氢叶酸(CF)。
高危儿童还可能使用地塞米松、
奥沙利铂(CF)、阿糖胞苷、维生素B6、异环磷酰胺(IFO)、培门冬酶、柔红霉素、
依托泊苷(VP-16)等。
延迟强化治疗
可选择长春新碱或长春地辛、地塞米松、左旋门冬酰胺酶、柔红霉素或阿霉素等组成VDLD或VDLA方案。
或选择环磷酰胺、阿糖胞苷、培门冬酶、6-巯基嘌呤等组成CAM或CAML方案。
中间治疗
常用化疗药物有6-巯基嘌呤、甲氨蝶呤、长春新碱、地塞米松、培门冬酶等。
维持期治疗
有6-巯基嘌呤联合甲氨蝶呤,以及在此基础上加用长春新碱和地塞米松的方案。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分子靶向药物治疗
分子靶向药物包括
甲磺酸伊马替尼、利妥昔单抗、
阿仑单抗、依帕珠单抗,以及FLT3抑制剂、法尼基转移酶抑制剂、γ-分泌酶抑制剂等,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对症治疗药物
ALL儿童容易发生感染,需要选择合适的抗感染药物,如
两性霉素B等抗真菌药物,
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以及头被菌素类等抗菌药物。
化疗休息期间,如果发生明显骨髓抑制,可使用集落刺激因子(如G-CSF)。
细胞免疫治疗
嵌合型抗原受体T(CAR-T)细胞治疗具有特异性杀伤功效,不良反应相对可控。
CAR-T19、CAR-T20、CAR-T22分别针对表达CD19、CD20、CD22的
肿瘤细胞。
CAR-T治疗是一个动态的治疗,潜在的长期不良反应是慢性B细胞缺乏。
手术治疗
主要是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化疗是根治大多数ALL的首选方法。
需要符合一定指征,如诱导缓解治疗失败、高危型第1次完全缓解(CR1)等。
放疗
颅脑
放射治疗可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等特定儿童的治疗,但由于有远期副作用,目前使用者逐渐减少。
支持治疗
儿童有贫血、出血等情况,可进行
成分输血,包括红细胞、浓缩血小板等。
化疗药物可能会有心脏毒性、肝脏毒性、神经毒性、肺脏毒性、肾脏毒性等,需密切监测,一经发现则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化疗期间应注意补充水、电解质及营养。
发热、出血时应卧床休息。
治愈情况
儿童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已不再被认为是致死性疾病,5年生存率可达85%左右。
【特别提醒】5年生存率是指
肿瘤经过各种综合治疗后,生存5年以上的患者百分比。5年后再次复发概率很低,一般可视作临床治愈。
预后因素
以下危险因素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不良有关。
诊断时年龄<1岁,或≥10岁。
诊断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50×109/L。
诊断时已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或睾丸白血病。
免疫表型为T-ALL。
不利的细胞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染色体数目<45条的低二倍体(或DNA指数<0.8);t(9;22)(q34;q11.2)/BCR-ABL1;t(4;11)(q21;q23)/MLL-AF4或其他MLL基因重排;t(1;19)(q23;p13)/E2A-PBX1(TCF3-PBX1),Ph样、iAMP21、IKZF缺失、TCF3-HLF及MEF2D重排。
诱导缓解治疗结束后骨髓未缓解(原始及幼稚
淋巴细胞≥20%),或诱导缓解治疗结束后骨髓未获完全缓解,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5%。
微小残留病(MRD)水平:如诱导缓解治疗早期(15~19天)MRD≥10-1,诱导缓解治疗后(33~45天)MRD≥10-2,或巩固治疗开始前(第12周左右)MRD≥10-4。
危害性
虽然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整体5年生存率较高,但仍可能危及生命。
儿童可因患病影响正常学习、生活,长期住院治疗等可能会带来心理压力。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6个月以下儿童,一般可继续原喂养方式。
6个月以上儿童,需要注意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在保证营养的基础上,减轻化疗导致的厌食、恶心、呕吐等带来的不适及其他影响。
生活管理
患病及化疗期间,儿童容易发生感染,需要注意保暖和休息,减少与人群密切接触,通过戴口罩、洗手、生理盐水漱口等降低呼吸道、口腔等感染风险。
儿童活动时应注意防护,避免外伤,刷牙时宜选用软毛牙刷,防止出血。
居住环境保持清洁、卫生,适当通风、消毒,及时更换衣物。
病情改善后,可从散步等强度运动开始,逐步恢复正常运动。
心理支持
对于1岁以下儿童,家长需要加强安抚,减少其哭闹。
对于1岁以上,尤其是学龄期儿童,家长需要进行疏导,减轻儿童心理压力,避免产生抑郁等不良情绪;及时与学校老师沟通,帮助儿童在治疗后重返校园。
随诊复查
停药后两年内:每3个月左右进行1次
血常规检查,每年进行1次全面体检,重点是淋巴结、肝、脾及睾丸。
停药第三年后:每6个月左右进行1次血常规检查,每年进行1次全面体检。
出现症状随时复诊。
预防
目前尚无明切的预防方法,避免接触可疑的环境因素,以及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
避免接触电离辐射(如X线等),母亲在妊娠期也应避免接触。
帮助小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不用手接触眼、口、鼻、耳,不与他人共用餐具等生活用品,勤洗手等,防止感染。
避免小儿接触苯及其衍生物、
氯霉素、保泰松、乙双吗啉、细胞毒药物(如
环磷酰胺、
氮芥等),以及杀虫剂等。
有遗传病病史者,应做好遗传咨询。
适度运动,注意营养均衡,提升身体素质,避免营养不良导致免疫力低下。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