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急性发热性出疹疾病
潜伏期为1~2周,发热、热退后出疹,伴有咳嗽、流涕等表现
主要由人疱疹病毒6型(HHV-6)感染引起,其他类型病毒感染少见
以对症治疗为主,可以通过药物缓解症状
定义
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或第六病,是一种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
发病情况
高发人群:多发生于出生后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
高发时间: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发病较多。
致病原因
幼儿急疹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不强。
传染源
幼儿急疹患者。
隐性感染者:感染了人
疱疹病毒6型(HHV-6)、人疱疹病毒7型(HHV-7)等病毒,但未发病的人群。
传播途径
空气飞沫传播。
唾液传播。
接触传播:与患病儿童共享玩具、餐具后未洗手就吃东西也会被传染。
易感人群
大多数患者为6~12个月婴儿。
病后可获得较持久免疫力,极少再次患病。
发病机制
幼儿急疹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对于
皮疹的发生有两种学说。
免疫应答
幼儿急疹为病毒感染导致的发热、出疹性疾病。
病毒血症可引发免疫应答,导致皮肤损伤,而出现皮疹。
病毒血症
病毒血症本身也可出现皮肤的损害,表现为皮疹。
潜伏期
婴幼儿感染人
疱疹病毒后一般不会立刻发病,病毒会在体内潜伏一段时间。
潜伏期一般为8~15天,平均为10天。
典型症状
发热
起病急骤,发热前大多没有明显的症状。
患儿突然
高热,在几个小时内体温上升,可达到39~40℃或更高。
有的患儿体温突然高热,持续3~5天,突然下降。
有的患儿体温逐渐上升,第2天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
发热的时间多为3~5天。
皮疹
发热消退后出疹是幼儿急疹的主要特点。
出疹时间
形态
皮疹为淡红色
斑疹或
斑丘疹,直径为2~3毫米,周围有红晕,压之褪色。
分布情况
皮疹呈分散性,很少融合成片。
皮疹最开始出现在颈部与躯干,之后蔓延至耳后、臀部及四肢靠近躯干的部位,1天之内出齐。
以腰、臀部较多,面部及四肢远端较少。
其他症状
呼吸道症状
轻微咳嗽、流涕,多数有鼻炎、
咽部充血及耳后或枕后
淋巴结肿大。
消化道症状
夏秋季发病者可伴有腹泻、恶心、呕吐、食欲减退。
脑部症状
有些1岁以内的婴儿高热时可发生惊厥(抽搐),甚至出现头痛、呕吐、
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和
脑脊液压力增高表现。
前囟隆起。
其他
眼睑水肿。
并发症
幼儿急疹很少发生并发症,偶有以下并发症的报道。
中耳炎:发热、耳痛、耳鸣、听力障碍。
支气管炎:发热、咳嗽,甚至出现呕吐、腹泻、疲劳。
心功能不全:呼吸急促、咳嗽、皮肤发紫、下肢水肿等。
脑炎:发热、腹痛、眩晕、头痛、喷射性呕吐、嗜睡、意识改变等。
精神异常:性格改变、精神异常、嗜睡、行为异常等。
惊厥:阵发性四肢和面部肌肉抽动,多伴有两侧眼球上翻、意识不清等。
医学团队审核 · 专业测评分析
1100
幼儿急疹风险自测
就医科室
儿科
急诊科
孩子出现
高热不退、体温达到39℃、惊厥(抽搐)、烦躁不安等情况,建议立即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孩子有皮疹变化时可用手机拍照,就诊时供医生参考。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发热?每天几次?每次最高体温是多少?
什么时候出现皮疹?皮疹有无变化?皮疹分布在身体什么部位?
有无热退后仍精神差?
有无口唇红、眼红、淋巴结大、手足硬肿等?
病史清单
有无肺炎等病史?
有无药物、食物过敏史?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医学团队审核 · 专业测评分析
1100
幼儿急疹风险自测
诊断依据
病史
近期接触过幼儿急疹患者或病毒携带者。
临床表现
热退后出疹。从躯干开始,然后遍及双肩、颈部和面部,通常在1~2天内消退。
可出现咽喉疼痛、轻微腹泻、咳嗽以及嗜睡等类似流感的症状。
血液检查
在发病的第1~2天,白细胞计数可增高。
发疹后
中性粒细胞明显减少,而淋巴细胞计数增高,最高可达90%以上。
C-反应蛋白(CRP)正常或偏低。
如果C-反应蛋白高,说明可能伴有细菌感染。
病毒抗原检测
适于早期诊断,但病毒血症维持时间短,很难做到及时采取标本。
目前广泛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胞和组织内病毒抗原。
抗原阳性结果可作为确诊的依据。
病毒抗体的测定
采用ELISA方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测定HHV-6型、HHV-7型IgG、IgM抗体,是目前最常用和最简便的方法。
IgM抗体阳性、高效价IgG,以及恢复期IgG抗体4倍增高等均可说明HHV-6型、HHV-7型感染的存在。
IgM抗体一般产生于感染后5天,可持续存在2~3周。
IgG抗体于感染后7天产生,4周后达高峰,可持续较长时间。
病毒核酸检测
采用核酸杂交方法及PCR方法可以检测HHV-6型、HHV-7型的DNA。
高浓度的病毒DNA提示活动性感染的存在。
其他辅助检查
一般情况下,无须特殊检查,必要时可做胸部X线、
心电图等检查排除其他疾病。
鉴别诊断
猩红热
不同点:
猩红热皮疹呈弥漫性红斑或砂纸样,与发热并见,多伴有咽炎、
杨梅舌。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升高。多见于5~15岁的儿童。
麻疹
相似点:有皮疹和发热。
不同点:麻疹皮疹自面部开始并向下扩散、融合,褪后有
色素沉着和脱屑。皮疹与发热并见,出疹期为发热高峰期。
风疹
相似点:有皮疹和发热,疹褪后没有色素沉着。
不同点:风疹皮疹自面部开始并向下蔓延,与发热并见;典型特征为
淋巴结肿大。多发生于未接种疫苗或接种不足的儿童。
川崎病
相似点:皮疹。
不同点:
川崎病皮疹在尿布接触区域严重,手掌、脚掌、嘴唇红肿,舌头呈草莓色,眼睛结膜发红。多见于6个月以下的婴儿。
传染性红斑
相似点:皮疹。
不同点:
传染性红斑皮疹主要见于面部,呈花边状,可复发,其他症状轻微。多见于学龄期儿童。
肠道病毒感染
相似点:有皮疹和发热。
不同点:
肠道病毒感染的皮疹见于手、足、口、臀部,为
丘疹、
疱疹,与发热并见或热退出疹。春、夏、秋季流行。
药物疹
相似点:有皮疹和发热。
不同点:药物皮疹时间长,瘙痒明显,有原发病和用药史。
肺炎双球菌脓毒血症
相似点:有皮疹和发热。
不同点:肺炎导致的皮疹为大小不等的瘀点、
瘀斑,有原发的感染病灶;根据相关影像学检查表现也可进行鉴别诊断。
治疗原则
以对症治疗为主,包括退热治疗,预防惊厥和继发感染。
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
发热时患儿应卧床休息。
休息期间,给予充足的水分,饮食以易消化为主,如粥、面条汤、蔬菜汤等。
如果体温较高,可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如温水擦拭、在额头放冰袋等。
本病具有传染性,患儿应隔离在家。
药物治疗
解热镇痛药
避免自行用药,尤其是
阿司匹林,因为服用剂量不对时容易中毒。
抗病毒药物
病情严重者,可服用抗病毒药物,如
更昔洛韦等,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镇静药物
为了防止患儿惊厥,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苯二氮䓬类药物、
氯丙嗪等镇静剂。
中成药治疗
可遵医嘱使用中成药进行辅助治疗,如
银黄口服液、
小儿紫草丸等。
中医治疗
幼儿急疹属于中医”奶麻“的范畴,中医治疗以透为顺,采用辛凉清热透疹的治法。
可在中医师的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服用
银翘散加减、化斑解毒汤加减等方剂进行治疗。
治愈情况
大多数幼儿急疹患儿会自行恢复,不需要特殊治疗,预后良好。
很少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少数可再次患幼儿急疹。
危害性
身体不适,影响进食
发热患儿会出现哭闹,可能会影响食欲,
高热还可引起抽搐。
传染他人
幼儿急疹是传染性疾病,可以通过飞沫、共用餐具、亲吻等途径,传染给其他幼儿。
引起并发症
对于发疹时间长和发热超过3天的患儿应密切监测,防止严重并发症。
日常管理
补充水分、多休息
高热会导致水分流失,应该给患儿多喂水或果汁,增加出汗和排尿。
多休息,不要过度活动,不宜劳累。
保持通风
保持室内通风,避免穿太多 “捂汗”。
通风时应注意患儿保暖,避免着凉感冒。
如果室内开空调,应注意温度适宜,避免过高或过低。
保持清洁
保持患儿皮肤的清洁,出汗时及时擦去,以免着凉。
勤洗手,患儿可以洗澡,洗澡后及时擦干。
饮食护理
患儿饮食清淡,可以进食面条汤、蔬菜汤、果汁等,避免鸡蛋、鱼类等高蛋白的食物,以免加重胃肠负担。
避免油腻、甜食、辛辣等食物,避免加重胃肠负担。
体温监测
随时监测体温,温度超过38℃时采用物理降温。
超过39℃时遵医嘱使用退热药,防止出现惊厥。
做好隔离
避免接触其他幼儿,以免传染他人。
患儿的餐具、玩具注意定时消毒、单独放置。
预防
避免接触病原体
避免接触患有幼儿急疹的婴幼儿。
家长在接触幼儿之前洗净双手。
1岁以内的婴儿尽量避免到人流密集处活动。
勤擦洗婴幼儿的玩具,确保良好的卫生状况。
注意婴幼儿的个人卫生,婴幼儿应使用单独的餐具,且定期消毒。
大人不要和小儿共用餐具,不要把自己咀嚼过的食物喂给小儿。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湿度适宜。
增强体质
注意婴幼儿的营养,确保足量饮水、充足睡眠。
保持幼儿皮肤干燥,衣物适量,防止着凉感冒。
适当锻炼,增强小儿体质。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