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胆原是肠道中生成的胆素原被重吸收后从尿中排出的部分,反映胆红素代谢情况
用于辅助诊断黄疸,鉴别黄疸类型,评估治疗效果
指标异常多见于肝细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等
结果异常需要就诊消化内科,进一步行肝功能、腹部超声等检查
定义
尿胆原是肠道中生成的胆素原被重吸收后从尿中排出的部分,是尿常规中的指标,反映身体胆红素代谢情况。
常结合尿胆红素、血清胆红素等指标,辅助诊断
黄疸、鉴别黄疸类别,评估治疗效果。
结合胆红素进入肠道后,经过细菌酶的分解与还原作用后转变为尿胆原,被吸收后进入肝肠循环,小部分尿胆原随尿液排出。
定性:阴性或弱阳性
定量:≤10 mg/L
温馨提示
当尿胆原高于10 mg/L,或呈阳性或强阳性,应及时到消化内科就诊,排除
消化系统疾病。
尿液留取后需尽快送检,否则可导致结果降低或出现假阴性。
正常人尿胆原排出量每天波动很大,夜间和上午量少,午后则迅速增加,在午后2~4小时达最高峰。为提高尿胆原阳性检出率,可留取午餐后2~4小时尿标本。
指标升高
尿胆原定性试验阳性或定量试验超过参考范围上限称为尿胆原高,尿常规报告单常用“+”或“↑”标识。尿胆原含量越高,“+”越多。
尿液中的某些成分如胆红素等,以及药物如酚噻嗪类、磺胺类、
普鲁卡因、
氯丙嗪等可使尿胆原呈假阳性。维生素C、
甲醛等可引起假阴性反应。需要就诊肾内科、消化内科,由医生结合临床症状、尿常规的其他指标、生化结果综合判断。
原因
尿胆原高或呈“阳性”的原因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两大类。
生理性原因
尿液尿胆原可在饥饿、饭后、运动等情况时稍微增加。
病理性原因
危害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可引发胆红素脑病、贫血、
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可影响婴幼儿智力发育。
诊疗建议
生理性波动
饥饿、饭后、运动等情况引起的尿胆原增加随着状态调整,会逐渐接近正常水平,不需要过度关注。
建议检查前尽量平稳情绪,避免剧烈运动,减少对尿胆原的干扰。对于监测疗效的人群,注意保持检查状态一致。
病理状态
如果体检发现或偶然发现,或有皮肤轻度瘙痒、皮肤呈黄色、发热、寒战等症状,建议就诊消化内科,医生会进一步做肝功能检查、
腹部超声等检查,明确诊断。
溶血性黄疸可使用酶诱导剂、光疗、输注免疫球蛋白或者激素、换血疗法、洗涤红细胞、脾切除等方法来治疗。
规范治疗有效时,尿胆原会逐渐下降,恢复至正常;如果已经明确诊断,治疗后胆红素、尿胆原等指标没有改变,提示治疗无效,需要更改治疗方案。
饮食不具有降低尿胆原的作用。可清淡、均衡、多样化饮食,为机体提供营养物质。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