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多种病毒感染有关的良性自限性皮肤病
主要表现为四肢、面部有特异性丘疹,伴或不伴浅表淋巴结肿大及肝肿大等
发病主要与病毒感染有关
无特殊治疗,只需要对症处理
定义
婴儿丘疹性肢端皮炎,又称丘疹性肢端皮炎、
儿童丘疹性肢端皮炎,主要发生于婴幼儿。在成年人罕见发生。
这是由于各种原因出现的四肢、面部特异性
丘疹,伴或不伴
浅表淋巴结肿大及肝肿大为临床表现的一种自限性皮肤疾病。
丘疹通常在2个月内自发缓解,偶也可持续更长时间。
发病情况
患者发病年龄自6个月到15岁,而以5岁以下婴幼儿居多,成人罕见发病。
致病原因
小儿发病通常与发生病毒感染有关,也可能与接种抗病毒疫苗、其他感染因素等相关。
病毒感染
其他感染因素包括肠道病毒、甲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巨细胞病毒、柯萨奇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轮状病毒、细小病毒B19、
腮腺炎病毒、人类
疱疹病毒6型及艾滋病病毒等。
接种抗病毒疫苗
有一些报道提示该病可能与疫苗接种有关,但需要更多证据明确。主要包括
脊髓灰质炎、百白破、麻疹腮腺炎、乙型
脑炎、乙肝疫苗及
流感疫苗等。
其他感染因素
A组β溶血性
链球菌感染以及支原体、巴尔通体、分枝杆菌、
葡萄球菌感染等也可能与该病的发病有关。
主要症状
皮损部位
病初多发生于四肢末端、手背、足背等部位,对称分布于四肢,也可出现于面部及臀部。
皮损特点
可无明显前驱症状而突然发疹,
皮疹迅速出现,呈离心性分布。也可能在一周前出现上呼吸道或胃肠道症状,有发热、腹泻等。
皮损为红色或红褐色扁平
丘疹,针头至绿豆大小,一般不融合。患者没有明显自觉症状,或仅有一些瘙痒感。有时丘疹间有一些苔藓样及紫癜性损害。
在最初2~3周,新的丘疹和丘疱疹持续出现,皮疹范围扩大。多数在2周到2个月内缓解。
其他症状
浅部淋巴结肿大
浅部淋巴结尤其是颈部、腋窝、肘部及腹股沟淋巴结往往有肿大。
肝炎症状
在皮疹出现的同时或1~2周后发生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也有部分患者在发疹20天后出现
黄疸(皮肤黏膜黄染),有
肝大,无压痛,在皮疹消退时肝炎达极期,但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少数患者可有低热、倦怠和全身不适。
就医科室
皮肤科
患儿出现四肢、面部、臀部大量扁平
丘疹,浅部
淋巴结肿大,肝脏肿大等,建议及时到皮肤科就医。
小儿内科
本病多见于儿童,也可到小儿内科或小儿皮肤科就医。
感染内科
四肢出现扁平丘疹、
浅表淋巴结肿大,也可到感染内科就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记录皮损变化的日常拍照可携带就医,为医生诊断提供参考。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皮损什么时候出现的?
皮损出现部位的先后顺序?从哪个部位开始出现?
是否有浅表淋巴结肿大?出现多长时间了?
还有无其他不适症状,如皮肤黏膜黄染等?
病史清单
近期是否有病毒(乙肝病毒、EB病毒等)、链球菌、支原体等感染病史?
近期孩子是否接种过疫苗?
检查清单
近期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检查、乙肝五项、
EB病毒抗体检测等。
腹部B超、胸部CT等。
用药清单
近1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诊断依据
病史
患者可能有病毒(乙肝病毒、EB病毒等)、非病毒(链球菌、支原体等)感染等的病史,或者有相关疫苗接种史。
临床表现
前臂伸侧,下肢伸侧,面颊或臀部皮肤出现
丘疹性病变。
浅表淋巴结反应性肿大。
实验室检查
肝功能检查
检查目的:判断是否存在肝功能损害。
检查意义:可出现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
碱性磷酸酶等水平增高,但一般血胆红素不增高。一般1个月~2个月后开始下降,少数患者可能经年累月也不能恢复正常。
检查时注意事项:早晨空腹。
肝炎病毒检查
通过乙肝五项等肝炎病毒检查,判断是否存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如患儿血清中所含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呈阳性,可确定存在乙肝病毒感染。
EB病毒抗体检测
检查意义:感染者血清中检测抗EB病毒IgM抗体(EBV-IgM)呈阳性则证明EB病毒近期感染。
血常规
检查目的:通过血液中细胞变化来判断近期有无病毒或者细菌感染。
检查时注意事项:检查前避免剧烈运动,情绪紧张。
影像学检查
腹部B超
检查时注意事项:患者前一天晚上不要吃易产气的食物,尽量清淡饮食。检查当天早上空腹。
胸部CT
检查目的:为了明确是否存在肺部炎症。
检查时注意事项:不需空腹,但胸部扫描范围以内最好不要有金属物品,比如衣服上金属装饰品等,因为会产生伪影影响扫描结果。
鉴别诊断
药疹
相似点:出现皮肤丘疹。
不同点:
药疹常有明确的药物服用史、潜伏期和各型药疹的典型皮损表现。一般来说,药疹皮损的颜色较类似皮损更为鲜艳,瘙痒更为明显,且停用致敏药物后逐渐好转。
湿疹
不同点:湿疹皮疹为多形性,瘙痒明显,有反复发作倾向,无离心性分布特点,无
淋巴结肿大及肝炎等表现。
治疗目的:缓解症状,减轻患者痛苦。
治疗原则:由于
皮疹具有自限性,只需要一般支持和药物对症处理。明确感染病原体后,可针对病原体进行治疗。
一般治疗
保证营养充足,饮食清淡。
注意保持局部皮肤清洁,避免搔抓局部。
肝炎期间要多休息,避免劳累,保证患儿充足睡眠。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对症治疗
外用药:主要是针对瘙痒症状。常用药物如氧化锌乳膏、
炉甘石洗剂等,注意避免接触眼睛和其他黏膜如口、鼻等。
系统用药:瘙痒影响睡眠时,也可以使用抗组胺药如
氯雷他定干混合剂等。
对因治疗
如明确病毒或细菌感染征象,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如
阿昔洛韦、
恩替卡韦等)或者抗生素(头孢菌素类等)等。
治愈情况
本病具有自限性,一般无需积极干预即可自发缓解。
病程快结束时,
皮疹会缓慢消退。皮疹一般可于发病后2周到2个月内自行消退,一般预后良好。
危害性
患儿皮疹明显时可能伴发瘙痒,容易引起患儿烦躁的情绪;少数患儿可有低热、倦怠和全身不适可能影响饮食、睡眠等。
日常管理
患儿可适当减少户外活动,多休息。症状缓解时可适度锻炼,增强患儿体质,提高免疫力。
如患儿不能忍受瘙痒,家长应注意不要让孩子反复抓挠,可根据医生指导适量涂抹药物。
家长应注意患儿日常生活环境的清洁,注重患儿皮肤卫生,勤洗澡、勤换衣。
减少患儿与密集人群的密切接触。
预防
如果感染EB病毒、乙肝病毒等,应积极治疗。接种
乙肝疫苗可有效防治乙肝病毒感染。
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地方,减少与病毒携带者或肝炎患者密切接触。
注意环境与自身的卫生清洁。
虽然接种抗病毒疫苗可能与该病相关,但相关性并不明确,而且接种疫苗可以明确预防相关传染性疾病的发生,避免疾病发生发展带来的严重后果,建议孩子仍应该积极接种相关疫苗。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