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病于儿童或青少年期,以情绪低落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精神障碍
主要有情绪低落、思维和行为异常、躯体不适感等
致病原因未明,可能是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及社会环境因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主要以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为主
定义
儿童及青少年抑郁症是指发生在未成年时期,以显著而持续的情绪失落、兴趣缺失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精神心理疾病。
一般症状较为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发病情况
有关患病率的报道差异较大,4~18岁儿童及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病率在2%~8%之间。学龄前儿童发病率较低,约1%左右。
儿童期发病率无明显性别差异,少年期则女性多于男性,比例约为(2~3):1。
致病原因
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
有结果显示家族内发生抑郁症的概率约为正常人口的8~20倍,且血缘关系越近,发病率越高。
有调查发现,抑郁症儿童约71%有精神病或行为失调家族史。
抑郁症可能与遗传有关,但还没有证据说明儿童及青少年抑郁症是一种
遗传性疾病。
生物化学因素
中枢去甲肾上腺素和/或5-羟色胺及受体功能低下,是导致抑郁症的部分生物学原因。
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是导致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重要因素之一。
早年急性生活事件,如丧失亲人、父母不和、缺乏家庭温暖、受到过多的惩罚、虐待,甚至抛弃等,均可增加抑郁症的发生风险。
社会支持
研究表明,缺乏社会支持(如缺少朋友、社会退缩、孤独感、在学校里缺少愉快感等)有可能导致或加重儿童和青少年的抑郁症状。
精神压力
每一种学习障碍都会导致情绪问题,都会使儿童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使自己的信心发生动摇,并感到沮丧和忧愁。
有些学习成绩一贯很好的儿童,由于考试成绩差或学业失败,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也可发生抑郁。
当孩子出现成绩滑坡或犯错误时,没能得到父母和老师的谅解、鼓励,而是遭受到严厉的教训、责骂,甚至体罚,这样极易重创他们的自尊,容易发生孤僻、沉默、自卑等抑郁情绪。
主要症状
情绪障碍
儿童主要表现为情绪低沉,不愉快、悲伤、哭泣、自我评估过低、不愿上学、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甚至有自杀意念或自杀企图。
有的儿童表现为易激惹、好发脾气、任性、执拗、无故离家出走等。
行为异常
儿童表现为动作迟缓,活动减少、行为退缩,如拒绝去上学,回避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等。
有些儿童则表现出行为冲动,如不听从管教、离家出走,逃学、说谎,鲁莽不计后果,攻击、破坏行为,甚至自伤自杀等行为。
认知功能失调
思维迟钝,儿童变得话少、语速缓慢、低声细语,回答问题迟缓。
对学习活动不感兴趣,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难于完成课内及课外学习任务,导致读书成绩下降。
自我责备、自我贬低,儿童总认为“我做的事情都是错的” “我是个失败者”等;过分关注负性事件,把小挫折看成大灾难,贬低自己。
年龄大的儿童可有罪恶妄想,把自己的一些通常的错误、缺点看成是重大的罪行,认为对不起家人,对不起社会,应该受到惩罚。
躯体症状
躯体症状在儿童及青少年抑郁症中相当突出。
多数儿童至少有一种导致功能损害的躯体症状,以头痛最常见。
其他如失眠、眩晕、疲乏无力、胸闷气促、食欲减退、腹痛等也很常见。
不同年龄段的症状特点
3~5岁学龄前儿童主要表现特点为明显对游戏失去兴趣,在游戏中不断有自卑自责、甚至自残和自杀表现。
6~8岁的儿童主要有躯体化症状如腹痛、头痛、不舒服等;其他有痛哭流涕、大声喊叫、无法解释的激惹和冲动等行为。
9~12岁儿童更多出现空虚无聊、自信心低下、自责自罪、无助无望、离家出走等。
12~18岁青少年更多出现冲动、易激惹、行为改变、鲁莽不计后果、学习成绩下降。
就医科室
心理科
若孩子近期表现与之前的状态或与其同龄儿童有明显差异时,如情绪低落、易激惹、行为异常、自我评价低、拒绝去上学等情况时,家长应带孩子前往精神心理科就诊。
儿科
若孩子出现明显的躯体不适,如头痛、失眠、眩晕、疲乏无力等症状,建议家长应带孩子前往儿科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家长应陪同孩子一起就诊,医生与孩子面对面的沟通有助于全面了解孩子的情况,完成精神检查。
家长尽可能详细描述孩子近期出现的问题,家长描述得越清楚对医生诊断越有帮助。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孩子什么时候出现情绪低落?持续多长时间了?
孩子是否变得容易烦躁、激动、爱发脾气?持续多久了?
孩子对以前爱吃的爱玩的有无兴趣减低或丧失?
孩子是否经常抱怨自己很笨、很差?
孩子近期在学校表现?成绩有无下降?
孩子有无透露出厌世的想法?
孩子有无头痛、失眠等身体上的不适?
病史清单
孩子近期是否患过躯体上的疾病?
孩子最近有没有服用过精神活性药物?
诊断依据
病史
部分儿童有抑郁症家族史。
儿童无躯体疾病史。
儿童的发病与重大生活事件发生有密切关系。
临床表现
症状
情绪常常低沉不愉快、悲伤、哭泣、自我评估过低、不愿上学,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易激惹、自杀想法或行为。
动作迟缓、活动减少、退缩萎靡,思维迟钝、低声少语、语速缓慢、自责自卑。
部分抑郁儿童可有反社会表现,如不听管教、对抗、冲动、攻击行为、无故离家出走或其他违纪不良行为等。
常有躯体不适症状,如头痛、头昏、疲乏无力、胸闷气促、食欲减退、睡眠障碍等。
量表测查
儿童抑郁量表
儿童抑郁量表是国内外最常用的评估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状的量表,采用3级评分法评估过去2周的抑郁状况,得分0~54分,适用于7~17岁的儿童、青少年。
国外有学者推荐19分或20分为筛查抑郁的临界值。
儿童抑郁障碍自评表
采用3级评分法评估过去1周的抑郁状况,得分0~36分,适用8~13岁的儿童、青少年。
有研究以14分或15分为筛查抑郁的临界值。
雷诺青少年抑郁量表
采用4级评分法,得分30~120分,适用12~18岁的儿童及青少年。
该表以77分为筛查抑郁的临界值。
辅助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甲状腺功能、
心电图正常,除外躯体疾病性抑郁。
脑电图、颅脑CT正常,除外脑器质性抑郁。
鉴别诊断
不良刺激引起抑郁情绪反应
儿童或青少年遭受不良刺激,如遭受家长或老师的批评等,也会引起抑郁情绪,但无自我评价低下和自责自罪感,也不会长时期反复发作。
儿童及青少年抑郁症则不具有这些特点。
儿童分离性焦虑症
而儿童抑郁症的抑郁情绪是原发性的且严重而持久。
品行障碍
品行障碍儿童的抑郁情绪多发生于品行障碍之后,且品行障碍的行为问题程度较为严重。
而抑郁症儿童的行为问题则与抑郁情绪同时出现,或发生于抑郁情绪之后,行为问题也较为轻微。
治疗目的:提高临床治愈率,最大限度减少自杀率,消除临床症状。
治疗原则:个体化治疗,可联合使用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视情况使用物理治疗,以增加疗效。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作为儿童及青少年轻度抑郁症的首选一线治疗方法,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认知行为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CBT)是指通过改变儿童对自己、他人或事件的看法与态度,来消除不良的情绪和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
CBT已成为轻中度抑郁症标准的治疗方法。
治疗的目的在于改变儿童的认知曲解和行为缺陷,以改善儿童当前的心境和预防将来的
抑郁发作。
重度抑郁症、严重认知损害或不稳定家庭的儿童不适合进行认知治疗。
人际关系治疗
人际关系治疗(IPT)是一种简短的、以依恋为中心的心理疗法,旨在减少儿童抑郁症状,帮助他们改善人际关系。
如当亲子之间的冲突矛盾比较明显时,其治疗的目标是需要识别这些冲突,修正沟通或预期,使得冲突在一定程度上获得缓解。
目前一般认为,IPT治疗并不适合处于急性危机状态或有严重自杀危险的儿童。
家庭疗法
家庭疗法(FT)是儿童和家庭成员共同作为治疗对象的一种治疗方式。
如果在儿童家庭中存在着亲子交流障碍、管教过严、家庭氛围差和家庭支持系统差等现象,FT在治疗儿童及青少年抑郁症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对于慢性或重度抑郁症儿童的治疗,应考虑药物治疗。
抗抑郁药物
目前,国内临床上用于治疗儿童及青少年抑郁症的药物不多,常用的药物为
舍曲林。
舍曲林对儿童和青少年抑郁症有显著疗效,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适用于6岁以上儿童。
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口干、失眠、
震颤、头晕等。
用药注意事项
用药应从小剂量开始,缓慢加至有效剂量。
由于儿童、青少年个体差异很大,用药必须因人而异,尽可能减少、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抗抑郁药与18岁以下儿童、青少年的自杀相关行为(自杀企图和自杀观念)和敌意(攻击性、对抗行为、易怒)可能有关,使用时应密切监测儿童的自杀及冲动征兆。
长期用药的儿童,应定期监测
心电图、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
改良电休克疗法
改良电休克疗法(MECT)是指在治疗前先给患者使用肌松剂和静脉麻醉药,利用短暂适量的电流刺激大脑,引起患者短暂意识丧失和全身抽搐的一种治疗
精神疾病的方法。
对于病情危重、可能危及生命(如自杀倾向或
木僵、拒食等)、采用其他治疗无效的青少年儿童(12岁以上)可慎重选用MECT治疗。
治疗后可能会有头痛、头昏、恶心或呕吐,一般不必特殊处理,慢慢地会自行缓解。
若有持久的、剧烈的关节、骨骼疼痛,尤其是活动受妨碍,应及时告知医生。
治愈情况
预后取决于发病年龄、发作的严重程度及合并症。
及时得到治疗预后较好,否则疾病逐渐发展。
多数患者2年内能缓解,6%~10%病程迁延,2年复发率为20%~60%。
终生患病率可高达20%。
危害性
抑郁症会严重影响儿童的生活和学习,不利于其心理和身体健康。
抑郁症儿童存在兴趣下降、动力缺乏等症状,这些症状会影响其主动发展和维持正常的人际关系,导致他们更加孤独。
有些抑郁症儿童会选择自我伤害的方式来缓解内心的压抑,更甚者出现自杀行为,严重威胁生命安全。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家长给儿童准备的食物宜多样化,并注意色香味形齐全,以增进食欲。
儿童的饮食要有节制,不暴饮暴食、过饱和过饥,避免进食过冷或过热的食物。
儿童的饮食宜营养丰富且易于吸收,家长在选择食物时,应选择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瘦肉、豆制品、水果、蔬菜等。
儿童应尽量不吃对精神有刺激性的食物,如咖啡、浓茶等,减少不必要的刺激。
生活管理
家长应遵医嘱按时给儿童服药。
父母在儿童面前要注意自己情绪的表达,避免专制的家长作风,尊重和理解儿童,让他们把自己心中的积郁倾吐出来,想办法解决。
家长尽量安排儿童多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他们与同龄儿童的交往。
家长应经常带儿童参加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多晒太阳,有利于缓解抑郁症状。
对于有自杀倾向的儿童,家长要高度警惕,严密监护,必要时住院治疗。
病情监测
出院后家长应记录儿童服用抗抑郁药物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药物疗效,方便复查时与医生沟通。
出院后家长应继续观察儿童的情绪、行为、睡眠、食欲等有无异常,怀疑有复发倾向时应及时就诊。
随诊复查
家长应遵医嘱定期带儿童门诊复查。
怀疑儿童有自伤、自杀倾向时,应及时带儿童到医院就诊。
预防
由于目前儿童及青少年抑郁症病因尚不明确,因此无确切、直接的方法预防,但通过以下方式对预防本病有积极意义。
保持家庭内部和谐愉快的氛围,减少家庭冲突。
父母与子女建立一种民主和谐的相处方式,避免不合理的教养方式。
父母应积极学习当代教育知识,与孩子共同成长,成为朋友。
父母应关注青春期孩子的生理心理变化,根据其青春期特有心理特点,相应地改变教养方式。
当儿童及青少年遭遇到生活中的负性事件时,家庭和社会应及时给予关注和帮助,组织进行心理干预。
家长应正确看待学习与健康问题,在孩子压力过大时,应帮助孩子学会减压方法,避免造成心理压力。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