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是由侧脑室脉络丛产生,充满各脑室、蛛网膜下隙和脊髓中央管内的无色透明液体。具有保护脑和脊髓免受外力的震荡损伤;参与脑组织的物质代谢;供给脑、脊髓营养物质和排出代谢产物;调节颅内压力的变化等作用。
脑脊液般性状检查包括
脑脊液颜色、透明度、凝固度、比重、压力。
怀疑有颅内出血患者。
原因不明的剧烈头痛、昏迷、抽搐、瘫痪,疑为
脑炎或
脑膜炎者。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椎管内给药治疗、麻醉和椎管造影患者。
采集方法:腰椎穿刺。
检查前
了解腰椎穿刺的目的,放松心情。排空大小便,在床上静卧15~30分钟。
检查中
摆正体位,去枕侧卧,背齐床沿,屈颈抱膝,使脊柱尽量前屈,增加腰椎间隙宽度以利于进针。
检查后
去枕平卧4~6小时,24小时内勿下床活动,卧床期间不可抬高头部,但可适当转动身体。
保持穿刺部位的纱布干燥,观察有无渗液、渗血,24小时内不宜淋浴。
标本采集后无特殊处理要求,应立即送检,不超过1小时。
疼痛程度
在
局部麻醉下采集,意识清醒者痛感明显。痛感存在个体差异,与患者的疼痛阈、采集者的熟练程度等有关。
报告等待时间
结果一般直接回传至主治医师。
颜色
黄色,见于陈旧性出血、包囊性硬膜下血肿、脑膜粘连;椎管梗阻;各种原因引起的重症
黄疸;脑、
脊髓肿瘤及多神经炎;
心功能不全、含铁血黄素沉积症、胡萝卜素血症、早产儿等。
淡绿色,提示脓性分泌物增加,绿脓假单胞菌性脑膜炎、甲型
链球菌性脑膜炎。
黑褐色,如
黑色素瘤、黑色素
肉瘤等。褐色也见于脑出血的康复期。
透明度
常见于蛋白质增多、存在细菌或真菌、化脓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穿刺损伤等。
凝固性
薄膜、凝块或沉淀,见于化脓性脑膜炎、
神经梅毒、蛛网膜下腔梗阻等。
膜状物,见于结核性脑膜炎。
蛛网膜下腔阻塞时呈黄色胶冻状。脑脊液同时存在胶样凝固、黄变症
和蛋白质-细胞分离(蛋白质明显增高,细胞正常或轻度增高)、隐血试验阴性,称为Froin 综合征,是蛛网膜下腔梗阻的脑脊液特点。
压力
升高
中枢系统疾病,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等颅内各种炎症性病变以及脑肿瘤、脑出血、
脑积水等。
其他,见于高血压、动脉硬化、咳嗽、哭泣、静脉注射低渗溶液等。
降低
见于脑脊液流失过多。
比重
升高
常见于各种颅内炎症、
肿瘤、出血性脑病、尿毒症和糖尿病病人。
降低
见于脑脊液分泌增多。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