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更多功能

血管瘤-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概述 病因 症状与诊断 治疗 护理
概述
血管瘤-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1940年Kasabach-Merritt首先报道的,指由于巨大海绵状血管瘤导致血小板减少。多数病例均在婴儿期发现,但血小板减少可到儿童甚至成人后症状才明显。主要表现为皮肤淤点,淤斑,鼻出血,口腔出血。
是否医保
就诊科室
血管外科、血液科
临床症状
主要为巨大或广泛的海绵状血管瘤,及因血小板减少导致的紫癜,皮肤淤点,淤斑,鼻出血,口腔出血。
危害
严重时导致脾胃等发生变形,破坏其功能形态。位于肝表面的巨大血管瘤自行破裂,可造成腹腔大出血,危及生命。
检查
血常规、涂片、骨髓象、凝血酶原时间、B超、X线片等。
诊断
根据皮肤淤点,淤斑,鼻出血,口腔出血等表现,结合血常规、涂片、骨髓象、凝血酶原时间、B超、X线片等检查可诊断。
治疗原则
消除血管瘤,减轻出血症状。
治愈性
经治疗可缓解出血症状,甚至治愈。
饮食建议
加强营养,予以高蛋白质、高维生素、补血食物。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