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发育异常

更多功能

性发育异常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个体性别特征不明确或出现不匹配情况的一大类疾病的统称
主要表现为生殖器官发育异常
可由基因、酶和激素受体异常,或环境污染、药物等因素所致
多采用内分泌激素替代治疗、手术治疗、心理支持等治疗
定义
性发育异常(disorders of sex development ,DSD),是指个体的染色体核型、性腺表型以及性腺解剖结构不一致的一大类疾病的总称。即当一个人的染色体(决定性别的遗传物质)与他的性腺(如睾丸、卵巢)、生殖器官的外观不匹配时,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性发育异常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疾病,包括一系列先天的代谢异常和畸形,主要表现为外生殖器的异常。
性发育异常既往又被称为两性畸形,因含有歧视性含义目前已不建议使用。
有时候,也会将性征发育异常(如性早熟、性发育延迟等)称为性发育异常,但本文所述不包括此类。
分类
根据染色体核型不同可将性发育异常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染色体异常型DSD
包括45,X,Turner综合征及各种亚型;47,XXY,克氏综合征及各种亚型;45,X/46,XY,混合性腺发育不良,卵睾型DSD;46,XX/46,XY,嵌合型,卵睾型DSD。
46,XY型DSD
性腺(睾丸)发育异常
包括完全性腺不发育(Swyer综合征)、部分性腺发育不良、双侧性腺退化、卵睾型DSD。
雄激素合成或作用异常
雄激素合成缺陷,如17-羟化酶缺乏,5α-还原酶缺乏,StAR突变。
雄激素作用缺陷,如完全性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部分性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
黄体生成素受体缺陷,如 Leydig细胞发育不良或发育不全。
抗苗勒激素及其受体异常,如苗勒管永存症。
其他
如重度尿道下裂等。
46,XX型DSD
性腺(卵巢)发育异常
如卵睾型 DSD、46,XX男性(睾丸型 DSD)、单纯性腺发育不良。
雄激素过多
胎儿先天性基因异常导致的激素合成异常,如21-羟化酶缺乏,11-羟化酶缺乏;胎盘因素,如芳香化酶缺乏,P450氧化还原酶缺乏;母体因素,如黄体瘤,外源性雄激素补充过度等。
其他
如泄殖腔外翻,阴道闭锁,苗勒管、肾、颈胸体节异常等。
发病情况
有研究表明,每300名活产婴儿中,就可能有1例外生殖器表型性别特征不典型的,但最终检测确认为DSD的患儿,在每5000名活产婴儿中仅有1例。
不同类型的DSD,其发病率各不相同,和种族有较大关系。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