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是指足月儿或早产儿血小板计数少于100 x l09/L,发生率为18%~35%,与胎龄成反比,胎龄小发生率高,可造成出血、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死亡。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是什么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血小板减少,少至100×l0⁹/L以下的疾病。可因感染、遗传、药物以及免疫等因素所导致。其临床症状主要是血小板减少的相关症状,治疗上主要有一般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是足月儿、早产儿血小板计数少于100×l0⁹/L。常因宫内病毒感染、产后细菌感染、家族遗传、服用某些药物,如磺胺类、奎宁等引起。
新生儿可表现为不同程度出血,如瘀点、瘀斑、胃肠道出血,甚或颅内出血等。严重可引起死亡。
治疗包括输血、切除脾脏、减少使用可导致血小板减少的药物以及应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等。
一旦确诊为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建议尽早就诊正规医院,由专业的医生予以积极治疗,遵医嘱配合治疗。
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的不同,新生儿血小板减少可分为免疫性、感染性、先天性或遗传性等。免疫性和感染性血小板减少多为破坏增加,先天性或遗传性多为生成减少或两者兼而有之。
1.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1)同族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因母婴血小板抗原性不合导致婴儿出生时血小板计数常少于30 x l09/L。
(2)先天被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此病的抗体既破坏母亲的血小板又破坏胎儿的血小板。
2.感染性血小板减少
(1)宫内感染 多为先天性慢性感染,以病毒感染为主。常见病原体有风疹、弓形虫、人
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麻疹病毒、肝炎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其中巨细胞病毒和风疹病毒最多见。
(2)生后感染 以细菌感染为主,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
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如
败血症、
化脓性脑膜炎、肺炎、肠炎、尿路感染等,导致
继发性血小板减少。
3.先天性或遗传性血小板减少
(1)先天性巨核细胞增生不良 骨髓巨核细胞减少或缺如导致血小板减少,可以是单纯的先天性增生不良性血小板减少,也可合并存在各种先天畸形,发病原因不明确,可能与孕妇服药或感染有关,也有人认为与遗传有关。
(2)遗传性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近年来的研究认为,这种血小板减少是由于血小板本身存在缺陷而被破坏,遗传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有家族史,女性传递,男性发病。
3.药物性血小板减少 母亲应用磺胺类、奎宁、
对氨基水杨酸和苯巴比妥等,新生儿应用苯妥英钠、奎宁、
奎尼丁、
地高辛、
吲哚美辛、
利福平等。
不同病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状也有所不同。大多数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皮肤淤点和淤斑,甚至出现
胃肠道出血和颅内出血等。
足月产和早产儿的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属不正常,需要输血小板。而早产儿或有并发症的病儿即使血小板计数较高,仍可能因出血需要输注血小板。
血小板减少的发病因素极为复杂,而且症状也会因不同机体素质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为治疗该病增大了难度,有多种治疗方案可选。
1.血液制品输注
当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需要进行紧急救助时,采取血液制品的手段可以很好地达到救急的目的。但这种治疗耗费过多费用,也不利于最终的根本性治疗,还可能损害患儿的免疫系统。
2.激素类药物
激素类药物治疗血小板减少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但一定要慎用。因为激素对机体的副作用极大,很可能损害患儿的免疫机制。不到万不得已,最好不要采用。
3.手术切除脾脏
是目前治疗血小板减少的常见有效方法。脾脏是导致血小板减少发生的主要器官,欲彻底治愈血小板减少,有时需要切除。但该疗法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并且不能保证日后不再复发。
4.撤离导致血小板减少的药物。
一旦发生颅内出血病情迅速恶化,预后不良,可导致10%以上的新生儿死亡,存活婴儿多有神经系统后遗症。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