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病

更多功能

新生儿溶血病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新生儿溶血病是母亲和孩子血型不合引起新生儿红细胞破坏,血清胆红素升高
主要症状为新生儿出生后出现黄疸并迅速加重,可伴有贫血和肝脾大
母亲的血型抗体进入胎儿血液,发生免疫反应导致新生儿红细胞破坏而引起溶血
大多不需要特殊治疗;如果黄疸和贫血严重,可行光照治疗和换血治疗
定义
新生儿溶血病是指母亲和孩子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免疫性溶血。新生儿发生免疫性溶血时,红细胞破坏导致血清胆红素升高,巩膜(眼球白色部分)、皮肤、黏膜可出现黄染。该病是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
分型
ABO溶血
主要在母亲O型血,而胎儿血型为A型或B型发生的新生儿溶血。如母亲为AB型血,或婴儿O型血,则不发生ABO溶血病。
40%~50%的ABO溶血病可发生在第一胎。
Rh溶血
Rh溶血病中以RhD溶血病最常见。当母亲红细胞缺乏D抗原(Rh阴性)而胎儿红细胞具有D抗原(Rh阳性)时,母亲产生的抗RhD-IgG抗体进入胎儿体内后即引发新生儿Rh溶血。
一般发生在第二胎。第一次怀孕前已致敏者第一胎即可发病,临床表现较重,且随胎次增加而加重。
极少数Rh阴性母亲虽未接触过Rh阳性血,但其第一胎也发生Rh溶血病。
当存在ABO血型不合时,Rh血型不合溶血病情常减轻。
发病情况
已发现的人类26个血型系统中,新生儿溶血病以母婴ABO血型不合最常见,Rh血型不合较少见。
研究显示,我国ABO溶血病占新生儿溶血病的85.3%,Rh溶血病占14.6%,MN(少见血型)溶血病占0.1%。
据统计,母亲与胎儿发生ABO血型不合的概率仅2%左右。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