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流行性腹泻是指因感染所致的在产科婴儿室或医院新生儿病房中爆发流行的腹泻。由于新生儿免疫功能不完善及环境因素,易发生感染。新生儿流行性腹泻在新生儿病室内常暴发流行,迅速蔓延,有时甚至由一个产院或医院传至另一产院或医院,引起大面积流行。因此必须严格预防和控制病原菌扩散。
病原体以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较为常见。
1.埃希大肠杆菌
以致病性大肠杆菌最多见。
2.沙门菌
20世纪80年代我国有些地区多次发生鼠伤寒沙门菌引起的暴发流行性腹泻,病情相当严重,但也有阿哥纳沙门菌引起的极轻型小流行。
3.其他细菌
如空肠弯曲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等虽可引起新生儿腹泻,但很少引起大流行。
4.轮状病毒
是病毒性腹泻中最常见的病原,在新生儿中可以引起流行性腹泻。还有轮状病毒样因子,如微型轮状病毒偶也可以引起流行性腹泻。其他如冠状病毒、柯萨奇B型病毒和埃可病毒虽都可引起腹泻,但未引起流行。病原体的传播方式主要通过孕母产道、被污染的乳品、水、乳头、食具、成人带菌者等传播。
1.与该病原菌所致的散发性
感染性腹泻相同。不同次别的流行由于病因不一定相同,故临床表现也不尽一样,病情轻重不一。
2.轻型病例主要表现为一般消化道症状,腹泻一日数次至10次左右,可伴有低热、吃奶差、呕吐、精神稍萎靡、轻度腹胀、不安等,可出现轻度脱水及
酸中毒。
3.重型病例或为急性起病即甚严重,或由轻型发展而成,腹泻一日10余次,全身症状较重,可有明显发热或体温不升、拒食、呕吐、腹胀、尿少、嗜睡或不安、四肢发凉、皮肤颜色异常等,可于短时间内出现脱水、酸中毒及
电解质紊乱。
4.新生儿(尤为早产儿)发生酸中毒时,较少出现典型的呼吸深长、口唇樱红,常表现为精神极度萎靡、反应差、口鼻周围发绀、面色苍白或发灰,皮肤颜色异常、四肢发凉等,应引起重视。有并发症时,症状更为严重。
5.病程长或迁延不愈者,可有明显消瘦及营养障碍、喂养困难等。
1.粪便检查,采用大便常规、培养、电镜检查、酶联
免疫吸附试验或病毒分离。
2.血气、血生化等。
3.抗原抗体检测等。
1.病史及流行情况
要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流行病学情况,有助于诊断。
2.临床表现
要详细观察大便性状,同时要密切观察病情发展,新生儿脱水程度较难估计,尤其对早产儿,皮下脂肪少,用皮肤弹性估计脱水并不准确,最好根据连续的体重记录,尿量测量等方法进行评估。
3.病原学检查
要及时留取标本做细菌培养,如怀疑
轮状病毒感染,要同时查病毒抗原,如怀疑
真菌感染,大便镜检可见真菌孢子和菌丝。
新生儿腹泻易发生
酸中毒和
电解质紊乱,应及时做血气分析和电解质检查,做到及时治疗。
1.护理
严格消毒隔离制度,避免交叉感染。加强监护、保暖,分开记录尿量及大便量,每天称量体重。注意输液速度等。
2.饮食及营养维持
在腹泻的急性期,多不能耐受奶汁,常需先禁食8~12小时,禁食时间不宜太长,以免影响营养。
3.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补充累积损失量、生理需要量和继续损失量。可采取静脉补液和口服补液,但多采取前者。补液量在新生儿个体差异较大,不同出生体重、不同日龄,需要量均不同,要个体化补充液体,对轻中度脱水补液量不宜过多。新生儿应慎用
口服补液盐,因其为2/3张液,其张力过高,新生儿用后易发生水肿,如果需要用亦应稀释到1/2张为妥。
4.控制感染
根据病原及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对革兰阴性杆菌可选用头孢第三代抗生素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病毒性腹泻不必使用抗生素。
真菌性肠炎应停用抗生素,用制霉菌素口服。
5.微生态制剂
目的在于补充肠道正常益生菌群,恢复微生态平衡,重建肠道天然生物屏障保护作用,常见益生菌有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粪链球菌、蜡样芽胞杆菌等。
6.肠黏膜保护剂
吸附病原体和毒素,维持肠细胞的吸收与分泌功能,阻止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常用药物为
蒙脱石散。
1.切断感染源积极治疗
一旦发现腹泻的新生儿应立即隔离患儿及其父母。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技术,防止交叉感染。
2.及时检查
将直接或间接接触过的婴儿集中隔离,每天做大便培养,阳性者集中隔离。
3.环境消毒
做好空气、物表、患儿用过的物品及工作人员的清洁、消毒、处置。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