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机体后引起的一组综合征。新生儿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的主要途径是母婴传播。资料表明,5岁以下HIV感染小儿中,90%以上为母婴传播。在没有任何预防措施的情况下,在发达国家母婴传播率为15%~25%,发展中国家为25%~35%,作为HIV感染重灾区的非洲国家已高达50%。新生儿HIV感染与成人比较,其发生率增长快、潜伏期短、疾病进展快和死亡率高。因此,新生儿HIV感染已成为我国围产医学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和紧迫任务
我国尚缺乏全国性调查统计资料,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云南、河南和新疆等10个地区的调查初步结果显示,孕妇HIV抗体阳性率达0.5%以上,母婴传播率为35%~38%。
1.病原学
HIV为单链RNA病毒,属反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该病毒对外界抵抗力较弱,56℃加热30分钟和一般消毒剂均可将其杀灭。
2.传染源与传播途径
(1)母婴传播:是新生儿HIV感染主要途径,通过产前、产时和产后三种方式感染。
①产前(?内)感染:母血中HIV可直接感染绒毛膜细胞或胎膜破损缺口进人胎儿循环。近年来研究表明,胎盘间质中的 Hofbauer细胞是一种抗原呈递细胞,在HIV母婴垂直传播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捕获来自母体的HIV,然后迁徒到胎儿体内,并将HIV传递给CD4+细胞,导致胎儿内HIV感染。内传播约占母婴传播的23%。
②产时(分娩过程中):感染胎儿通过接触含有HIV的母血及宫颈阴道分泌物而被感染。宫缩时胎头直接接触母体子?和阴道分泌物;会阴切开术、应用胎儿头
皮电极或阴道助产时,若致胎儿皮肤或黏膜破损,则伤口直接被母体血液和产道分泌物污染;若分娩时存在窒息,可使新生儿吞入污染羊水;另外,母体存在细菌性感染时,母体被HIV感染的T细胞进入羊水中并通过胎儿的皮肤、黏膜、肠道和肺进入胎儿体内。产时新生儿感染HIV的危险性最大,占母婴传播的65%
③产后(喂养)感染:主要通过母乳或混合喂养而感染,乳汁内的HIV可通过新生儿的口腔或胃肠道感染新生儿。通过母乳养而感染HIV的新生儿占12%。母
乳喂养的危险性与母体因素及喂养时间相关。未接受临床治疗的母亲其婴儿在母乳喂养1年后,感染概率是10%~20%。母乳喂养的危险性在新生儿出生后第1个月最严重;若继续母乳喂养,则危险性持续存在;若母乳喂养持续到1岁,50%的婴儿可发生母乳喂养相关性HIV感染。混合喂养易引起婴儿胃肠道损伤和炎症反应,使HIV感染的危险增加。
(2)医源性感染
① 输血与血制品感染:Ammann等(1983)报告1例生后几天内反复接受输血与血制品的新生儿于生后6个月时出现AIDS症状,并无CMV、HDV及EBV感染的证据,经对供血员调查后发现,其中1名在供血后7个月发生AIDS,推测供血员系病原体携带者且表明血制品的输入或输血可传播AIDS。
② 注射器及针头感染:新生儿、婴儿还可因多次静脉注射经注射器及针头等方式受染。
新生儿由于免疫系统尚不成熟,很少接触外来抗原,生成的免疫记忆细胞数量少,HIV感染后免疫系统损害较成人严重。潜伏期短,出现症状早,病情进展快,发生
淋巴细胞样
间质性肺炎和继发细菌感染较多。从母婴传播所致感染的患儿可早在出生后几个月就出现临床征象。潜伏期数月至数年不等。
1.一般临床表现
平均孕期缩短(平均为37周)。未成熟儿和超未成熟儿比率升高。低出生体重,头小畸形发生率较高。
随着年龄增长,患儿可逐渐出现AIDS及其相关症状,主要包括:持续发热、生长发育障碍、
肝脾肿大、多部位
浅表淋巴结肿大等。
2.细菌感染
严重的反复的细菌感染,如
败血症、肺炎、腹泻、尿路感染、皮肤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成为婴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3.机会感染
以卡氏肺囊虫性肺炎最为常见,淋巴细胞严重减少,患儿可呈隐袭性,肺部仅轻度浸润,可致误诊。念珠菌感染也较常见,表现
鹅口疮、食管炎、
脑膜炎和败血症。再发性水疱疾病并伴有溃疡形成,持续存在1个月以上者,常提示本病的存在。其他机会感染的病原体为鸟型分枝杆菌、CMV、隐孢子虫、新型隐球菌等。
4.肿瘤
在成人患者中见到的Kaposi肉瘤,在儿童患者中少见。
1.免疫学检查
患者外周血象中CD4+细胞明显下降,早期CD4+可>500/μl,晚期<200/μl直至降到0。CD8+细胞变化不明显,因此CD4+/CD8+比例逐步降低或倒置,正常儿童比例为1.4~2.0。
Moodley等报道出生时抗体效价增高,但与非感染患儿相比无明显差别,于生后6个月内表现出抗体效价的降低趋势,随后于6至15个月内则表现出明显的升高趋势。
2.血清学检查
HIV感染后1~4周内可测得HIV抗原(核心抗原P24),以后逐步消失,直至AIDS阶段又重现阳性。在HIV感染后3~12周可测得核心抗gp41抗体,抗gp41IgG可持续终生。由于年龄在15个月以内的小婴儿抗体有可能反应来自母亲的抗体,故新生儿应行HIV培养或PCR检查以确诊。
3.病毒学检查
HIV-1病毒分离在生后1周内的敏感度为35%,病毒分离阳性即可确诊。
以体外
淋巴细胞培养再以Northern吸印法测淋巴细胞中的HIV-RNA或取血清以Westernblot测HIV各抗原蛋白或以PCR法直接检测HIV-DNA。
4.其他辅助检查
应做X线检查、B超检查、CT检查等,结合临床综合征表现,可发现卡氏肺囊虫肺炎、
肿瘤等各种表现。
新生儿HIV感染的确定,主要根据母亲以及新生儿流行病学史和实验室检查(HIV抗体及P24抗原检测等)进行综合分析,临床表现仅有参考价值。
国际艾滋病临床小组儿科病毒学委员会对新生儿HIV感染的诊断做出如下定义:①HIV感染母亲所分娩的新生儿在非母乳喂养的情况下,若生后48小时HIV RNA和(或)P24抗原阳性,可以诊断为宫内感染;新生儿生后7天内 HIV RNA和(或)P24抗原阴性而7~90天阳性则为产时感染;②HIV感染母亲所分娩的新生儿在母乳喂养或混合喂养的情况下,生后90天内 HIV RNA和(或)P24抗原阴性,90~180天转阳者则为产后(母乳喂养)感染;③若18个月以上婴儿HIV抗体阴性,可以完全排除HIV感染。
确定诊断有一定困难,应与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和其他原因引起的免疫缺陷相鉴别。
HIV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免疫功能,可发生多种不可治愈的感染和
肿瘤,如机会性感染、淋巴性
间质性肺炎、反复侵袭性细菌感染、脑病、消瘦综合征、恶性疾病如肿瘤等。
主要包括抗病毒治疗,控制机会性感染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综合措施。
1. 抗病毒治疗
目前,抗反转录病毒药物有3类,即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
(1) 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如
齐多夫定( zidovudine,DV)、
拉米夫定( lamivudine,3TC)和双脱氧
肌苷( didanosine,ddI)等,主要通过竟争性抑制 HIV RNA的反转录,阻止病毒双链DNA合成而达到抑制病毒复制的目的。
(2) 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如耐韦拉平( nevirapine,NVP)、阿替韦定( atevirdine)和地拉夫定( delavirdine)等,主要通过直接结合反转录酶活性位点,使酶蛋白构象改变而导致酶失活。
(3) 蛋白酶抑制剂:如
利托那韦( ritonavir.,RTV)和
奈非那韦( nelfinavir,NFV)等,主要通过氢键与蛋白酶的氨基酸残基(Asp25、Gly27、Asp29)结合,抑制蛋白酶活性,导致病毒不能正常装配,阻止HIV复制。
应用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能减少患儿体内病毒载量、改善免疫状态和降低机会性感染发生率.联合用药比单一用药更能迅速有效地控制HIV复制、防止耐药株产生、减少剂量及毒副作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鸡尾酒疗法)就是包括蛋白酶抑制剂在内的2种或多种药物的联合应用。
2.控制机会性感( opportunistic infection,OI)
若HIV感染新生儿病情进展,可发生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细菌性呼吸道及肠道感染、念球菌病及
隐球菌病、巨细胞病毒(CMV)病等机会性感染,是导致患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应积极防治。
(1)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甲氧苄啶磺胺甲嗯唑( TMP-SMZ2)是首选预防药物,HIV感染母亲所生新生儿应于4~6周时接受TMP-SMZ治疗;以后若证实新生儿未感染HIV,则停用。细菌性呼吸道和(或)肠道感染可考虑使用抗生素,但应警耐药菌株形成。一般选用β-内酰胺类(如
氨苄西林、头孢菌素)等。
(2)
念珠菌病及隐球菌病:严重HIV感染者接受
氟康唑治疗可减少念珠菌及隐球菌感染的危险。重度复发性皮肤、黏膜、口咽、食管及阴道黏膜念珠菌感染新生儿应采用吡咯类药(氟康唑或
伊曲康唑等)进行抑制治疗。
(3)CMV病:所有感染或暴露于HIV婴儿,在出生时或出生后早期即应进行尿CMV培养,以确认有无先天性CMV感染。血清CMV抗体阳性和CD4+细胞计数50/μl的HIV感染新生儿,可口服
更昔洛韦5~10mg/(kg?d),并做眼底检查。HIV感染母亲所生新生儿在非紧急情况下输血时,只能输CMV抗体阴性或去白细胞(CMV主要在白细胞内复制)的血制品。
3.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存在低丙种球蛋白血症(1gG<400mg/dl)的HIV感染新生儿,应静脉注射人血免疫球蛋白(IVIG),以防发生严重细菌感染;对反复发生严重感染的HV感染新生儿,在接受抗生素治疗的同时,也应考虑给予IVIG。由于HIV感染者的胸腺功能严重受损,提高胸腺功能即为免疫重建的新策略之一。
本病是一种严重传染病,目前尚不可治愈,最后导致被感染者的死亡。
迄今为止,HIV疫苗效果仍不肯定,故阻断母婴传播是预防新生儿HIV感染的关健措施。根据2005年我国卫生部、国家中医药局文件推荐的《艾滋病诊疗指南》中对感染的母婴垂直传播阻断方案,阻断HIV母要垂直传播的有效措施为:产科干预+药物干预十人工喂养。HIV感染或AIDS孕妇应用该综合措施,可使母婴垂直传播率降至1%~2%。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