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低凝血酶原症又称新生儿出血症,为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是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减少引起的凝血障碍性自限性
出血性疾病。往往起病急骤,病情严重,容易误诊。只要对新生儿低凝血酶原症引起足够的重视,完全可以预防。
新生儿低凝血原症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人体正常凝血需要
凝血酶原的参与,如果缺乏,容易出现难以控制的出血。凝血酶原生成时需要维生素K参与,维生素K缺乏导致凝血酶原生成缺乏或异常。
1.先天性低凝血酶原血症
主要见于相关凝血因子的缺乏。主要是维生素K缺乏。
遗传性凝血酶原缺乏症是一种罕见的凝血因子遗传性缺陷,因功能正常的蛋白质合成降低所引起者又称低凝血酶原血症,而异常蛋白质分子合成引起者称为异常凝血酶原血症。前者交叉反应物质阴性,后者则阳性。目前认为异常凝血酶原血症的病例多于低凝血酶原血症。
2.后天性低凝血酶原血症
主要见于严重
肝病、维生素K缺乏等。维生素K缺乏的原因有:
(1)胎盘屏障作用 由于孕母体内维生素K不易通过胎盘,故血中维生素K水平和肝内储存都较低。
(2)母体供给不足 由于母乳中维生素K含量很少,远低于配方奶喂养儿,因此,母乳喂养儿容易发生维生素K缺乏。
(3)自身生成不够 维生素K的合成需要肠道细菌的参与,新生儿刚出生时肠道细菌很少,因此,容易发生维生素K缺乏。
发生于1周内的新生儿称为新生儿出血症。发生于婴儿期则称为迟发性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症。
新生儿低凝血酶原症主要表现为皮肤出血、呕血、便血、穿刺部位长时间出血,常合并颅内出血及
肺出血,甚至导致死亡,严重颅内出血常遗留后遗症。
1.皮肤、黏膜出血如
皮肤紫癜、淤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
2.内脏出血如呕血、黑粪、血尿等,严重者可致颅内出血。
3. 新生儿出血症多见于出生后2~3天,常表现为脐带出血、
消化道出血等。
新生儿生后2~5天内发生自然出血现象应首先考虑新生儿低凝血酶原症。如果血小板、出血时间正常,而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可以确诊。
新生儿宜用肌内注射或静脉缓慢注射
维生素K1,口服剂量应加倍。
1.低凝血酶原血症
肌内注射或深部皮下注射。
缓慢静脉注射时,给药速度不应超过1mg/min。
3.出血过多
输新鲜血,轻者可输库存血浆以补充凝血因子。早产儿最好输新鲜血。也可采用凝血酶原复合物(PCC)治疗。
4.止血、纠正贫血
合并颅内出血急性期给予止血、输血、营养支持疗法,以及对症处理治疗。
一旦发病只要治疗及时,预后良好,如为严重颅内出血,预后欠佳。
对可能引起维生素K缺乏的孕妇,哺乳期母亲及小儿应预防性用维生素K。预防新生儿出血,可于分娩前12~24小时给母亲肌内注射或缓慢静脉注射维生素K。也可在新生儿出生后肌内或皮下注射,根据出血症状8小时后重复注射。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