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白血病

更多功能

儿童白血病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一种发生于儿童时期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
主要表现为发热、面色苍白、骨痛、皮肤出血、精神不振、乏力
致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病毒感染、电离辐射、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
以化疗为主,按照白血病的类型选用不同的化疗方案和药物剂量
定义
儿童白血病是一种发生于儿童时期的恶性血液病,因造血组织中某一血细胞系统过度增生,浸润到各组织和器官,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是我国最常见的小儿恶性肿瘤。
儿童白血病具体类型不同,治疗、症状等均有所差异,本词条仅简述主要内容,更多关于具体疾病的详细内容,请参考阅读相应疾病词条。
分类
按病程和细胞分化程度分类
儿童急性白血病
病情发展迅速,可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系白血病(也称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儿童最常见的白血病类型,根据骨髓细胞形态又可细分为L1、L2和L3三种亚型。
急性髓系白血病根据细胞形态学又可细分为M0~M7型。
M0为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分化型。
M1为急性髓系白血病未成熟型。
M2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
M6为急性红白血病。
儿童慢性白血病
慢性白血病在儿童时期少见。
主要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占儿童白血病的5%左右。其次为幼年型粒单细胞白血病(JMML),而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及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儿童中极为罕见。
其他特殊类型
如婴儿期白血病和伴有唐氏综合征的儿童急性白血病等。
发病情况
白血病是儿童(0~14岁)中最常见的癌症,我国每年约有15000例儿童发生白血病。
一项全国研究显示,2018年至2020年我国儿童白血病发病率为42.33/百万,青少年(15~19岁)白血病发病率为30.08/百万。
儿童白血病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最为常见,占75%~80%,急性髓系白血病占15%~20%,慢性髓系白血病等其他类型白血病的发病率相对较低。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