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厌食症是指长期的食欲减退或消失、以食量减少为主要症状,是一种慢性消化功能紊乱综合征,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1~6岁小儿多见,且有逐年上升趋势。严重者可导致营养不良、贫血、
佝偻病及免疫力低下,出现
反复呼吸道感染,对儿童生长发育、营养状态和智力发展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厌食症病因多种多样,归纳有以下几种:
1.全身性疾病的影响
许多急、慢性感染性疾病都有厌食的表现,其中消化道疾病尤为明显,如
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肝炎、急
慢性肠炎、长期便秘等都可引起厌食。其中胃肠动力不足(功能性消化不良)引起的厌食目前受到重视。
2.药物影响
许多药物尤其是抗生素容易引起恶心、呕吐,如红霉素、
氯霉素、磺胺类药物等也可导致厌食。几乎所有抗生素长期应用都会引起肠道菌群紊乱,微生态失衡,造成腹胀、恶心与厌食。
维生素A或维生素D中毒也表现有厌食。一些抗癌药物更容易引起厌食。
3.微量元素缺乏及某些内分泌素不足
微量元素锌缺乏常表现有厌食,某些内分泌素如甲状腺功能低下、肾上腺皮质激素相对不足也可表现厌食。
4.食物过敏
有部分儿童对某些食物过敏,表现为进食后胃肠不适、烦躁胸闷、甚至有的儿童见到相似食物颜色、形状、味道相近的非过敏性食物也会拒食。
5.喂养不当
这是当前最突出的原因,城市尤为明显。原因是家庭经济改善、市场儿童食品供应增多,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家长缺乏科学喂养知识,乱吃零食,过食冷饮,乱给“营养食品”,一些高蛋白、高糖食品(如巧克力等),反使食欲下降。正常儿童每隔3~4小时胃内容物要排空、血糖要下降就会产生食欲。如果吃饭不定时,饭前吃零食或糖果,胃内总有东西、血糖不下降,就不会有食欲。
6.气候影响
如夏天炎热的气候也是引起厌食的原因。
7.运动量不足
运动不足时,小儿机体消耗减少,代谢减弱,胃肠消化功能得不到强化,从而影响食欲和消化功能。
8.睡眠不足
小儿睡眠不足除影响生长发育外,还影响机体免疫力和体力的恢复,从而影响食欲和消化功能。
9.神经性厌食
仅指由于精神因素引起的一类厌食。发病因素与临床表现如下:
(1)急性精神刺激 如小儿受到强烈惊吓之后,精神萎靡、活动受抑制,食欲降低。这种厌食,往往时间不会太长,恐吓心理过去食欲也就会恢复。
(2)亚急性或慢性精神刺激 离开亲人及熟悉的环境进入托儿所或其他新环境时,对新环境不适应,情绪低落,食欲降低,有时饭后出现呕吐。家庭不幸或父母离异,影响儿童情绪导致厌食。
(3)错误教育的影响 家长对儿童要求过高,限制自由,阻止与其他儿童玩耍,或限制他想去的地方,影响其情绪,使食欲降低;家长过分注意儿童进食,反复诱导或以威胁手段致反感而厌食。
(4)顽固性神经性厌食 个别女孩神经性厌食可十分严重,患儿极度消瘦,无力,与严重营养不良有类似之处。如体温偏低,怕冷,心率减慢,血压偏低,
肢端发绀,年长女孩有闭经,贫血,并有维生素、蛋白质缺乏的特征。
长期的食欲减退或消失、以食量减少为主要症状,1~6岁小儿多见。严重者可导致营养不良、贫血、
佝偻病及免疫力低下,出现
反复呼吸道感染,对儿童生长发育、营养状态和智力发展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1.体格检查。
2.微量元素检测。
3.其他检查:如消化系统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等。
遇有厌食患儿,首先要仔细询问病史,做好体格检查及必要化验。一般来说,小儿厌食的年龄在1~6岁之间,食欲不振、厌恶进食、甚则拒食达2个月以上,即可确认本病。但是要排除那些可以导致厌食的慢性疾病及微量元素缺乏和维生索缺乏。
1.年龄
若是1岁以下的婴儿,特别是新生儿发现有明显食欲低下者,多为疾病所致,应该引起重视,可能是由
败血症、结核病、
佝偻病和各种营养缺乏症等。年纪稍大的小儿要特别留意其饮食的习惯和平时的生活情况,家庭环境等等;因为家庭环境较好的家庭,小儿容易养成不好的进食习惯,喜欢吃零食等,都有可能引起厌食症。
2.食欲不振的程度
如果是轻度的食欲不振可能是因为零食过多或者天气、心情不好等原因等所致;若情况比较严重,可能是厌食症或者其他潜在疾病。
3.有无症状出现
若患儿有轻度食欲不振,但是依然活泼、愉快,多属正常情况。若伴有疲倦、精神萎靡、低热者,多系结核或其他感染。伴有腹痛和便血者应注意胃、十二指肠溃疡,寄生虫等。伴反应迟钝,皮肤粗糙,少汗和发育不良者,应注意甲状腺功能低下。伴多汗、肋骨串珠、方额、颅骨软化等骨骼改变系佝偻病。
4.微量元素缺乏
通过微量元素的检查,可以帮助找到是因为哪种微量元素缺乏引起的厌食症,也有助于判断。
5.与畏食相鉴别
虽然这两者都是食量减少,但畏食者的食欲正常、饥肠辘辘,只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譬如口咽溃疡、牙痛、吞咽困难或腹痛等原因进食时觉不适、畏惧和拒绝进食而致食量减少,这些患儿在消除了上述病因后食量便可恢复正常。
1.合理喂养
大力宣传科学育儿知识,做到合理喂养。4个月内的婴儿最好采用纯母乳喂养。按顺序合理添加辅食,不要操之过急。
2.培养好的饮食习惯
吃饭应以“吃饱而不过饱”为原则,定时进食,每天三餐饭,中间加两次点心和水果较为适宜;少吃油炸等燥热食物、肥厚食物和生冷食物,以免增加胃肠负担,影响食欲;要保持轻松愉快的进食情绪;倘若一时过饱,可吃点助消化药,也可以一、二顿少吃或不吃,等孩子饿了,胃肠畅通之后,再恢复正常用膳。“饥饿疗法”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睡眠充足,饭前饭后不做剧烈活动。
3.加强体育锻炼
适当增加孩子的活动量,可使胃肠蠕动加快,消化液分泌旺盛,食欲增加,增强胃肠道消化和吸收功能。
4.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对躯体疾病或胃肠道疾病及时进行治疗,去除病因。而且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不得私自乱服药物。
5.停用引起胃肠反应的药物
停用引起胃肠反应的抗生素及其他药物。
6.补充微量元素
如缺锌引起的厌食,可给予口服锌制剂。此外,还可膳食补给,多吃动物性食品。
7.药物
助消化剂、胃动力药,对于严重顽固性厌食症可考虑激素疗法。
8.中医治疗
中医对小儿厌食症的治疗方法很多,如中药辨证治疗、专方专药治疗、针灸推拿治疗、外治贴敷治疗等,均可收到较好效果。
小儿厌食怎样调理
小儿厌食,应该从纠正不良的喂养习惯、饮食习惯,以及配合运动来进行调理。
小儿不能追着喂,如果不想吃食,暂时没有食欲,要尊重孩子,但一定要杜绝零食,等下一顿吃饭时自然会有饥饿感。
让孩子均衡饮食,五谷杂粮、蔬菜都要摄入,并且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需要摄入大量的优质蛋白。同时还可以加入一些茯苓、白术、薏米仁、山楂、山药可以给孩子煮粥。小儿一定要坚持适当的锻炼,可使胃口变好,增强抵抗力。不要强度太高。可选择慢跑、骑脚踏车等。
如果孩子厌食症状长时间不缓解,建议尽早就诊,明确诊断后进行针对性的处理。
2岁小儿厌食怎么办
两岁小儿厌食可通过口服药物或推拿治疗来调理。
1.口服药物:
(1)不换金正气散:适用于脾失健运(脾脏的运化功能失调)所致的厌食,具有调和脾胃、运脾开胃的作用。
(2)异功散:适用于脾胃气虚所致的厌食,具有健脾益气、辅以助运的作用。
(3)养胃增液汤:适用于脾胃阴虚所致的厌食,具有滋阴养脾、和胃助运的作用。
2.推拿治疗:
(1)补脾经:位于大拇指的桡侧端,操作时从指尖推向指根,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
(2)揉板门:板门穴位于大鱼际隆起处,操作时以拇指顺时针按揉板门穴,具有开胃消食的作用。
(3)揉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处,操作时以拇指同时按揉双侧足三里,具有益气健脾的作用。
(4)摩腹:用手掌置于肚脐处,顺时针摩腹,具有和胃消食的作用。
(5)捏脊:操作时从长强捏至大椎处,捏三提一,具有调和阴阳,调节脏腑的作用。
上述药物及推拿手法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使用。
治疗小儿厌食的推拿手法
小儿厌食症是指小儿食欲减退、食量减少的食欲障碍性疾病。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的手法包括补脾经、补胃经、运内八卦、揉板门、推四横纹、摩腹、捏脊。
1.补脾经:脾经位于小儿拇指桡侧缘指尖至指根成一线,操作时将患儿拇指屈曲,从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100次左右。
2.补胃经:胃经位于拇指掌面近掌端第一节,操作时自拇指根向掌根方向直推100次左右。
3.运内八卦:内八卦位于手掌中心至中指指根2/3为半径所作的圆周范围,操作时用拇指螺纹面自患儿手掌小鱼际处启运沿顺时针方向经大鱼际至起始处,操作100次左右。
4.揉板门:位于手掌大鱼际平面处,操作时术者用拇指螺纹面接按患儿手掌大鱼际平面,操作300次左右。
5.推四横纹:四横纹即双手掌面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操作时从食指横纹处向小指横纹处直推100次左右。
6.摩腹:操作时以全掌腹面轻贴腹部,以肚脐为中心作顺时针环形运动200次左右。
7.捏脊:即沿着督脉的循行路线,从长强穴提捏至大椎穴,并结合“重提”的手法,有针对性地刺激背部的小肠俞、大肠俞、胃俞、脾俞穴等穴位。
上述手法须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以免造成机体损伤。
1.规律饮食
少吃零食,少饮高热量饮料,定时进食。
2.平衡膳食
合理选择食谱,做到粗细调剂,荤、素菜搭配,让孩子吃杂、吃全;讲究花式品种,纠正孩子不爱吃面食,“爱荤不爱素”或“爱素不爱荤”的偏食习惯;鱼要去刺,肉要去骨,菜要切碎煮烂,纤维较粗的要切成小丁、小丝、小块,以适应孩子消化器官尚未完全成熟的特点;多进食含微量元素(锌、铁、铜、碘等)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蛋黄、鱼类、豆类及豆制品、花生、油菜等食物。
3.创造一个安静愉快的进食环境
用膳要有固定的地方,有适合孩子的餐具、桌椅,让孩子自己坐着吃饭;大人不要谈论与就餐无关的事,更不能让孩子东跑西跑,边吃边玩,分散了吃饭的注意力;父母决不能在孩子吃饭时训斥孩子。有事尽量放到饭后处理,如果非要解决不可,也务必和蔼耐心,切忌粗暴简单而破坏良好气氛。
4.适应新环境、养成新习惯
当孩子突然改变环境和生话习惯时,家长应帮助其逐步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生话习惯。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