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心肌抗体测定

更多功能

抗心肌抗体测定
概述 临床意义 参考范围
抗心肌抗体(Anti-myocardial antibody)又称抗肌纤维膜抗体、抗肌球蛋白抗体、抗肌动蛋白抗体、抗纤丝抗体,是由于心肌受损后,释放出心肌抗原,引起机体产生的自身抗体。目前,该抗体比较公认的靶抗原为从线粒体膜中分离到的腺嘌呤核苷酸易位蛋白(ANT)。
本抗体可出现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任何原因损伤心肌,使心肌细胞内外的蛋白暴露于免疫系统遂产生抗心肌抗体,正常儿童心脏很少受损,故不会产生抗心肌抗体,故AHA只要检出就有一定的病理意义。
临床上发现因炎症、缺血、缺O2及损伤等引起心肌损伤,如冠心病、反复心绞痛发作、心肌梗死、风湿热及心脏手术时使心肌受损,均可呈现抗心肌抗体阳性。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