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糖原贮积病Ⅴ型(GSD-Ⅴ)是一类先天性酶缺陷所造成的糖原代谢障碍疾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肌肉磷酸化酶缺乏所引起导致肌细胞内糖原分解受阻、ATP生成不足,受累组织为横纹肌,主要临床特征为肌肉剧烈收缩后出现疼痛、痉挛和无力。又称为McArdle综合征、McArdle-Schmid-Pearson综合征、CoriⅤ型糖原沉积病、糖原代谢病肌型、肌磷酸化酶缺乏症等。
小儿糖原贮积病Ⅴ型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肌磷酸化酶缺乏,而肝磷酸化正常,由于酶的缺乏,正常合成的糖原不能在肌肉内作为燃料提供需要,因此在剧烈运动后患儿出现症状。
多数患儿在学龄期或更晚才发病,部分患儿晚至成人期开始出现典型症状,临床表现主要为肌肉无力,以体能活动能力降低和肌疼痛性痉挛为特征,提携重物,快跑,上楼或攀登等需要体能较大的剧烈运动均可造成患儿出现
肌痛,肌痉挛和肌僵硬;短跑时休息或减慢活动速度即可使症状缓解,约半数患儿在剧烈运动后可出现暂时性红葡萄酒样尿,这是由于横纹肌溶解所造成的肌球蛋白尿症,严重者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严重与否与运动量大小和时间的长短成正比,一般多发生在四肢,用力咀嚼之后咬肌也能出现疼痛。虽在幼年即可出现症状,部分患儿到成人期才出现典型表现,但回顾其儿童期常有肌痉挛及易疲乏等病史,患儿有肌红蛋白尿,但无低血糖发作。
少数早发型患儿的病情严重,表现为全身肌力,肌张力低下和进行性呼吸困难,预后不佳。
1.肌磷酸化酶检查
实验室检查可见患儿血清
肌酸激酶水平增高,运动后更甚;由于在运动时,供应肌肉能量的ATP不足,因此嘌呤核苷酸代谢旺盛,以致血中氨,肌酐,次黄嘌呤和尿酸等浓度亦上升;肌肉活检可发现其糖原含量增加和肌磷酸化酶活力低下,本病患儿在运动后,其肌细胞内pH值不下降,而磷酸肌酸含量却明显下降。
2.局部缺血性运动试验
一种局部缺血性运动试验可供作筛查本病的快速方法,即用血压计绷住上臂,使血压维持在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令手做反复伸张,握紧动作;在运动前,运动后 1,2,3分钟各采血测定乳酸和
血氨;患儿血乳酸不增高,而血氨明显上升,本试验结果在肌磷酸果糖激酶缺陷,磷酸甘油酶激酶缺陷,磷酸甘油酸变位酶缺陷和
乳酸脱氢酶缺陷等患儿中亦为异常。
3.肌电图
少数患儿的肌电图可能出现炎症性肌病特征,运用31P磁共振成像可以评估肌肉代谢状况。
少数患儿的肌电图可能出现炎症性肌病特征,会导致诊断困难,必须鉴别,局部缺血性运动试验在肌磷酸果糖激酶缺陷,磷酸甘油酶激酶缺陷,磷酸甘油酸变位酶缺陷和
乳酸脱氢酶缺陷等患儿中亦为异常,亦须鉴别。
本病为染色体疾病,目前无有效治疗手段。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剧烈活动、减少症状发作;口服
葡萄糖和给予高蛋白饮食可提高运动耐量,但通常并无必要。可在运动之前口服葡萄糖或果糖,能暂时改善运动耐量。口服
麻黄碱也有效。也可补充其缺乏的酶进行替代疗法。
小儿糖原贮积病Ⅴ型须预防肌球蛋白继发的急性肾功能衰竭,避免剧烈运动,及时休息。遗传病治疗困难,预防显得更为重要。预防措施包括避免近亲结婚。产妇需重视遗传咨询、携带者基因检测及产前诊断。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