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菌是人畜共患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菌,可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进入人体引起感染。在我国流行占优势的为羊
布鲁菌病,其次是牛布鲁菌病。
抗布鲁菌抗体(anti-brucella antibody),是人体感染布鲁菌后产生的抗体,主要包括IgG(
免疫球蛋白G)和IgM(
免疫球蛋白M),般于感染2周后血液中开始出现。
该检测对布鲁菌病的诊断有意义,特别是对慢性期的患者,既有助于诊断,也能确定有无复发。
采集方法:静脉采血。
检查前
是否空腹:否。
该项检验指标无需空腹,若与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等生化项目同时检测,建议空腹。
检查前天,白天宜清淡饮食,忌烟酒。晚上10点以后禁食水,次日早晨空腹检查。
检查后
抽血后,需在针眼处进行局部按压3~5分钟,注意不要揉。
若出现晕针症状,如头晕、眼花、乏力等情况时,应立即平卧,并可饮少量糖水,待症状缓解后再进行其他检测。
正常人血清抗布鲁菌抗体:<1∶80(玻片凝集试验)
(数据来源:王建中,康熙雄.
实验诊断学.第3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3)
当布鲁菌感染后,患者还未出现临床表现之前,血液中仅有低滴度的抗布鲁菌抗体。
当临床表现明显时,抗布鲁菌抗体滴度急剧升高,而且在患病后年内还可维持较高滴度,以后可维持较低的滴度或转为阴性。
若抗体滴度再次升高,则可能是复发或重复感染。
连续动态观察滴度逐渐升高,更有诊断价值。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