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鞘膜积液是儿童鞘膜腔内积聚液体增多,而形成囊肿的疾病
一般无自觉症状,积液量大时可表现为阴囊或腹股沟囊性肿块,伴有阴囊下坠等
鞘状突未闭合、固有鞘膜分泌过多液体或吸收减少,肿瘤、创伤或炎症时的反应
根据病情选择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等
定义
小儿鞘膜积液是儿童鞘膜腔内积聚液体增多,而形成囊肿的疾病,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
鞘膜腔是由睾丸周围的鞘状突形成的。
胚胎发育过程中,睾丸从腹膜后下降入阴囊,在此过程中,附着在睾丸的腹膜一起下降,形成鞘状突。
鞘状突在出生前后大部分闭合,睾丸周围的鞘状突可形成鞘膜腔。
分类
根据病程分类
急性鞘膜积液
多继发于急性睾丸炎、
附睾炎、精索炎、
腮腺炎,以及精索静脉手术、
腹股沟疝修补术、阴囊手术和局部创伤等。
慢性鞘膜积液
大多原因不明,为原发性。
可能继发于慢性睾丸炎、附睾炎、精索炎,以及
血吸虫病、血丝虫病、结核病、
肿瘤等。
根据病因分类
可分为原发性鞘膜积液和继发性鞘膜积液。
根据鞘膜积液部位分类
睾丸鞘膜积液
鞘状突闭合,与鞘膜液体分泌过多或吸收减少等有关。
精索鞘膜积液
又称精索囊肿。
腹股沟内环到紧邻睾丸上方应当闭合的鞘状突两端闭合,中间精索鞘膜腔未闭合。
积液位于阴囊上方、腹股沟内,不与腹腔或睾丸相通。
睾丸、精索鞘膜积液
又称婴儿型鞘膜积液。
出生前鞘状突在腹股沟内环处闭合,精索处未闭合,并与睾丸鞘膜腔连通。
交通性鞘膜积液
又称先天性鞘膜积液。
鞘状突完全没有闭合,鞘膜腔积液可经小管与腹腔连通。
混合型鞘膜积液
睾丸鞘膜积液和
精索鞘膜积液同时存在,两者互不相通。
发病情况
鞘膜积液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儿童。
致病原因
原发性鞘膜积液:鞘状突管的闭塞过程出现异常。
发病机制
正常情况下,鞘状突在出生前后部分闭合,睾丸周围的鞘状突形成鞘膜腔。鞘膜腔内可有少量液体,由鞘膜分泌和吸收,液体量相对稳定。
如果鞘状突没有闭合或闭合不全,或者鞘膜分泌过多或吸收过少,都有可能导致鞘膜腔内液体增多,最终形成
鞘膜积液。
主要症状
囊性肿块
睾丸鞘膜积液
一般表现为阴囊囊性肿块,积液量缓慢增多,阴囊可呈球形、椭圆形或梨形。
如果由睾丸、
附睾炎等引起,发病较急,积液量相对较少,可伴有局部胀痛、发热等症状。
精索鞘膜积液
表现为腹股沟或阴囊上方肿块,多无其他不适。
睾丸、精索鞘膜积液
约1/4为双侧,表现为阴囊增大及腹股沟隆起,阴囊可呈梨形。
交通性鞘膜积液
可表现为阴囊有时增大,有时减小。
站立时
鞘膜积液增多;平卧挤压阴囊,积液可减少或消失。
混合型鞘膜积液
阴囊不适
积液量多时,可出现阴囊不适,如下坠、胀痛、牵拉感等。
其他症状
如果是继发性鞘膜积液,还可出现原发疾病症状。
结核病所致者,还可出现咳嗽、
咳痰、消瘦、低热、盗汗等症状。
并发症
腹股沟斜疝:可出现腹股沟区肿块,如发生嵌顿,可出现突发疼痛、局部发红、局部肿胀等症状。
就医科室
小儿外科
当孩子出现大腿根部或阴囊部有肿物,
阴囊下坠、胀痛时,建议尽快就诊。
泌尿外科
出现上述症状,如果无小儿外科也可以到泌尿外科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尽量减少对肿物的摩擦或压迫,避免搔抓,给孩子穿宽松合适的裤子。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什么时候发现孩子大腿根部或阴囊内的肿物?
孩子是否感到阴囊部位疼痛或哭闹不止?
病史清单
孩子既往是否有手术史?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化验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
影像检查:腹股沟或阴囊超声
诊断依据
病史
临床表现
症状
阴囊内或腹股沟区有肿块,逐渐增大,可伴有局部发胀、下坠、牵拉感等不适。
肿物大小可随身体位置改变而发生变化。
体征
可触摸到阴囊内大小不等的肿物,呈梨形或球形,无按压疼痛,不能清晰地摸到患侧的睾丸和附睾。
精索鞘膜积液时,肿块位于睾丸上方的阴囊或腹股沟部,边界清楚、表面光滑,牵拉精索时可随之移动,肿块下可摸到睾丸和附睾。
交通性鞘膜积液时,站立位时可发现肿物增大,卧位时肿物可变小或消失,这一发现可作为诊断依据。
透光试验
在暗室内用光源贴着肿物一侧照射。
如果肿物内是清亮液体,可看到透亮的表现,为透光试验阳性,多数
鞘膜积液为阳性结果;如果看不到光亮,则为阴性结果,但不能完全排除鞘膜积液。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
可以检查肿块的结构和病变情况,有助于排除肿瘤、
腹股沟疝等情况并帮助确诊。
表现为无回声的液性暗区,暗区与睾丸有明显分界。
注意事项
检查前按照医生要求暴露阴囊等部位。
检查时会在检查部位皮肤涂抹耦合剂。一般情况下,耦合剂对皮肤没有损伤。
检查时按照医生要求保持体位,避免乱动。
检查后可将耦合剂用纸巾擦除。
CT、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如果怀疑肿瘤继发鞘膜积液,可以通过CT、MRI检查排除或确定肿瘤。
注意事项
CT检查前去除检查部位的饰品或金属物品。
MRI检查前应去除含有金属材质的物品,以及电子产品、磁卡等。
穿刺检查
如果透光试验为阴性,怀疑有丝虫病、血肿等情况,可能会进行穿刺检查。
穿刺检查是有创检查,有导致出血、感染等风险,因此医生会谨慎评估是否进行,一般较少采用。
鉴别诊断
睾丸肿瘤
相似点:均可表现为阴囊肿物。
不同点:
睾丸肿瘤为实性肿块,质地较为坚硬,病侧睾丸有沉重感,透光试验为阴性。可通过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等鉴别。
腹股沟疝
相似点:均可表现为腹股沟肿物。
不同点:腹股沟疝侧的阴囊有时可发现肠型,闻及
肠鸣音,平卧位时阴囊内容物可回纳入腹腔,咳嗽时内环有冲击感,透光试验为阴性。可通过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等进行鉴别。
精液囊肿
相似点:均可表现为阴囊肿物,透光试验可为阳性。
不同点:精液囊肿常发生在附睾头位置,体积较小,较大者可感觉阴囊坠痛,可触摸到睾丸。通过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等可以鉴别。
非手术治疗
观察、期待治疗
2岁以内小儿,
鞘膜积液有可能自行吸收,可先进行观察。
穿刺抽液治疗
积液明显、自行吸收缓慢、可能影响睾丸发育者,以及有明显阴囊胀痛者,可以进行穿刺抽液治疗。
穿刺抽液治疗能减轻症状,但无法彻底治疗鞘膜积液。
其他
如有阴囊胀痛等不适,可以使用阴囊托等抬高阴囊,减轻症状。
手术治疗
适应证
2岁以下患儿,伴有先天性
腹股沟疝,或有可能发生睾丸病变,应早期进行手术。
手术方式
鞘状突高位结扎术:腹股沟切口,精索内找到未闭的鞘状突,横断后近端腹膜外高位结扎。最适合治疗交通性鞘膜积液,可同时行远端鞘膜囊切开放净积液。
腹腔镜手术:腹腔镜观察下使用疝气针关闭未闭的内环口,远端阴囊内积液穿刺抽吸干净。
鞘膜翻转术:成人多采用次此术式。青少年鞘状突已经闭合的睾丸鞘膜积液可采用。切除大部分鞘膜,留小部分翻转,再缝合,可与鞘膜切除术联合进行,术后并发症较少。
术后并发症
术后可能有睾丸水肿、阴囊血肿等并发症,大多可自行消失。
术后护理
术后如果身体情况稳定,可早期下床活动;伤口愈合后可恢复运动。
保持伤口清洁,愈合前不要用手触摸或用水清洗,定期消毒、换药。
选择宽松的内裤,排便后注意保持阴囊干燥,防止尿液等刺激皮肤。
选择富含
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保持排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
治愈情况
2岁以下患儿的
鞘膜积液常可自行吸收,可按照医生要求观察和接受后续治疗。
经过手术治疗多可痊愈。
危害性
鞘膜积液如果不吸收或未及时治疗,可能会影响睾丸正常发育。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保证营养充足、均衡。
哺乳期小儿应保证哺乳的量。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作息管理
保持正常的作息,避免熬夜。
运动管理
如
鞘膜积液不影响活动,或手术恢复后,可进行慢跑、快走、游泳等运动。
运动过程中如出现不适,应停止运动,必要时及时就诊。
情绪管理
家长应关注患儿的情绪状态,使其保持积极、乐观的状态。患儿如出现消极情绪,家长应及时进行安抚、沟通、鼓励。
年长患儿可通过读书、听轻音乐等方式缓解情绪。
病情监测
家长注意观察患儿囊肿有无增大、年幼患儿有无异常哭闹等情况。
随诊复查
遵医嘱定期复诊。
如原有症状没有缓解或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建议及时就诊。
预防
注意安全,防止下腹、会阴部创伤,受外伤后应及时就诊。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