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烹调综合征是指进食中餐后,发生的一系列复合症状,由Kwork首次报道。可见全身倦怠感或面、颈、上胸、背和手臂有“烧灼”、“压迫”、“绷紧”或“麻木”等异常感觉,伴有发作性心悸,称之为中国餐馆综合征。以往亦有称
谷氨酸摄入过量综合征,其别名尚有美味综合征、中国头痛、吃中餐后综合征、日本餐馆综合征等。
患者每次进食中国餐或用中国传统方式烹调的膳食后10~45分钟出现症状,也有食后30分钟~1小时发病。每个患者症状不尽相同,临床表现很多。但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头部症状
如有头痛,可表现为猛击样、跳动样、钳子钳住样感、
钝痛、带状头痛、见光头痛、颞部悸动性头痛、缩窄性头痛。流泪、眶周纤维性挛缩、眶痛,眶绷紧感,咬肌、颞肌绷紧感。面有冷汗、绷紧挺出麻木感、潮红、刺痛和温热感。颌部麻木感向项部放散。
2.项部症状
烧灼、刺痛或麻木感,向手臂、前胸和背部放射,项肌疼痛向两肩、肩胛和脊柱上段放射。
3.上肢感觉异常
如可见二、三头肌疼痛,肩胛带“模拟瘫痪”。
4.胸部症状
5.其他症状
全身倦怠感,有时眩晕感、酩酊感和恶心,重度有一过性意识蒙眬以及剧烈头痛和呕吐。
1.血液常规。
2.尿液常规。
3.粪便常规。
4.心脑电图、CT检查。
需与急性食物中毒、食物过敏相鉴别。
1.本病以神经系统症状突出,少见无发热或腹泻。
2.结合综合病史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可见剧烈头痛和呕吐、心悸或
窦性心动过速、眩晕及一过性意识蒙眬等严重症状。
本病征属良性自限性疾病:病发多呈一过性,通常休息片刻或饮用少量茶水,一般于1~2小时内即可恢复,至多数小时即缓解,不需特殊治疗。
1.药物治疗
症状严重者可服镇静剂、镇痛剂。
盐酸羟嗪可改善症状,尚未发现其他预防药物。
2.水电解质平衡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