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作为一种降血糖药,主要通过抑制肝糖原分解及糖原异生作用,促进肝摄取
葡萄糖及肝糖原合成,同时影响蛋白质和脂肪代谢,来发挥降糖作用。
胰岛素注射液为胰岛素的无菌水溶液,是一种短效制剂,不含延缓胰岛素吸收的物质,可治疗各种糖尿病及并发症。
适应证
长病程2型糖尿病血浆胰岛素水平确实较低,经合理饮食、体力活动和口服降糖药治疗控制不满意者,2型糖尿病具有口服降糖药禁忌时,如妊娠、哺乳等。
发病急、体重显著减轻的成年或老年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
对严重营养不良、顽固性妊娠呕吐、消瘦、肝硬化初期患者同时静脉滴注葡萄糖和小剂量胰岛素,以促进组织利用葡萄糖。
药物起效时间
胰岛素注射液皮下注射吸收迅速,皮下注射0.5~1.0小时开始生效,2~4小时作用达高峰。
胰岛素注射液静脉注射10~30分钟开始起效,15~30分钟达高峰。
药物维持时间
胰岛素注射液皮下注射后,药物维持时间在5~7小时。
胰岛素注射液静脉注射后,药物维持时间在0.5~1.0小时。
药物联用
有研究表明,利拉鲁肽联合胰岛素注射液可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
胰岛素抵抗,能较好地控制血糖。
有研究表明,贝纳鲁肽注射液联合胰岛素治疗老年肥胖糖尿病患者的短期疗效确切,可有效控制体重,且不良反应少。
胰岛素注射液饭前打还是饭后打?
通常在三餐前15~30分钟注射胰岛素,根据血糖水平,必要时在临睡前小剂量增加1次。这是由于血糖主要是受饮食影响,在饭前打胰岛素,可以有效地避免餐后高血糖,更好地调节人体血糖变化。
利拉鲁肽注射液与胰岛素的区别?
利拉鲁肽注射液与胰岛素的不同主要是在适应证、用法用量、特殊患者用药等方面。
适应证:胰岛素可用于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以及救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利拉鲁肽仅用于2型糖尿病,且不能用于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用法用量:胰岛素通常每天3次,三餐前使用,必要时睡前增加1次,选择皮下或静脉注射。利拉鲁肽每天1次,任意时间注射,不需要根据进餐时间使用,不可静脉或肌内注射。
胰岛素在孕妇和哺乳期女性中可以遵医嘱使用;利拉鲁肽在孕妇和哺乳期女性中的安全性尚不确定,但动物实验发现其具有生殖毒性,不建议孕妇和哺乳期女性使用。
此外,对于肝功能损伤患者来说,胰岛素可用于重度肝功能损伤患者,而不推荐利拉鲁肽用于重度肝功能损伤患者。
禁用情况
慎用情况
运动员慎用。
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
糖尿病患者在妊娠期间需增加胰岛素用量,分娩后需要量减少。妊娠糖尿病患者在分娩结束后,应终止胰岛素治疗,随访其血糖,再根据有无糖尿病决定治疗。
哺乳期女性
可以正常使用胰岛素,对于婴幼儿一般不会造成不利影响。
儿童
儿童糖尿病患者,容易产生低血糖,血糖波动幅度较大,因此用药时调整剂量以0.5~1U逐步增加或减少;青春期少年应适当增加剂量,青春期后再逐渐减少。
老年人
老年患者容易发生低血糖,用药期间需特别注意饮食、体力活动的适量。
不良相互作用
谨慎联用
可能会减少胰岛素用量的药物
口服降糖药物,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水杨酸盐,合成类固醇和磺胺类药物。胰岛素与上述药物合用时,需要减少剂量。
可能会增加胰岛素用量的药物
口服避孕药,噻嗪类利尿剂,糖皮质激素,
甲状腺激素,拟交感神经药,生长激素和
达那唑。胰岛素与上述药物合用时,需要增加剂量。
既可能需要增加,也可能需要减少胰岛素用量的药物
奥曲肽/兰瑞肽可能会增加或减少胰岛素需要量,酒精可以增强或减弱胰岛素的降糖作用。用药期间需要注意血糖监测,及时调整胰岛素的使用剂量。
与胰岛素联合使用,可能增加不良反应的药物
当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与胰岛素联合应用时,曾报告有
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例发生。如将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应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与体征,如引起患者心脏病症状加重,应停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胰岛素注射液为处方药,不可擅自按照药品说明书自行用药。
剂型规格
注射剂:10ml:300单位;10ml:400单位;10ml:800单位。
具体用法
用法
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
用量
皮下注射
通常每天3次,饭前15~30分钟注射,必要时睡前增加1次(小量)。具体剂量根据病情、血糖、
尿糖调整,从小剂量(根据体重等因素每次2~4U)开始,逐渐调整。
1型糖尿病:每天给予胰岛素剂量每千克体重0.5~1U。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做适量调整。
2型糖尿病:患者每天需用总量变化较大,在无急性并发症情况下,敏感者每天仅需5~10U,一般患者每天约需20U,对于肥胖、对胰岛素敏感性较差者需明显增加剂量。
对合并急性并发症(感染、创伤、手术等)情况下,无论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患者,均应每4~6小时注射1次,剂量根据病情变化和血糖监测结果做调整。
静脉注射
通常成人每小时4~6U持续静脉滴入。小儿根据体重,每小时0.1U/kg。根据血糖变化调整剂量。
也可选择第1次静脉注射10U+肌内注射4~6U,根据血糖变化调整剂量。
病情严重患者,可先静脉注射10U,后续给予静脉滴注。在血糖下降到13.9mmol/L(250mg/ml)以下后,减少胰岛素剂量和注射频率。
提示:使用胰岛素的同时,还应积极补液,纠正
电解质紊乱及
酸中毒,以及注意机体对热量的需求。无法进食的糖尿病患者,还应在静脉输注含
葡萄糖液体的同时滴注胰岛素。
药物漏用
胰岛素注射液应在三餐前使用,如在餐后想起,应立即补充1次,并及时关注血糖变化,必要时在两餐中间加餐一次。
如距离下一次胰岛素注射不足1小时,根据医生建议和个人血糖水平,决定是否补给1次。患者应按时用药,避免血糖波动过大。
药物过量
轻度低血糖
症状:如心悸、手抖、出冷汗、头晕、饥饿、乏力等。
措施:可口服葡萄糖或食用含糖食物,建议糖尿病患者随身携带含糖的食品。
严重低血糖
症状:无力、摔倒甚至意识丧失。
措施:应立即送往医院,由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给患者肌内或皮下注射
胰高血糖素(0.5~1.0 mg),或由医务人员给予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注射。如果在 10~15 分钟之内患者对胰高血糖素无反应,必须立即静脉注射葡萄糖注射液。患者意识恢复之后,建议口服碳水化合物以免复发。
药物停用
如无禁忌,糖尿病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注射胰岛素。如需更换口服降糖药物或其他种类胰岛素,应在医生指导下停药,后续也应密切监测血糖水平。
表现及处理方法
常见不良反应
低血糖反应:饥饿感、心悸、乏力、出汗等,严重低血糖患者出现
意识障碍、
共济失调、心动过速甚至昏迷。
处理方法:为防止低血糖,患者可采取口服
葡萄糖或含糖食物的方法,建议患者随身携带含糖食物。严重者应尽快送往医院,由医生静脉注射50%葡萄糖注射液或高渗糖注射液。
处理方法:一旦患者出现胰岛素抵抗,需及时处理诱因,调节酸碱平衡、电解质平衡,增加胰岛素用量。
注射部位出现脂肪增生、脂肪萎缩。
处理方法:出现上述不良反应与注射给药有关,可选择特定注射区域轮换注射,以降低脂肪代谢障碍的发生率。
眼屈光失调
处理方法:出现上述不良反应,应告知医生,遵医嘱处理。
少见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注射部位红肿、瘙痒,血管神经性水肿,荨麻疹。
处理方法:出现上述不良反应,患者应避免搔抓并及时停药,同时告知医生,遵医嘱处理。
药物贮存
尚未使用时,应密闭,在冷处(2~10℃)保存,避免冰冻。
在使用过程中不需贮藏在冰箱内,可在室温(不超过25℃)下最长保存4周,避免光照和受热。
其他
胰岛素需增加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
高热、外伤、重大手术、严重感染、
肢端肥大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胰岛素剂量,给药后需密切观察血糖变化。
用药期间定期检查血糖、血压、肝功能、肾功能、尿常规、视力、眼底视网膜血管、
心电图等。
正在使用胰岛素治疗的吸烟患者突然戒烟时应注意观察自身血糖变化,在医生指导下考虑是否需要调整胰岛素用量。
中等量至大量的酒精会增强胰岛素引起的低血糖反应,容易造成严重、持续的低血糖,尤其是在患者空腹、体内肝糖原贮备较少的情况下,因此患者使用胰岛素期间建议少饮酒。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