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预防破伤风
每支价格在180元左右
主要适用于发生创伤机会较多的人群
在完成3次基础接种后,可保护受种者5~10年不被破伤风感染导致发病
定义
本品破伤风疫苗,规范名称为吸附破伤风疫苗,用于预防破伤风,可以刺激机体产生针对破伤风梭菌的免疫力。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由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在厌氧环境下生长繁殖,并产生嗜神经外毒素而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以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为发病特点。
破伤风发病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多数发生于8天以内,
新生儿破伤风多数为7~14天;但因伤口特征、范围和部位不同,有时可至数月。各年龄人群均有可能发病;重症患者,特别是中老年人和新生儿,在没有医疗干预的情况下病死率极高。
接种破伤风疫苗,是预防破伤风的主要且有效的措施。全程接种破伤风疫苗后,能够对破伤风梭菌产生持久的免疫能力。
类型
吸附破伤风疫苗(TT),为非免疫规划疫苗,是用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在适宜的培养基中培养产生的毒素经
甲醛脱毒、精制,加入
氢氧化铝佐剂制成。用于预防破伤风。
此外,还有一些联合疫苗也可用于预防破伤风及其他疾病,如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DTaP)以及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DT)等。
保护效果
相关研究显示,吸附破伤风疫苗(TT)在完成3次基础接种后,可保护受种者5~10年不被破伤风羧菌感染导致发病。因此建议全程免疫后每10年接种加强针一次。
价格
吸附破伤风疫苗为二类疫苗,由公民自费且自愿接种,每支价格在180元左右。不同地区的价格会存在一定差异,请以当地价格为准。
适宜人群
本品主要适用于发生创伤机会较多的人群,但其他人群也可根据自身接种情况,按需接种。
禁用人群
患严重疾病、发热者禁用。
对本品及其成分过敏者禁用。
注射破伤风类毒素后发生神经系统反应者禁用。
慎用人群
过敏体质者慎用。
特殊人群
孕妇:接种本品可预防产妇及新生儿破伤风。
哺乳期女性,儿童以及老人在发生创伤后需要接种本疫苗时,可咨询当地接种机构。
接种时间
本品采取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的方式接种,每1次人用剂量0.5 mL。
对于没有接种过破伤风疫苗的人,应按如下程序进行全程接种:共接种3次,一般是第1年接种2次,第2次与第1次间隔4~8周,第2年接种1次。以后每10年接种1次,如遇特殊情况也可5年接种1次。
对于已经接受过全程免疫及加强免疫的人员,自最后1次接种后3年内受伤时,不需再次接种,超过3年者,需要再接种1次。
对于未完成全程免疫者,发生严重污染的创伤或受伤时,除接种本品外,可酌情在另一部位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
人免疫球蛋白。
对于妊娠期妇女可在妊娠第4个月接种第1次,6~7个月时接种第2次。
接种地点
吸附破伤风疫苗属于二类疫苗,不在国家免疫规划接种范围内。若要接种,需要到正规医院、社区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防疫站或者疾控中心等具备接种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接种。
也可通过电话或者医院的公众号网络进行预约,按照预约时间到指定地点进行接种。
相互作用
有任何正在服用或近期服用的药物(包括非处方药),接种前都应告知医师。
补种原则
建议按照疫苗说明书严格执行全程接种,若错过接种时间,需要咨询医师是否需要补种,以及补种时间。
破伤风有致死的风险,因此出现应该接种破伤风疫苗的情况时应及时前往接种,不可拖延,正在接受破伤风疫苗者也不可随意推迟接种时间。
综合中国儿童疫苗接种现状,建议≥6岁儿童及成人破伤风暴露后的破伤风疫苗接种应按照说明书接种,<6岁的婴幼儿和儿童应按照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进行接种。
表现及处理方法
注射部位不良反应
表现:注射部位不良反应有红肿,疼痛、发痒,一般接种疫苗后24小时内出现。
处理方法:注射部位红肿,疼痛、发痒一般不需处理,即可自行缓解,对于较重的局部反应可用毛巾热敷,每天数次,每次10~15分钟,可帮助消肿,减少疼痛。
全身性反应
表现:全身性反应有轻度发热、无力、头痛、眩晕、关节痛、肌肉痛、呕吐、腹痛等。
处理方法:轻度发热、无力、头痛、眩晕、关节痛、肌肉痛、呕吐、腹痛等全身性反应一般不需处理,即可自行缓解,出现短暂中度以上发热反应时应采用物理方法及药物对症处理,以防高热惊厥。
如用药期间出现任何不适,请及时咨询医生。
接种前
接种前可向当地正规医院、社区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防疫站或者疾控中心咨询何时到苗,如何预约等相关信息。
接种疫苗之前,应如实向预防接种医生告知身体健康状况,并按照实际情况认真填写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如有身体不适、发热等症状,待恢复健康后进行补种。
接种疫苗前,现场应备有
肾上腺素等药物,以备偶有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时急救用。
接种疫苗前应详细告知接种人员本人既往过敏史。
接种后
注射后局部可能有硬结,1~2个月即可吸收,注射第2针时应换另侧部位。
接受注射者在注射后应在现场观察至少30分钟,若出现轻度发热等一般反应,通常不需任何处理。若
高热不退或伴其他并发症者,应及时联系医生。
贮存条件
于2~8℃避光保存及运输。
严禁冻结,开启后应立即使用。
置于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