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泊肟酯干混悬剂是口服广谱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而达杀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均有效,临床上用于敏感菌引起的感染。
适应证
可用于敏感菌引起的下列感染:
药物起效时间
本品口服后2~3小时达到血浆峰浓度(Cmax),在此之前药物已经开始起效。
药物维持时间
尚不明确,其半衰期为2.09~2.84小时,每12小时给药一次,请遵医嘱用药。
药物联用
目前本品的药物联用尚无权威资料,如果在使用该药物期间需要应用其他药物,应先咨询医生或药师,听从其建议选择合适的药物和用药方法。
禁用情况
对青霉素或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的患者禁用。
慎用情况
过敏体质者慎用。
伪膜性结肠炎腹泻患者慎用。
使用利尿剂的患者慎用。
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
孕妇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本品。
哺乳期妇女
本品可从人乳汁中分泌,为避免哺乳婴儿不良反应的发生,哺乳期妇女应停止哺乳或更换其它药物。
儿童
未建立小于5个月婴儿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资料。
儿童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且用药时必须有成人监护,以免出现吞咽意外。
老年人
老年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中至重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肌酸酐清除率<50ml/min)可减量50%或一日服药一次。
不良相互作用
与抗酸剂或H2受体拮抗剂合用,可减少本品的吸收并降低血药浓度峰值。
与丙磺舒合用,可升高本品的血浆浓度水平。
与利尿剂合用,需注意监测肾功能。
本品为处方药,规格较多,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包括用法、用量及用药时间,切不可擅自用药。
剂型规格
混悬剂
36g:0.6g。
36g:1.2g。
0.1g。
具体用法
用法
按标签说明加水适量配制成混悬液,摇匀,口服。本品宜饭后服用。
用量
成人
上呼吸道感染包括
急性中耳炎、
鼻窦炎、扁桃体炎和咽喉炎等:一次0.1g,每12小时1次,疗程5~10天。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一次0.2g,每12小时1次,疗程10天。
单纯性泌尿道感染:一次0.1g,每12小时1次,疗程7天。
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一次0.4g,每12小时1次,疗程7~14天。
儿童
急性中耳炎:每日剂量10mg/kg,一次5mg/kg,每12小时一次,疗程5天。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0.4g。
扁桃体炎、鼻窦炎:每日剂量10mg/kg,一次5mg/kg,每12小时一次,疗程5~10天。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0.2g。
药物漏用
抗菌药不按时服药容易产生细菌耐药性,因此一旦发现漏服应立即补服,下次按原剂量,服药时间可适当顺延。
如果有不能确定的情况,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过量
未有药物过量报道。本品过量使用可能引起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上腹不适。
肾功能尚可的情况下,可用血透和
腹膜透析以降低体内头孢泊肟的血清浓度。
药物停用
如出现过敏反应,如
皮疹、荨麻疹、红斑、瘙痒、发热、淋巴结肿胀或关节痛时应停药并适当处理。
疗程结束后,临床症状消失,经医生评估不必继续使用后即可停用。
如果用药后感觉不适,请及时告知医生,医生会根据不良反应的轻重判断是否应停药或采取必要的措施。
不良反应的表现
胃肠道反应:有时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软便、胃痛、腹痛、食欲不振或胃部不适感,偶见便秘等。
过敏反应:如
皮疹、荨麻疹、红斑、瘙痒、发热、淋巴结肿胀或关节痛。
血液:有时出现嗜酸粒细胞增多、
血小板减少,偶见粒细胞减少。
菌群交替症:偶见口腔炎、念珠菌症。
维生素缺乏症:偶见维生素K缺乏症状(低凝血酶原血症、出血倾向等)、维生素B群缺乏症状(
舌炎、口腔炎、食欲不振、神经炎等)。
其他:偶见眩晕、头痛、浮肿。
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
如果用药后出现轻度的不良反应,一般无需特殊处理,继续用药或停药后通常可以自行消退。
如出现皮疹、荨麻疹、红斑、瘙痒、发热、淋巴结肿胀或关节痛时应停药,并适当处理。
如果用药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请及时告知医生,医生会根据不良反应判断是否应停药或采取必要的措施。
药物贮存
密封,在阴凉(不超过20℃)干燥处保存。
应存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避免儿童误服。
其他
已知头孢菌素类药物可引起Coombs直接反应阳性,检查前应告知医生服用药物情况。
与其它抗生素一样,长期使用本品可能会引致非敏感微生物(如念珠菌,肠球菌,艰难梭状芽胞杆菌)过度生长,因而可能需要中断治疗。
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儿童必须医生指导和成人监护下使用。
使用本品期间,不可以饮酒,饮酒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