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索地平是一种二氢吡啶类钙通道拮抗剂,用于轻、中度
原发性高血压。
适应证
用于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
药理作用
本品能抑制钙离子通过细胞膜流入血管平滑肌和心肌细胞。它与其它二氢吡啶类药物能可逆地竞争与钙离子通道的结合。
由于血管平滑肌的收缩过程取决于细胞外钙通过特定的离子通道进入细胞,因此钙通道的抑制将导致小动脉的扩张。
药物起效时间
本品口服后血药浓度达峰时间(Tmax)为0.94±0.28小时,一般药物在血药浓度达峰前就已经开始发挥药效了。
药物维持时间
尚不明确,该药物每日用药2次,患者遵医嘱用药即可。
药物联用
目前该药物的药物联用尚无权威资料,如果在使用该药物期间需要应用其他药物,应先咨询医生,听从其建议选择合适的药物和用药方法。
禁用情况
对本品过敏者及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过敏的患者禁用。
休克患者禁用。
低血压患者禁用。
孕妇、哺乳期女性禁用。
冠状
动脉疾病患者可能增加心绞痛和/或心肌梗塞,因此禁用。
慎用情况
严重肝功能障碍的患者慎用。
65岁以上患者应慎用。
过敏体质者慎用。
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动物实验显示,大剂量
尼索地平可使胚胎吸收增加,胎盘重量下降,流产率和死亡率增加,且可出现指(趾)畸形。本品用于孕妇的安全性尚不能确定,故孕妇禁用本品。
哺乳期:目前尚不清楚尼索地平是否经乳汁排泄,故哺乳期妇女禁用。
儿童:儿童使用本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明确,如需使用应在医生指导及成人监护下进行。
老人:65岁以上患者应慎用。一般来说,老年患者选择剂量时应慎重,起始剂量应为给药剂量范围的低限值,说明老年患者存在肝、肾、心功能减退以及伴随的疾病或采用其它药物疗法的情况较多。调整剂量时要密切监测血压。
不良相互作用
谨慎联用
β阻滞剂或其他降压药:与β阻滞剂或其他降压药同用有协同作用,应注意体位性低血压。
西咪替丁:与西咪替丁同用可使本品血药浓度增高,作用加强。
奎尼丁:奎尼丁可能使本品药时曲线下面积(AUC)轻度减少,可能需要调整本品剂量。
利福平:利福平由于诱导本品代谢酶的活力而加速本品代谢,因此减弱降压作用,需调整本品剂量。
西柚汁:西柚汁可增强本品作用,不宜同时服用。
剂型规格
片剂:5mg/片。
具体用法
用法
口服,温开水送服。
用量
成人每次5~10mg,每日1~2次。
药物漏用
每日一次用药时,在当天想起漏服的时候补服即可,如果第二天想起则无需补服。切记不可一次服用两倍剂量,以免引起毒性反应。如果您不能确定服用剂量,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每日2次用药时,如果漏服药物时间不到两次正常用药间隔时间的一半,请尽快补服,但如果超过两次正常用药间隔时间的一半,请跳过此次漏服的剂量,直接于下一次服药时间服药。切记不可一次服用两倍剂量,以免引起毒性反应。
无需补服:本应在当天8时、20时分别服用药物患者8时服用一次,20时忘记服用,第二天6时想起忘记服用药物,则无需补服,正8时常服用药物即可。
需要补服:本应在当天8时、20时分别服用药物,患者8时服用一次,20时忘记服用,22时想起忘记服用药物,则需补服,并于第二天正常服用药物即可。
如果您有不能确定的情况,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过量
药物过量的表现
过量可致低血压,亦可致心动过缓性心律失常。
药物过量的处理方法
过量应监测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功能、抬高下肢,适当静脉补钙、升压药物和扩充血容量。一般认为,肝功损伤的患者对
尼索地平的清除要慢一些。
由于尼索地平与蛋白高度结合,因此,进行血液透析可能作用不大,而置换血浆或许会更有用。
以上应对方式仅供参考,如发生药物过量,请立即到医院就诊。
药物停用
停药时应逐渐减量。
如果出现皮肤瘙痒感等过敏性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医生会进行抗过敏处理。
如果出现肝肾功能异常,应立即停药并就医,遵医嘱治疗。
不良反应的表现
循环系统:有时出现心悸、血压降低、胸部痛、面红、热感、肢体下垂部位浮肿。
精神神经系统:有时出现无力、
肌痛、头痛、头晕、耳鸣、乏力。
消化系统:有时出现恶心、腹胀满、腹痛、腹泻、便秘。
肝脏:有时出现GOT、GPT、ALP的异常。
肾脏:偶有BUN异常。
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
一般情况下,症状较轻时,如轻微恶心、呕吐等,无需特别处理,注意清淡饮食、保证充分的休息。
如果出现便秘,可尝试通过合理膳食、多饮水、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等改善,如果无效,也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乳果糖、开塞露等药物。
腹泻可以进行对症治疗,如补充液体和电解质等。
如果出现皮肤瘙痒感等过敏性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医生会进行抗过敏处理。
如果出现肝肾功能异常,应立即停药并就医,遵医嘱治疗。
如果用药后感觉不适,请及时告知医生,医生会根据不良反应的轻重判断是否应停药或采取必要的措施。
药物贮存
遮光,密封保存。
存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避免儿童误服。
其他
药物性状发生改变时禁用。
个别患者开始治疗或合并饮酒,可能影响驾驶或操纵机器的能力。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